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装备制造业跃上“智高点”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5-14





  襄阳市持续开展“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评选和“千企登云”专项行动,推动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去年,该市装备制造业实现规模以上产值631.3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智能制造同比增长36%,制造业智能化拉动明显。

  “粗笨傻”变“小聪明”

  在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原本分散的圆盘锯、在线检测、热处理炉等7个环节的设备,组成一字型生产线,锻造搬运机器人往来忙碌。公司负责人介绍,通过技术改造,公司设备已告别“粗笨傻”,生产线中布置有近百个温度、能耗、高速相机等传感器,通过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对设备、工段、状态、质量、能源消耗等进行指挥、监控,整个生产流程一气呵成。

  变“聪明”了的生产线,物流成本降低20%,生产效率提高99.86%,产品设计研制周期缩短一半。该公司主导产品转向节获得湖北省长江质量奖、湖北省细分领域隐形冠军。该公司《传统锻造企业实现工艺全流程整合的智能化生产方式构建》成果,荣获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湖北超卓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金属增材再制造事业部”,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数字化“移动式增材冷喷车”两台,新建4套数字化金属喷涂工艺验证作业台,实现机器换人。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特装事业部,通过焊接、喷漆、装配等环节智能化改造,人均劳效翻了一番。

  襄阳市经信局局长段细柱称,为推动智能化改造,该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襄阳市建设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和机器换人示范企业管理办法(试行)》,鼓励企业积极争创国家和省各类技改试点。该市同时加大市级技改政策兑现落实力度,到目前,襄阳市评出了44条数字化生产线、16个数字化车间、11家机器换人示范企业和3家智能工厂,已为302家企业发放技改补贴等专项资金1.95亿元。

  “千里眼”轻松掌控现场

  “在国家推广新型环保能源的大背景下,我们主攻的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市场日益萎缩,必须走转型之路。”4月24日,襄阳五二五泵业有限公司梅经理告诉记者。

  2018年,该公司由“单一型制造企业”向“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型升级。他们走访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航天华天软件有限公司等10余家高校、互联网软件企业,以传统成熟的脱硫泵为突破点,结合公司产品技术特点和市场需求,开发出基于工业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掌上泵管家”,可为客户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目前,该公司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已接入机组数26台套。

  襄阳市经信局装备制造办公室主任李文涛介绍,工业软件、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目前已在襄阳制造业广泛应用,“千里眼”轻松掌控现场。

  金鹰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外勤管理app,实现售后调度“云派单”,服务人员“云报单”,实时传输故障图片、视频和处理结果等,并自动生成产品质量数据库。湖北中航精机科技有限公司仓储管理系统配合智能小车,解决数十种零部件有序配送问题。襄阳美利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集成应用智能物流、产品在线检测及质量评定、智能化仓储等信息系统,制造成本降低25%,产品不合格品率降低33%,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5%。

  段细柱称,襄阳市通过引进华为公司打造“华为企业云”华中大区数据中心,为工业互联相关环节提供了基础服务能力。目前,该市获得工信部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双创”平台(企业)试点示范项目1个,获得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22家,获得省级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项目2个。

  打造制造业“最强大脑”

  4月23日,位于襄阳东津新区内环东路的襄阳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装修工程正在收尾。今年,该院将搬到这里打造全新的智能制造服务平台。

  研究院副院长李波介绍,该院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在数控机床智能化技术应用、数控机床空间误差补偿、汽车关键零件毛刺打磨智能清理、汽车关键零件机器人智能化检测、自动化装备及生产线研发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成果,为襄阳装备制造智能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介绍,去年,该院与襄阳九鼎昊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共同研发新一代的电除尘器智能供电电源,可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轻工、化工等众多行业的烟尘治理,目前已累计销售23台套。铝制压铸件的毛刺,至今诸多企业均采用人工去除,襄阳华科工研院与襄阳美利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研发的机器人打磨单元,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研发任务,并被列为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推广示范项目。

  襄阳依托华科工研院等智能制造服务机构,对中航精机、光瑞汽车零部件、长鑫源等10多家重点制造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对标诊断,帮助企业明确智能化改造方向。

  段细柱称,智能化技术平台致力于打造制造业“最强大脑”,已成为制造业智能化进程的有力支撑。据介绍,该市目前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5家、省级工程实验室1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家。(作者:姜远海 成俊)


  转自:华夏经纬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 襄阳高新区“十条意见”给力实体经济

    年产值30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奖励50万元;获得园区火炬质量奖的,奖励30万元;参加省级以上展会的,补贴一半的摊位费……近日,襄阳高新区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十条意见》,以鼓励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2017-03-22
  • 湖北襄阳打造千亿级轨道交通产业集群

    襄阳打造千亿级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的目标迈出坚实一步。昨日,该市举行的智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项目推介会上,常州天晟新材料、苏州汇川技术、襄阳国铁机电等三家大型股份公司与襄州区签订轨道交通产业投资框架协议。
    2017-06-03
  • 襄阳高新区构建产业新体系推动转型升级

    襄阳高新区构建产业新体系推动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以汽车制造闻名的襄阳高新区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不仅实现汽车产业稳步增长,而且实现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2017-07-17
  • 湖北襄阳:“新能源汽车之都”强势崛起

    湖北襄阳:“新能源汽车之都”强势崛起

    一批批先行者的带动,促进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年底,年产整车20万辆的美洋新能源汽车项目开工;2016年,东风俊风ER30乘用车在襄阳高新区下线;今年年初,广东猛狮科技携88亿资本“抢滩”襄...
    2017-12-05

热点视频

中国经济:韧性十足 潜力巨大 中国经济:韧性十足 潜力巨大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