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国:深挖潜力 推动襄城县域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12-14





  12月11日,笔者应邀为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200余名领导干部做了题为《深挖潜力  推动“十四五” 襄城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思考》的专题报告。笔者上次系统考察襄城还是2017年,当年考察时,笔者用“链条”“智能”“创新”三个关键词总结了襄城在产业提质转型、打造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的思路和经验。三年后回看,这些“关键词”得到了持续的践行和放大,襄城在推进全产业链发展,大力培育新动能、拓展新空间、形成新优势,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有一组数据能够清晰说明襄城县域高质量发展的跃升态势:从整体上看,2019年,襄城县经济综合实力跃居中部六省百强县(市)第61位,获评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先进县;从产业分类上看,襄城县两个产业集聚区全部晋星,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2019年进入全省前16位,襄城县产业集聚区排名全省62位,特别是今年疫情以来, 襄城在产业集聚区发展方面呈现出了逆势上扬、持续向好的态势,一跃进入全省第一梯队;除此之外,襄城县特色商业区成功晋升为省二星级服务业“两区”,全县441个村消除了集体经济“空白”,涌现出一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村、明星村,形成了以旅强农、以农促旅、农旅结合、城乡互动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等。


  不久前,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在周口市调研时强调,要以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为根本遵循,结合“十四五”规划,把自身定位、优势和潜力研究透,找准县域发展的增长点、转型升级的支撑点、错位发展的着力点,在更高起点上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笔者认为,近几年襄城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同样可以总结为:深挖潜力  推动襄城县域高质量发展。而展开来说,襄城深挖潜力,应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第一,通过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深挖产业发展平台潜力。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基础和支撑。对于当下的河南,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就在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可以说,产业集聚区是促进河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的主战场、主平台。


  对于河南县域来说,在高质量发展中,只有抓好产业集聚区建设的“牛鼻子”,做好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实践,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发展资源的“凝神聚力”,让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借由这个载体和平台,传递辐射和影响带动更大范围内的企业实现转型升级。而在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的关口,襄城县无疑率先抓住了机会和关口。通过全面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在城南持续推动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在城北积极谋划襄城县产业集聚区。


  数据显示,作为工业经济的集聚地,这两个产业集聚区对襄城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了80%。双轮驱动之下,襄城县工业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7.7%,已经形成了“比翼齐飞”的发展态势。襄城通过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县域经济竞争新优势。这其中,特别是襄城县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企业保姆”服务机制,以及襄城县产业集聚区疫情期间一系列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措施,为今年襄城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做足了支撑和保障。


  第二, “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重,深挖产业生态潜力。


  今年4月举行的河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强调,要聚焦目标任务,推动县域经济强起来。特别是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在主导产业上再聚焦,在创新驱动上再加力,在载体功能上再提升,打造县域经济竞争新优势。


  而在这方面,襄城通过“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重,一方面持续聚焦主导产业扩量提质,另一方面,通过增量崛起,打造成高新产业聚集地,完美践行了县域治理“三起来”。


  近年来襄城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着力发挥资源优势,坚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两手发力,培育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强化龙头带动、突出集群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要素聚集,全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主导产业膨胀规模、延链补链,全县形成了“原煤—焦炭—焦炉煤气—煤焦油及氢、氨、苯等化学产品循环利用”的煤化工产业链,并衍生出硅材料和碳材料两条“黄金”产业链,形成了煤化工、高纯硅材料、碳材料和光伏新能源四个主导产业集群,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这里要重点说的是襄城的两个做法:以高端高新为导向,转型升级纵深推进;以创新创业为引领,创新驱动持续发力。


  在延链补链强链方面,深挖全产业链生态的潜力,在壮大主导产业上再聚焦,在延链补链强链上再发力,进一步厚植县域经济发展优势。一方面,扎实推进煤化工产业智能、绿色、技术“三大改造”,力争形成更多即期投资,通过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进一步激发产业活力、巩固煤化工产业地位、培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创新驱动方面,持续发展壮大硅碳先进材料产业,通过加快推进30GW太阳能电池片“超级工厂”、20万吨环己酮、电子级及区熔级多晶硅等重大项目,吸引平煤集团更多产业链项目落户襄城,着力打造千亿级硅碳先进材料产业集群;同时开展“精准招商百日会战”,抓好延链、补链、强链招商,确保企业引得来、留得住,持续提升硅碳先进材料产业发展水平。


