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交通建设走过“最快五年”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1-0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交通运输有关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为交通运输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赋予了交通人历史新使命。


  新时代 新交通 新跨越


  在济南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十三五”期间是交通发展“最快五年”,泉城交通人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奋进旗帜,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投资最大、发展最快、受惠最多,交通格局迎来恢弘巨变,“铁陆空地水”齐头并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为加快打造“五个济南”、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当好先行。


  通过“12333”这样一组数字,可以直观感受“十三五”期间济南交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1”,是指整合形成1个大交通管理体系,济南交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2”,是指形成“轨道网、快速路网”两张城市骨干网,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两横三纵”城市快速路闭环成网,轨道交通迎来换乘时代,公共交通提质增效,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日益完善。“3”,是济南成功创建了国家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公交都市、绿色交通城市等三项国家级名片。


  同时,航空网、高铁网、高速网3张区域快速网基本形成,济南的全国性交通枢纽地位不断提升。


  另外,“十三五”期间,济南交通投资达到“十二五”时期的3倍,对经济社会发展拉动作用更加显著。


  纵横经纬 通衢八方


  “通”是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一环。“十三五”期间,济南加快构建“一环十射”高铁路网,“十三五”新增高铁运营里程较“十二五”末增长50%;“三环十二射”高速格局加速形成,新改建高速公路273公里。加快打造国际一流4F机场,建设综合换乘大枢纽。


  水运方面,小清河复航济南段在全省率先开工,通江达海,梦想成真。航空、高铁、高速、水运统筹推进,为济南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


  城市动脉 畅通无碍


  市内交通与市民的关系更加密切。最近几年,市民在上下班、出门游玩的路上会发现,济南的路越来越顺畅,城市也越来越美。


  近三年来,济南市交通运输局完成6条快速路建设,“两横三纵”城市快速路闭环成网,总里程达115.7公里,较“十二五”实现翻番。南北绕城实现15分钟通达。


  另外,新建改造93条主次干道,打通了136条瓶颈路,力度前所未有。路通民心畅,道顺百业兴。


  携河北跨 大城时代


  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济南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泉城交通人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旗帜,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落实国家战略当好先行。


  “十三五”期间,济南跨黄通道建设迎来新高潮,建成4条,在建5条,规划6条,全部建成后跨黄桥隧将达24条,实现数量翻番。其中,齐鲁黄河大桥、凤凰黄河大桥、万里黄河第一隧创多项世界纪录,将于今年全部通车,助力城市“北起”。


  在“四好农村路”建设方面,济南也走在前列,5年内实施新改建工程3463公里,养护大中修工程3712公里,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完成4295个村庄,实现“雨天不踩泥,晴天不起土”,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智慧交通 服务民生


  “十三五”期间,济南市民还迎来了交通发展的另一件大事:伴随着轨道交通1号线、3号线的开通,泉城人民期盼多年的地铁梦终于实现!2020年底,轨道交通2号线通车,“H”型快线骨干网络形成。在不远的将来,轨道交通6个项目也将启动建设,为市民带来更多便利。


  公交是济南的另一张名片,也是事关全体市民的民生大事。“十三五”时期,全市公交线路达到581条,定制公交820条,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另外,济南的氢能公交、5G未来公交、MaaS一体化公共出行服务平台,智慧、便利、舒适度大幅提升,走在了全国前列。


  放眼未来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城市


  2025年,济南将完成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建设,铁路“一环十射”、高速公路“三环十二射”通达八方,国际一流机场枢纽投入使用,城市快速路内畅外达,小清河陆海联通,公共交通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2035年,济南将建成交通强国示范城市,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旅客出行“快速便捷、畅达全球”,货物流通“绿色高效,联通全球”。打造“123”客运通达网,省会经济圈内1小时通达、省内各地2小时通达、与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人民满意度明显提高,支撑城市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


  纠错热线:0531-83122110



  转自:济南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