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临沂中考方案发布!明确中考科目、分值及考试方式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4-12





  今天上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临沂市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2021年临沂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伊永贵   临沂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郭希家   临沂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


20210412105236147.jpg


  当前,广大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今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中考”)。今年,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和高中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深化我市招生改革,切实做好2021年中考工作,我们在调研省内外各市做法并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拟定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实施方案。2021年我市中考有关情况如下:


  1


  考试报名


  今年中考报名从4月中旬开始启动。八年级学生参加地理、生物科目的考试。九年级学生2020年未能参加地理、生物科目考试的,随八年级一起报考;已经参加过地理和生物考试的学生,不能重复报考。市内学生可在学籍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市外临沂户籍学生可在户籍所在县区报名参加考试。已经升入高中阶段的学生不能报名参加考试。初中毕业生毕业后两年内有报考资格,超过两年则不能报考。中考报名考试人数是监测县区和学校控制辍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2


  考试科目的设置及组织实施


  2021年中考分考试科目和考查科目。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理化生实验操作、体育与健康、艺术科目(音乐、美术)。其中:艺术科目(音乐、美术)今年第一次纳入考试科目,但不计入总分,体育与健康科目增加了过程评价,过程评价也不计入总分。考查科目为: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2科,体现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并作为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参考。2020年因疫情未组织信息技术、理化生实验操作及体育与健康3门科目考试,今年将恢复3科的正常考试。


  (一)今年中考总分仍为710分,其中:语文、数学分别为120分,英语(含听力)为100分,直接计入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总分;除艺术科目(音乐、美术)外,其他各科目为100分,折算计入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总分,其比例为:物理70%,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各50%,信息技术和理化生实验操作各20%,体育与健康60%。艺术科目(音乐、美术)将加强县区与学校的过程性考核评价,暂时继续沿用往年的定性表达方式,作为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参考,暂不计入总分,今后逐年过渡为等级或分数呈现。自2021年起,道德与法治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成绩以等级呈现,不计入总分,2022年成绩将以分数和等级呈现,计入中考总成绩,使用方式以当年度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中录取方案为准。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考试,由市教育招生考试研究院统一组织报名、命题、考试、阅卷和发布成绩。市教育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心负责制定并下发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明确各科命题原则、内容范围、考题形式、样题范例等。


  (二)信息技术考试采用上机考试方式,由市教育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心电化教育馆统一命题,各考区具体组织实施。


  (三)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由市教育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心实验教学研究科统一命题,各考区具体组织实施。


  (四)体育与健康考试由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统一安排,各考区具体组织实施,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纳入兰山区组织实施。过程性评价由各县区自行制定方案组织实施,结果以等级方式呈现,体现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毕业测试成绩以分数方式呈现,满分100分,按60%的比例计入总分,具体测试内容和分数权重和往年一样,在中考方案中均有明确说明。


  (五)艺术科目(音乐、美术)考试由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统一安排,各考区具体组织实施,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纳入兰山区组织实施。具体考试方案由各县区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自行制定,学校组织实施,成绩以“合格”或“不合格”方式呈现,不计入总分。


  (六)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等考查科目的测试工作由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其成绩分“合格”“不合格”,记入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各初中学校根据《关于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实施意见》(临教基字〔2015〕45号)要求,在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具体组织实施。


  3


  考试时间


  (一)信息技术、理化生实验操作、体育与健康、艺术科目(音乐、美术)和考查科目一般安排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具体实施时间由各考区在市教育局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道德与法治、化学、历史、地理、生物考试时间安排在2021年6月15日至17日,具体为:6月15日上午语文,下午物理、历史;6月16日上午数学,下午化学、道德与法治;6月17日上午英语,下午地理、生物。科目顺序和时长与往年一样。


  (三)考点设置原则上安排在标准化考点,各考区本着安全、方便考生赴考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同一考场内的两名监考教师必须来自两所不同的学校或单位,而且不能监考本人所在学校的学生。


  4


  成绩公布与管理


  (一)考试科目成绩呈现形式


  (1)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理化生实验操作、体育与健康、艺术科目(音乐、美术)科目成绩,除道德与法治以等级,艺术科目(音乐、美术)以“合格”或“不合格”方式呈现外,其他科目以分数和等级两种方式呈现,分为A、B、C、D、E五个等级。


  (2)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9门科目等级换算方式为:达到总分的90%(含)以上为A等,90%以下至80%(含)之间为B等,80%以下至70%(含)之间为C等,70%以下至60%(含)之间为D等,不足60%为E等。如果按分数划定,使得A等不足考生总量的15%或B等不足考生总量的20%或C等不足考生总量的30%或D等不足考生总量的20%时,则分别按考试总人数的15%、20%、30%、20%的比例划定;如超过上述比例则按实际人数划定,超出的部分从E等中扣减,但A等最多不超过20%。


  (3)信息技术、理化生实验操作和体育与健康等3门科目等级换算方式为:达到总分的90%(含)以上为A等,90%以下至80%(含)之间为B等,80%以下至70%(含)之间为C等,70%以下至60%(含)之间为D等,不足60%为E等。


  (二)成绩发布


  全市统一考试阅卷结束后,将于6月30日前公布九年级考生成绩,7月2日前公布八年级考生成绩。成绩公布后,考生可根据准考证上提供的成绩查询方式查询。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普通高中和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专、职业中专、技工院校)、高等职业教育、高等师范教育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


  (三)成绩保密


  考试成绩属考生个人隐私,除考生本人按要求进行无偿查询外,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开考生成绩,严禁炒作“中考状元”和“中考升学率”,不得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县区、学校、教师的依据,不得根据考试成绩给县区、学校和学生排名或公布名次。如有违反,一经查实,严肃追责问责。


