广东率先放宽汽车限购 刺激与示范效应立竿见影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6-12





  为增强市场消费活力,提升消费支撑能力,6月6日,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发布《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提出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严禁各地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已实施汽车限购的地方政府应根据城市交通拥堵、污染治理、交通需求管控效果,加快由限制购买转向引导使用。


  事实上,不久前,针对当前制约消费的突出问题,广东已经率先出台了消费刺激政策,公布《广东省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9方面29条具体举措。其中特别提出,优化汽车消费环境,逐步放宽广州、深圳市汽车摇号和竞拍指标,扩大准购规模,其他地市不得再出台汽车限购规定;促进汽车消费优化升级,重点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二手车消费市场,简化二手车交易手续,交易所在地可直接办理转移登记手续,推进全省机动车转籍档案资料电子化转递;珠三角区域内互迁的在用车排放限值在一定过渡期可执行国五标准。


  “广东提出促进汽车消费的措施,抓住了当前汽车消费面临的瓶颈和重点。积极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有利于破解汽车市场滑坡的一系列问题。因此,《方案》不仅利在当地,也会在更大范围内产生一定示范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配额增加18万个二手车迎来利好


  “我在广州参加摇号4年多了还没中签,新公布的文件又增加了几万个指标,应该更有把握了。”古先生是广州一家贸易公司的高管,6月3日,他对《中国汽车报》记者说,几年来一直希望有一辆自己的轿车,但由于限购摇号未能如愿。如今,这个心愿有望加快实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古先生的信心有据可依。2012年7月,广州开始实施汽车限购政策,规定每年配置额度为12万个。2014年12月,深圳开始实施汽车限购政策,规定每年配额指标为10万个,其中2万个专供新能源汽车,另外8万个采取摇号和竞价结合的方式分配。在《方案》实施后,未来19个月广州和深圳两地将增加18万个指标。


  增加指标的消息来源是6月2日与《方案》同日发布的《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增加中小客车增量指标配置额度的通告》和《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关于调整我市小汽车调控增量指标配置额度的通告》。广州市的通告提出,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增加10万个中小客车增量指标额度,单位和个人的配置比例分别为10%、90%。深圳市的通告提出,2019年6月起至2020年每年增加投放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8万个,个人指标占88%,企业指标占12%。其中,2019年增加的4万个指标按月平均分配到2019年6~12月,2020年增加的4万个指标按月平均分配到全年12个月。


  指标的增加,无疑将有利于促进消费。“客观来看,一二线城市的购买力仍具相当潜力,但由于之前限购而限制了这种购买力的释放,如果能适度放开限购,对增加汽车销量会有积极作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兼产业协调部主任郎学红认为。


  除了限购的放宽,《方案》也惠及新能源汽车、二手车市场。郎学红告诉记者,《方案》提出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有望逐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便利性,降低消费者对充电问题的担忧,促进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高增长。在二手车领域,目前二手车销售存在手续繁杂、区域限迁等问题,阻碍了二手车市场的发展。《方案》的发布,也有利于稳定二手车市场,促进国五车去库存。“在汽车市场滑坡和排放标准切换的背景下,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汽车消费对于拉动汽车市场向上显得更为重要。”郎学红说。


  ■市场泛起一片涟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方案》发布以后,广东省的汽车市场似乎一夜之间开始升温,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外资品牌汽车纷纷举起了促销大旗。


  在广州,吉利帝豪优惠促销,广州地区2018款吉利帝豪1.5L手动时尚型的最低成交价5.07万元,优惠幅度1.91万元,接近7折。长安汽车也不甘落后,长安2017款CS75尚酷版1.5T手动畅享型在广州地区的最低成交价是5.21万元,优惠幅度2.77万元,接近6.5折。此外,日产NV200新车现金最高直降1.62万元,广州地区的最低成交价是10.79万元。进口的大众高尔夫新车现金最高直降3.80万元,在广州地区的最低成交价是35.11万元,优惠幅度达2.17万元。


  “放宽广州、深圳市汽车摇号和竞拍指标,意味着供给端口放大了,肯定会吸引一些消费者购车。”广州汽车经销商何先生告诉记者,抓住政策带来的机会促销,还能解决一部分“国五”库存。