  第三,通过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深挖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潜力。


  乡村振兴是发展任务、民生任务,也是时代任务。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完成在即、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历史交汇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接续推进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路线图。作为农业大省,河南自然肩负着探索这条路线图样板的担当和责任。


  如何接续推进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如何更好地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7月,河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召开。以本次会议为标志,河南推出系统性的推动河南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方案,河南也迈入了以大产业思维推动现代农业强省的新阶段。


  而作为应对,近几年,襄城县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作为“牛鼻子”工程来牵引,带动乡村振兴战略在襄城县农村的实施。通过两年探索,襄城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开辟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局面,正大步朝着实现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目标迈进。


  为什么说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因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要“有事可做、有钱办事”。以前农村基层组织作为不大,集体经济不强,而且大部分农村资源禀赋一般,集体经济家底薄弱。


  为解决这一问题,襄城县从2018年开始,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牛鼻子”工程来牵引、来推动,成立了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计划,用市场思维、市场眼光、市场办法,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举全县之力,采取措施,掀起了发展集体经济的高潮。


  以发展集体经济为突破的乡村振兴襄城探索解决了哪些难题呢?


  一是搭好平台,在各村都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公司,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市场化运作、公司化运营”,解决谁来经营的问题;二是盘活资产,解决靠什么经营的问题;三是探索模式,解决如何经营的问题,对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等优势明显的村,主要采取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旅游生态型等模式,对缺乏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的村,采取土地流转型、集资分红型、劳务服务型等模式;四是加强监管,解决规范经营的问题。


  其结果是,截至目前,襄城县448个村中有402个村消除了集体经济空白,152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54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


  可以说,襄城县敢为人先,大胆闯、大胆试,通过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动乡村振兴,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益探索,具有探索性,富于创造性,值得全省借鉴。


  第四,通过机制体制创新,深挖组织和人才潜力。


  人才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第一资源。这个人才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招才引智的人才;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机制体制创新,激活现有干部、群众的智慧和潜能。


  对于前者,为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进一步提升襄城人才竞争力、科技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襄城出台了一系列引进、留住、用好人才的制度和措施,努力形成群贤毕至、人才辈出、以才兴业的生动局面,为襄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2020年,襄城相继出台“金襄英才计划”“优秀专家选拔管理办法”,举办“优秀乡土人才和优秀返乡创业人才评选”等活动,发现、识别、凝聚各行业各领域优秀人才,激励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充分发挥人才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支撑作用。


  对于后者,笔者非常赞同襄城的很多创新的机制体制,而且建议在全省大范围推广复制。特别是襄城县开展的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观摩座谈活动,笔者认为对于当下的乡村振兴来说非常重要和关键。


  11月底,河南省委书记在周口调研时强调,要像重视市县乡换届一样重视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真正把党性强、作风正、带富能力强、群众威望高的人选出来,通过换届换出带动有力的好“头雁”、团结务实的好“两委”、乡村振兴的好局面。要结合村“两委”换届工作,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产业发展为根本、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积极探索推动乡村“五大振兴”路径与举措,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而襄城一贯对村级带头人的重视,与王国生书记的要求非常吻合。村党组织书记是一个村的“领头雁”“主心骨”“当家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最直接的组织者和执行者。襄城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重点放在村级带头人的选拔和培育上,选优配强各村支部书记,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通过开展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观摩座谈活动,让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分享观摩感受,查找差距不足,畅谈规划打算,通过示范带动,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同时,襄城还将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延伸,开展农村“领头雁”培训,对农村干部进行集训,通过专题辅导、现场观摩、座谈交流相结合的形式,不断增强基层干部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的能力水平。(文/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老杨会客厅创始人 杨建国)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