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打造“双区”联动新格局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5-08





  近日,记者从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咸新区两周年改革创新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挂牌以来,西咸新区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推动差异化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在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改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改革方面均取得有效成果,逐步形成国家级新区与自贸试验区“双区”联动发展格局。


  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立足自身区位和产业优势,积极探索差异化制度创新路径,强化多项国家级试点联动创新,形成了一批极具特色的改革创新经验,7个制度创新案例被复制推广。其中,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以微信公众号为平台,在全国首创“微信办照”,提高了企业注册便利化水平;搭建国际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为海内外人才提供8大类26项精准服务;搭建“一带一路”语言能力标准化服务及大数据平台,整合翻译“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20多种不同语言,为沿线国家、境内企业和公民提供语言和大数据信息方面的专业服务。


  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方面,西咸新区创新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西咸新区数字政务服务信息系统,该项目作为西北地区唯一获奖案例入选全国“互联网+政务服务”优秀案例50强;深化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实现了83项行政许可与服务事项全域通办,2018年改革事项办件量排名位列全省第一;深化行政审批及监管改革,设立西北唯一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审批改备案试点、合资旅行社审批改革试点,正式启动陕西自贸试验区首个商标受理窗口。


  与此同时,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聚焦功能定位,引导产业集聚,着力开展特色化、差异化改革,实现了多方面改革同步发力。在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上,西咸新区创新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协同运行模式,将机场运行管理提升至大数据、智慧化运行新时代。同时,西北首例境外飞机进境维修业务正式启动。在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改革上,西咸新区探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新模式,开拓“自贸+服贸”特色发展路径,构建国际离岸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建立国际化科学技术合作交流平台,有效整合了国际创新科技资源。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改革上,西咸新区探索“产业培育+自贸创新”双轮驱动发展路径。通过建立金融顾问团、推行一线工作法,探索搭建企业融资需求服务平台,为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在制度创新的支撑下,政府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市场活力持续加大。截至今年3月底,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累计新增注册市场主体4676家,较获批之前增长139%。其中新增企业3421家,新增注册资本1461.13亿元,过亿元企业131家。(记者 侯燕妮)


  转自:陕西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 人文交流成陕西自贸试验区最独特优势

    2016年,陕西省接待入境旅游人数338 2万人次,同比增长15 41%,国际旅游收入23 38亿美元,同比增长16 91%。越来越多的入境旅游者和越来越长的停留时间,说明陕西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西部的对外人文交流中心。
    2017-04-11
  • 茶产业有望成为陕西特色优势产业

    从陕西省农业厅获悉,2016年陕西省茶产业稳步发展,全省茶园面积超过15 33万公顷,产值达137亿元。下一步,陕西省将坚持做优绿茶、做靓红茶、做大黑茶,力争把茶产业培育成继苹果之后又一特色优势产业。
    2017-04-13
  • 陕西杨凌借势“一带一路”打造现代农业

    杨凌示范区位于关中平原中部,距离陕西省西安市82公里,新亚欧大陆桥、西宝高铁、连霍高速穿境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自然条件好,无工业污染,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民科技意识较强,农业生产水平较高。
    2017-04-18
  • 陕西:整合产能资源做强特色品种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竞争加剧,以及自身生产技术落后、产业链不完整等原因,陕西纺织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陕西省通过退城入园、组建纺织集团等方式倒逼和促进产业的转型提升
    2017-04-28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