  5


  特殊考生优待政策


  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规定,今年有10类初中应届在籍在读考生报考普通高中,可给予鼓励性、照顾性降分录取或加分,相关条件、范围在中考实施方案均作了详细的说明。凡符合规定条件的特殊考生(包括听力残疾学生),报名时要将证件原件和复印件交给学校,由学校汇总并将特殊考生名单报县区招生办公室审核后,原件退回,复印件存档。凡是报名时没有申报的,视为放弃优待政策。考生如果同时具备几项加分条件,选其最高项,不累计加分。特殊考生加分计入考生录取总分。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做好2021年中考工作,抓好四个关键。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招生考试组织工作,加强部门联动,保障好广大考生、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二是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切实加强试题、试卷管理,严格按照国家保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试题、试卷安全。三是积极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多种渠道进行宣传解读,增强考试招生工作的透明度。四是健全监督机制,畅通举报和申诉受理渠道,对中考工作进行全程监控,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及时纠正违规违纪行为,严肃追责问责。


  答记者问


  问:中考方案提到了自2021年起,道德与法治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能否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


  答:今年道德与法治考试虽然采用闭卷方式,但仍以等级(A、B、C、D、E)呈现,不计入中考总分710分。


  关于道德与法治考试采用闭卷方式的说明


  (一)课程地位极端重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重大意义。2019年3月18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就强调要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作为中学生,基本的政治概念要牢记在心,基本的政治理论要根植于心,对道德与法治、政治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记忆是一项基本要求和基本能力。省教育厅也多次强调道德与法治闭卷考试的重要性,省内大多数市均以闭卷形式进行考试。


  (二)现实情况确切需要。近几年,由于道德与法治考试方式为开卷,成绩以等级表达但不计入中考总分,影响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学校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做的很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规范开设和实施效果。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必须要旗帜鲜明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调整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考试方式与成绩呈现形式势在必行。


  关于道德与法治成绩呈现方式


  从省内其他市成绩呈现方式来看,以分数呈现的,分值从80分到50分不等,计入中考总分,这是一个必然趋势。结合我市实际,今年起,我市道德与法治虽然开始实行闭卷考试,但成绩仍以等级呈现,不计入总分,主要为学生适应下一步道德与法治考试改革做好铺垫。总体来说,道德与法治考试科目改革以平稳过渡的方式进行,请广大家长不要担心。


  问:2021年体育与健康科目增加了过程评价,艺术科目(音乐、美术)纳入考试科目,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政策依据及实施要求?


  答


  改变考试评价方式的政策依据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省教育厅印发了《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初中艺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指导意见><山东省初中体育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指导意见>的通知》(鲁教基字〔2017〕17号),根据国家、省政策要求,2019年市教育局出台了《临沂市初中艺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和《临沂市初中体育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规定从2018年秋季入学初中新生开始实施,凡具有初中学籍的在校学生、参加当年(即2021年)高中录取的往届初中毕业生均参加体育与健康科目、艺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因此,今年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增加过程评价,艺术科目(音乐、美术)纳入考试科目。


  对于上述科目的调整在《2019年临沂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工作实施方案》中均作过明确预告说明。


  关于体育与健康考试说明


  体育与健康考试分为过程评价和毕业测试,其中过程评价实行等级评价,不计入总分;毕业测试60分,计入总分710分。


  (一)过程评价。采用“运动参与+体质健康测试+运动技能测试”的方式进行。1.运动参与。学校根据学生体育课程出勤率、体育课程学习成绩、课间体育活动、“阳光体育一小时”等参与情况进行考核。2.体质健康测试。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部署,通过集中测试、集中体检或体质达标运动会等方式,由学校或第三方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试。每学年测试成绩评定不合格者,在本学年度准予补测。3.运动技能测试项目。由学校自行组织,对学生在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武术等项目中的1项运动技能进行测试。


  (二)毕业测试。考试项目和权重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设置,每人共考体重指数(BMI)、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7项,考试组织和评分标准和往年相比,没有变化。


  (三)成绩呈现方式。过程评价以等级方式呈现,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运动参与、体质健康测试和运动技能测试3项测试成绩有1项不合格的,即过程评价不合格,体现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毕业测试成绩以分数方式呈现,满分100分,按实际得分的60%计入中考总分,分值与计算方式和往年一样。


  关于艺术科目(音乐、美术)考试说明


  初中艺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由过程性评价和专项测试两部分组成,均以等级评价,不计入总分。


  (一)过程性评价。由学校按照《临沂市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在每学期末以艺术素质测评的方式进行,对学生艺术课程出勤率、课程学习、课外活动、基础知识和技能、艺术特长等予以评定。过程性评价成绩为每个学生各学期艺术素质测评成绩平均值。


  (二)专项测试。分为基础测试和技能测试。基础测试以笔试方式,考试内容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课程标准中涵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能测试音乐学科学生可在声乐、器乐中任选1项参加测试,美术学科学生可在命题绘画、手工制作、书法中任选1项参加考试。


  (三)成绩呈现方式。初中艺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过程性评价和专项测试成绩呈现方式最终均以“合格”和“不合格”的形式呈现,过程性评价和专项测试两项成绩均达到合格标准,成绩视为合格,一项不合格或缺考,成绩视为不合格,考试成绩不计入学生中考总分(今年中考总分仍为710分)。各普通高中录取的艺术特长生艺术科目成绩必须“合格”。


  总之,上述科目的考试形式调整与往年相比无重大跳跃性变化,但育人导向与考试走向必须明确,市教育局也会出台相应的体育与健康、艺术科目中考配套方案,作出更加详细具体的说明。


  转自:临报融媒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