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擎”强劲,苏州工业园区打造生物医药“芯”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1-21





  2021年的第一个月,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生物医药企业持续“高光”表现。亘喜生物正式登陆纳斯纳克,成为2021年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时隔数日后的1月13日,浩欧博生物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争第一、创唯一,2020年,园区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生物医药企业超1700家,专业人才总量超4万,全年市场融资超百亿,全年新增生物药1类临床批件约50张,现有发酵罐总容量约9万升,五项数据占比均超全国20%;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约50个,占江苏省28%;上市1、2类生物药占全国37.5%;9款上市新药中8款纳入国家医保;新增招商项目数、1类新药临床批件总数、医疗器械注册证总数、上市新药总数、医保目录药品总数较2019年均实现翻倍增长。


  前不久,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2020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五个单项排名中,园区摘得产业竞争力第一和人才竞争力第一。


  聚焦生物医药“一号产业”,园区前瞻布局、持续发力,产业发展迎来“井喷”。


  创新激发活力,2020年生物医药企业总市值突破3500亿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单克隆抗体药物在生物技术制药中占有重要地位,并逐渐发展成为生物医药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2020年10月,信达生物宣布,其与美国礼来共同开发的抗肿瘤药物达伯华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这是继达伯舒、达攸同、苏立信之后,信达生物第4款获批上市的单克隆抗体药物。


  作为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头部企业的信达生物,也因此成为中国拥有单抗药品上市数量最多的制药企业。如此汹涌喷薄的创新力,既是企业扎根园区9年结出的硕果,也是对这片创新热土雄厚产业竞争力的生动展示。


  如今,园区坐拥千余家生物医药自主品牌企业:内盛迪亚“卡瑞利珠”产值超百亿元,信达生物“信迪利单抗”产值超20亿元、仅用两年突破市值1000亿港元大关,艾博生物、艾棣维欣全国首个新冠mRNA、DNA疫苗获批临床并进入二期试验……


  园区生物医药的累累硕果不仅得益于人才、政策、环境等关键因素,也离不开资本的“助攻”。园区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全力支持优秀生物医药企业加快上市步伐,向产业链高端迈进、向高附加值领域进军。


  近日,亘喜生物正式登陆纳斯纳克,浩欧博生物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此外,康众医疗等一批生物医药企业已过会和在审。在生物医药领域,资本逐利,但更看重创新力。园区“上市军团”一再扩容,资本的认可为园区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力写下了最真实的“注脚”。


  2020年,在资本市场,生物医药领域的“园区军团”气势如虹。沛嘉医疗、开拓药业、天臣国际、和铂医药等一批实力企业先后登陆港交所、上交所科创板。截至目前,园区生物医药上市企业总数达15家,仅2020年就新增4家,生物医药上市企业总市值突破3500亿元。


  创新汇聚动力,生物医药创新人才的超4万人


  十多年前,面对未知、面向未来,园区毅然拿出勇气和魄力聚焦生物医药产业,探寻新的发展动力和坐标。多年来,不断升级的“产业生态圈”,成为滋养这些创新种子的“阳光雨露”。


  回想起从2009年创业至今的十多年,苏州开拓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童友之十分庆幸当初的选择。“当年,我也去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地考察过,但我还是选择了园区。”童友之说,园区对企业的慷慨,不光是单向政策的引导,还包括对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支持。


  在优越的创新环境下,园区聚集了一批世界一流团队,包括中外院士团队20个、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78位、各级领军人才超1000名,顶尖人才数占全国同类人才的比重达25%以上。以顶尖人才团队带动的各级各类生物医药创新人才的总量已超过4万人,并呈现进一步加速集聚态势。


  园区还注重其他创新要素的集聚与完善,相继引进中科院药物所苏州研究院、中国医科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英国牛津大学苏州研究院等研究平台;主办或协办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生物医药合作论坛、医疗器械高峰论坛等国际化会议交流平台。


  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聚焦生物医药一号产业,探索实施“链长制”推动全产业链提升;做精药物研发,做强高端医疗器械,做优生物技术和新兴疗法,探索创新发力点;建设生物医药产业综合服务中心,打造具有产业特色的要素交易平台,推进产业制度集成创新,优化企业服务体系,加速汇聚创新资源,加快地标型企业培育。“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园区在变局中革新思维,持续增强科创能力,提升发展质效,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加速迈入‘世界一流’。”


  转自:科技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