  《方案》的出台,也拉动了二手车市场。“一大早,就有车商给我打电话,愿意加价收购我的旧车。”车主林先生向记者表示,此前他曾到二手车市场准备出售自己的旧车,因为车商说二手车不好卖而作罢,没想到这几天连续接到二手车商的电话。


  “有了新政策,二手车或许会出现‘牛市’。”这是位于广州市广州大道的某二手车交易市场,多位车商的共识。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方案》出台后立即刺激了股市,带动汽车股上涨,5月28日长城汽车盘中暴涨8.5%,上海汽车大涨近4.5%,广汽集团也盘中大涨近5%。


  “可以看出,从新车到二手车市场,乃至股市,都受到了《方案》的影响。”广东省汽车电子商务促进会会长熊双玲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方案》称得上是政府为市场、为群众办的一件实事、好事。


  ■示范效应正在形成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要加快落实汽车、家电、信息、养老、育幼、家政等领域促进消费政策。


  “此前受到车市场下滑和排放标准切换等因素影响,广东的汽车消费比较低迷。《方案》提出了一些很具体、实用的促进汽车消费的措施,有利于提振消费。”熊双玲表示,消费者的信心贵于黄金,适宜的政策有利于促进汽车消费,增加指标使摇号更容易中签,这会给消费者带来更多信心,也有望推动广东的汽车消费出现一个新的高潮。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民政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了《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重点明确了六条促进汽车消费的措施,其中就包括对汽车限购政策逐步放开的要求。4月17日,坊间流传的一份国家发改委制定的《进一步扩大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0年)征求意见稿》,也明确要求破除乘用车消费升级制度障碍。


  “《方案》承接国家政策导向,提振汽车消费市场信心,不仅对于促进广东的汽车消费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国内其他地区也具有示范意义。”郎学红认为。“此次广东省出台的《方案》,可以说是国家层面提出松动汽车限购政策之后,地方政府在实施层面的率先跟进,将产生良好的带动作用。”王青同样认为。


  王青告诉记者,目前,消费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率达76%,扩大消费是稳定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汽车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自去年以来市场出现滑坡,促进汽车消费更显重要。因此,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是提振消费的重中之重。“促进汽车消费要考虑用增量的结构调整,引导存量的优化。比如环保标准、小排量车消费和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等。”王青认为。


  “希望有更多的地区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力量,将此当做一项系统工程做实做好。”王青说。事实上,示范效应已经形成,日前,针对“上海正考虑放宽现有汽车限购政策”的传闻,上海有关部门表示,相关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在研究阶段。同时,包括北京、甘肃、江西等超过十余个地方,目前都在密集部署或是出台促消费升级的相关政策。可以看到,更多利好将会陆续出现。(记者 赵建国)


  转自:中国汽车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 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 广东以提质增效振兴实体经济

    为抓好消费品质量提升,广东将出台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实施方案,综合运用标准提档升级、质量攻关整治、质量品牌建设等手段,提升重点消费品质量水平。重点抓好妇幼用品、学生用具、纺织产品、建筑装修材料、生活家电、家具、...
    2017-03-22
  • 广东出台方案落实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日前,广东省政府正式印发《广东省贯彻落实国家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全省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旅游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4%以上。
    2017-03-24
  • 广东打造产值5000亿元国际种业中心

    广东省将打造广州国际种业中心,并拿出重金进行政策扶持。按照规划,这一包含了种植、水产、畜禽等100多个项目的种业中心将在2025年达到5000亿元产值。
    2017-03-27
  • 广东出台试点方案 明年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

    近日,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方案》,提出到2018年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方案》指出,近年来广东按照中央部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广东省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优势和特色逐步形成,已成为...
    2017-04-11

热点视频

毕业证、身份证、营业执照、健康证……小广告宣称“只要你需要,就能办到” 记者街头探假证(来信调查) 毕业证、身份证、营业执照、健康证……小广告宣称“只要你需要,就能办到” 记者街头探假证(来信调查)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