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自贸试验区“加减乘除”这么干!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12-29





  1978年,中国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这扇大门一经打开,就不曾关闭,而且还将越开越大。


  40年来,中国从一个经济全球化的后来者,一跃成为世界经济的领跑者。


  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陆续设立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是彰显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决心的重大举措。“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在自贸试验区的引领下,今日之中国,处处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享受着改革开放的硕果。


  这在深居内陆的河南省,表现尤为明显。


  加法:经济发展活力增强


  自贸试验区干的好不好,企业落户是最好的“投票器”。自去年挂牌到今年10月底,河南自贸试验区累计入驻企业4.57万家,注册资本5431.35亿元,约占河南省同期新增企业总数的十分之一;其中外资企业253家,合同利用外资8.9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98亿美元。自贸试验区新增贷款超1000亿元,跨境结算超330亿美元,境外借款超25亿美元,境外放款超6亿美元。


  自贸试验区带来的不止是经济总量的增长,还有活力的增强。大企业大项目纷纷入驻河南自贸试验区,国内外500强达118家,恒大旅游集团在开封片区投资约1000亿元的恒大童世界项目、珠海银隆在洛阳片区投资10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海马汽车集团在郑州片区投资34.8亿元的海马汽车整车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或经营投产。


  减法:简政放权扩大开放


  简政放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2017年8月,河南省政府就确定实施第一批455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由各个片区管委会实施。


  一年多来,随着“三十五证合一”“投资项目承诺制”“证银合作直通车”“原产地信用签证”“证照分离”“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等一大批减负措施的落地生根得到了众多企业的好评,以点带面促进了全省系统性改革探索。


  此外,各片区还根据产业基础与发展定位不同各有高招。郑州片区在贸易便利化、金融领域及多式联运等方面持续发力,创新的原产地证书“信用签证”监管服务新模式,在对出口企业信用管理基础上,率先在自贸试验区实施原产地证“信用签证”管理,大幅提高签证速度和管理效率,仅宇通公司一家企业每年至少可以减少跑趟250次,至少节约时间1500小时。


  开封片区建立了综合审批和综合监管平台,设立了“自贸通”政策服务平台,打造了“指尖上的政务”、e证通等,实行了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六个一”政务服务新模式等,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三天之内;洛阳片区优化办事流程,打造政务服务一张网,企业通过网上办事大厅、手机办事大厅、微信办事大厅,享受企业注册、公章刻制、银行开户、外贸备案等事项,办理时限缩短2/3以上。


  时间越来越短,在负面清单方面表现的最为明显。自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我国逐步形成以自贸试验区为探索主阵地的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2013年版负面清单有190项,此后逐年减少,到2018年版已经缩减至45项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进一步减少,投资空间、开放力度更大。


  对比2017版,新版负面清单在种植业、油气、矿产资源、增值电信、文化等多个重要领域都提出了新的举措,而其中诸多领域均与河南省自贸试验区的优势、特色产业相一致。


  郑州片区常务副主任张秋云认为,新版负面清单的实施,将在更大范围内吸引外资落地,引领河南省迈向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以文化传媒领域为例,新版负面清单取消了演出经纪机构需由中方控股的限制,设立文艺表演团体,也由禁止外方投资放宽至中方控股。“在新版负面清单中,文化传媒及农副产品加工业都将进行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这与开封片区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不谋而合。”开封片区常务副主任肖文兴介绍,片区特色产业如创意设计、文化传媒、文化金融、艺术品交易、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均将迎来新机遇。


  就汽车制造业而言,新版负面清单取消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的中方股比不低于50%的限制。“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洛阳片区在车用电池生产制造方面向来占有优势,且正在打造总投资150亿元的银隆新能源产业园。下一步,我们将采用区内科技研发和区外生产制造联动的发展模式,鼓励新能源产业积极融入全球供应链,建设全国重要的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基地。”洛阳片区常务副主任胡加彬说。


  乘法:制度创新下的叠加效应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引领性战略,重点任务是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打造引领改革、开放、创新的高端平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河南自贸试验区获批后,会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一批国家战略规划、平台,发挥乘法效应,叠加优势明显,形成了河南全面开放的基石。


  以中欧班列(郑州)为主要依托的“陆上丝绸之路”越跑越快,今年前三季度,中欧班列(郑州)共开行512班,超过去年全年总和,目前已实现每周“去九回八”常态化均衡开行;以郑州—卢森堡“双枢纽”为主要依托的“空中丝绸之路”越飞越广。今年1~8月份,郑州机场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1832.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1.4万吨,继续保持我国中部地区“双冠王”位置;以跨境电子商务为主要依托的“网上丝绸之路”越来越便捷,郑州在全球范围内首创跨境电商保税进口“1210模式”,成功破解了跨境电商关务申报、税收征管、质量监督、物流服务等系统性


  难题,成为了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领跑者”;以铁海联运、内河航运为主要依托对接“海上丝绸之路”越来越顺畅,推进内河水运与沿海港口无缝衔接,有效联接上海等“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港口。


  除法:破解体制机制的障碍


  自贸试验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2017年10月30日,河南省政府出台了自贸试验区建设“1+5”专项方案,明确五大专项牵头单位,成立专项计划工作小组,形成改革合力,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多式联运“一票制”、政务服务“一次办妥”、“三双三联”事中事后综合监管等190项改革创新举措施落地,融资租赁、高端装备、医疗旅游等一批新业态也逐渐涌现。


  2018年11月2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53项切口小、见效快的工作措施,针对河南自贸试验区,在对外航权谈判中支持郑州机场利用第五航权,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允许外国航空公司承载经郑州至第三国的客货业务,积极向国外航空公司推荐并引导申请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航空公司执飞郑州机场。


  就郑州而言,郑州机场去年货邮吞吐量在全球居第53位,机场航空货运力、全货机航线数量、航班量等均居全国第五位,2010年至2017年,郑州机场货运业务年均增速全国第一,“第五航权”将进一步提升河南枢纽地位。


  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河南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勇气和开放决心,践行着为内陆地区甚至全国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职责使命,随着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深入,改革的滚滚春潮将成为助推中部大省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原大地必将也一定能够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作者:杜元钊 王亚楠)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河南自贸试验区与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加速发展

    河南自贸试验区与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加速发展

    在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河南省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也从“一枝独秀”走向“众木成林”。多主体运行、多模式发展、多点布局、全省联动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2017-11-07
  • 河南自贸试验区改革显成效

    河南自贸试验区改革显成效

    一年多来,河南自贸试验区紧紧围绕国务院印发的总体方案,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大力推进 "放管服 "改革优化环境,着力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积极扩大开放促进产业集聚,各项工作总...
    2018-12-04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