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沭阳加快推进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2-02





  "用历史文化滋养特色,始终坚持'特色为要',立足沭阳历史文化,努力打造特色名片,全力提升沭阳文化建设高质量。"江苏沭阳县委书记卞建军说。近年来,沭阳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管好用好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不断推进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红利
 
  为加快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沭阳贴近民众培育文化发展沃土,让市民真正共享文化发展的红利。
 
  沭阳在苏北地区率先实现"县有四馆"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提高场馆使用率。美术馆接待国内外参观者16万余人次,成为重要的特色文化地标和对外窗口;文化馆获评省第五届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图书馆建成40家分馆,服务群体覆盖全县;博物馆全天开馆免费开放,是市民节假日休闲好去处。
 
  沭阳还在城区新建朗读亭、唱吧、民俗戏台、群艺舞台、书吧、城市书房等12个小型文化设施,完成了100个行政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这些标志性项目,如璀璨明珠,点亮一方。
 
  在公共文化设施全面建设的同时,该县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把文化真正送到市民身边。今年以来,已完成送戏下乡160场,送电影下乡4116场,送图书1万多册。
 
  为使文化活动零距离贴近群众,县文化馆设立分馆,开展戏曲、京剧、摄影、书法、美术等培训班50期,培训人员达8000人次。该县完成县乡情馆、传习所建设工作,开展工鼓锣、苏北琴书进校园活动;组织志愿者宣传队开展"非遗进万家"展演活动,演出达90场;开展纪念我国第13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淮海戏曲、曲艺专场展演,组织宿迁市第三届"'非遗大集'暨沭阳县乡土人才展演"活动。此外,今年沭阳还全面完成县474个村农家书屋图书编目加工,共编目图书约60万册,地方文献资料库建设稳步推进,征集地方文献共300多册,筹建地方志馆,藏有各类地方志近20000册。
 
  沭阳充分发挥"书润沭阳"品牌活动的引领作用。今年,该县以"共享阅读新时代"为主题举办"书润沭阳·第六届读书节",持续推出"全民阅读春风行动""第三届经典诵读"等系列全民阅读活动。县朗诵协会还获评省第二届全民阅读"十佳推广机构"。
 
  文艺精品助力新时代繁荣
 
  歌曲《虞姬》荣获江苏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惊喜》等3件摄影作品获评中宣部宣教局"最美中国人"各族群众笑脸照片征集展示活动"优秀作品";小戏剧本《瓜为媒》获评文化部戏曲剧本孵化计划项目;10件文艺作品在省"文华奖"和"五星工程奖"评选中获奖、入展;歌曲《印象里的故乡》获评江苏省电视文艺奖原创歌曲节目类二等奖,实现沭阳在这一类别奖项上"零"的突破;《婚前协议》等剧目入选江苏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大型淮海戏《胖婶当官》走上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展演舞台;9件作品荣获市"金鼎文学艺术奖"……仅2018年以来,全县文艺作品省级以上发表、入展、获奖的就达245件,其中国家级101件,创历史之最。与此同时,"沭阳女画家"在国展国赛中频获佳绩已成现象,"沭阳诗歌"渐成品牌。
 
  为推动文艺创作进一步繁荣,沭阳设立县政府最高文艺奖项"紫藤文艺奖"激励扶持创作,一批有思想、有内涵、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应运而生。在今年的沭阳县首届"紫藤文艺奖"颁奖典礼上,共有47件作品分获金紫藤、银紫藤和铜紫藤三个级别的奖项。
 
  文化嘉年华奏响发展新乐章,第六届中国·沭阳花木节7天共接待来自县内外嘉宾、游客及花木盆景产业从业人员36万余人次,实现销售额5.2亿元。
 
  2018年,首届"吴印咸摄影艺术双年展暨中国·沭阳主题学术摄影展"在沭阳开幕。吴印咸是从沭阳走出去的摄影家",是新中国摄影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其作品记录着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进程。该摄影展对学习、继承和弘扬吴印咸同志爱党爱国、献身摄影事业的崇高思想品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为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沭阳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连续多年坚持举办"沭水欢歌""欢乐广场""花乡歌会""淮海戏大擂台"等系列文化活动,为市民献上了丰盛的文化大餐。"花乡歌会"和夕阳红艺术团分别获评省首批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优秀文化活动品牌及优秀群众文艺团队,县摄影家协会获评省"先进集体"…… 文化"软实力"变为发展"硬实力"
 
