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步前进,实现海南“十四五”良好开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1-21





  1月19日上午,“2021海南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博物馆召开,海南省统计局局长刘自更、国家统计局海南调查总队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陈运兴出席发布会并就相关问题回答媒体提问。

1.jpg

  刘自更介绍,2021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乘势而上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平稳发展;工业、服务业、投资、消费品市场保持较快增长;物价水平稳定;经济总体保持上升势头,发展韧性和活力不断加强,为“十四五”计划打造良好开局。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海南省生产总值6475.2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2%,两年平均增长7.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54.44亿元,同比增长3.9%,两年平均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1238.80亿元,同比增长6.0%,两年平均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3981.96亿元,同比增长15.3%,两年平均增长10.3%。


  发布会上从八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海南省2021年的各项发展情况。


  一、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方面,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00.67亿元,同比增长4.1%;全省蔬菜产量588.92万吨,同比增长2.8%。水果产量525.52万吨,增长6.0%。主要热带经济作物中,天然橡胶产量增长4.6%。生猪生产较快恢复,出栏量增长45.8%,生猪存栏、能繁殖母猪存栏比上年末分别增长24.9%、


  二、在工业规模和企业效益方面,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2.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5.1%。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76.15亿元,同比增长5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52%,同比提高1.68个百分点。


  三、在服务业收益方面,全省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高于整体经济4.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2.5%。其中,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1.2%,利润总额增长43.2%。全省货物周转量8786.5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37.7%,其中水运增长140.3%。旅客吞吐量4510.90万人,增长6.5%。邮政业务总量30.97亿元,增长17.9%。


  四、在固定资产和产业投资方面,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两年平均增长9.1%,其中非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4.9%,增速高于房地产开发投资12.1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全省产业投资(不含房地产开发)同比增长33.5%,高于全省投资增速23.3个百分点,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81.0%。


  五、在市场销售和旅游业方面,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7.62亿元,同比增长26.5%,两年平均增长13.1%。全省接待游客总人数8100.43万人次,同比增长25.5%,恢复至2019年的97.5%。实现旅游总收入1384.34亿元,同比增长58.6%,两年平均增长14.4%。


  六、在全省居民消费方面,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3%。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同比呈“四升四降”,其中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居住和衣着价格分别上涨3.7%、1.2%、1.0%和0.9%;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和娱乐、食品烟酒、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分别下降0.6%、0.7%、1.1%和1.2%。


  七、在全省人均收入方面,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57元,同比名义增长9.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213元,名义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76元,名义增长11.0%。


  八、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4,地级城市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为92.2%。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清洁能源发电量163.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一年,海南省经济快速增长,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国内前列;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投资结构调整态势趋好;现代产业体系稳步构建,新动能不断蓄势聚力;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较好,自贸港标志性经济特征逐步显现;民企业效益改善,财政收入质量提升;空气水质量优良,生态环境保持全国一流水平。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复产复工的运行,海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海南省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呈现稳中加快、投资结构持续改善、投资质量显著提升的良好态势。


  在过去的一年里,海南省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加快、快中提质”的良好势头。主要指标较快增长,高质量发展特征明显,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李俊呈 李燕江)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