  走进沭阳国际图书城,上百家大小书店里,一本本散发着纸墨香的图书被快速打包、装运。据沭阳县图书协会会长张荣华介绍,这里日均图书交易量近7万单,去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其中90%是网上销售。
 
  目前,沭阳的图书市场跻身全国三大市场之一,从业人数、交易金额位列华东地区第一,是江苏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园。沭阳国际图书城初步形成实体交易、网络销售、物流运输为一体的线上线下图书交易中心和集散中心。
 
  在沭阳南部新城,新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即将投入运营,该项目计划总投资7.2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形成"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一区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以数字出版、互联网技术为凭借,集聚相关文化企业,实现融合发展;四园以数字出版产业园为核心,打造图书文化产业园、盆景设计产业园、婚庆创意产业园,形成园中园,实现功能配套、优势互补,全部投入运营后年营业额约20亿元,可带动用工8000余人。
 
  沭阳不断加强文化产业培育,注重文化与旅游、科技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并已举办两届"金石榴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切实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提档升级为切入点,沭阳不断促进文化产业集聚融合发展,发挥政府推动力,培育龙头企业,用好用活文化产业发展引导扶持资金,侧重对龙头企业引导扶持,加快提升企业层次与发展水平。目前,沭阳拥有文化科技企业21家,产品涉及10多个门类、2000多个品种,已形成了数字出版、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文化用品等行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门类。
 
  为进一步彰显沭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沭阳加快建设吴印咸故居、胡家花园、古栗林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打造虞姬故里虞溪村;大力开发花木生态旅游项目,加快建设西郊森林公园、耿圩田园综合体,积极打造苏台园林、俄乐岗苗木基地等项目;重点建设南部新城物流、教育、商业、创业孵化"四个中心",建设万达广场、荣誉酒店、物流快递小镇,推动完整产业链;加快建设传智学院,积极发展现代教育产业。
 
  目前,沭阳共有文化产业企业1710家,从业人员达2.3万余人。
 
  用心守护城乡"年轮"
 
  近日,沭阳县胡集镇开华文化大院举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阅读会,村民讨论热烈,掌声不断。创办人王开华介绍,开华文化大院有图书数千册,电脑、投影仪一应俱全,还经常举办科教宣传、技能培训等活动。不仅文化大院"火"了起来,乡镇文化站与社团的"联姻"也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沭阳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孕育了沭阳人宝贵的精神品格。该县用心守护城乡"年轮",重点保护好沭阳宾馆、新沂河大桥、沭阳闸、马厂柴油机厂等历史建筑,通过加固维修等方式"修旧如旧",留住沭阳城乡记忆;修复潼阳县政府遗址,扩建张圩淮海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建设特色文化街区,保护古树名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启动实施古城墙和古城门修复工程……一大批极具浓郁文化特色项目的启动建设或建成投入使用。
 
  "注重文化事业发展,准确把握新时代群众多样性文化需求的新特点,精心设计文化产品,精准提供文化服务,努力使文化产品和服务更接地气。"沭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彭伟说。
 
  拓展道德讲堂的内容和形式,成立道德讲堂讲师团,聘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杰出乡贤、知名人士、优秀教师等担任讲师,录播"德润沭阳爱满花乡"道德大讲堂,搭建"大院子讲习所""大喇叭讲习所""大篷车讲习所"三大讲习所……沭阳将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知识传播进行有效结合,提升文明创建成效。
 
  在沭阳,因文化凝聚的文明因子正在花乡大地汇集,沭阳文化发展的大船正乘着新时代的东风,扬帆远航。 (刘畅 吕述谡)
 
  转自:消费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北京市朝阳区区领导慰问离退休干部和北京市劳动模范 北京市朝阳区区领导慰问离退休干部和北京市劳动模范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