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琅琊】南武城故城文物撷珍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3-02





  南武城故城位于平邑县郑城镇南、北武城村一带,始建于鲁襄公十九年(公元前554年),为鲁国武城邑治所。战国时为齐国占领,改称南城。西汉置南城县,又称南武城县。汉武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封城阳恭王之子刘贞为南城侯,王莽时位绝。东汉复置南城县,后经各代至北齐废。该城依山傍水,地处要塞,既是南北交通的咽喉,也是东西交通的枢纽,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东周时期,南武城先后归属鲁、費、齐、楚等国。秦统一后,南武城的战略地位不复存在,但经济文化持续繁荣,是今鲁南苏北地区著名的城池。南武城山川形胜、人才辈出,是宗圣曾参,先贤曾皙、澹台灭明,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羊祜,书法家羊欣等人的故里。在《论语》、《鲁语》、《孔子家语》、《左传》、《战国策》、《竹书纪年》、《史记》、《后汉书》、《晋书》、《括地志》等典籍中,对南武城和在南武城发生的历史事件及相关的历史人物均有所记载。南武城的长期繁荣、兴盛留下了丰富的遗迹、遗物。2013年南武城故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武城为鲁国的战略后方基地,他的出现与当时鲁国的国力状况及面临的军事、政治形势有着密切联系。据《左传》等典籍记载,鲁国在春秋后期国势日衰,逐渐沦为中等国家,常常遭到东北方齐国的威慑侵略。从襄公十五年到襄公十八年,四年间齐国曾六次入侵鲁国的北部和西部,四次包围鲁国的城邑。在国内季武子、叔孙穆子、孟献子也完全操纵了鲁国的政治。鲁襄公十一年,三家三分公室,各领一军。公室不仅军赋被分割,而且还丧失了对军队的控制权。之后,季武子采取一系列措施,扩大季孙氏的势力,很快取代叔孙穆子执掌鲁国政权,并形成“叔出季处”的政治格局,即叔孙氏负责出使搞外交,季孙氏负责守国执政。为防备齐国的进一步入侵,也为制约正卿季孙氏势力的扩张,鲁国于襄公十九年(公元前554年)根据亚卿叔孙穆子的建议开始修建南武城。城址平面呈不规则圆形,周长约5295米,西、南两侧多以南城山、苍山的断崖为屏障,东、北两面及南城山顶部平缓处依地势筑墙,东西最大径约1600米,南北最大径约1530米,总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南武城除利用山险约1730米为城墙外,其余部分根据建筑材料和构筑方式分为石墙、石包墙和土筑墙,现存宽度1.5-42米之间,高度0.5-6.0米。石墙主要分布于南城山顶部外侧平缓的山脊地段,在苍山东端和南城山东北端山脊的上半部,也有小段分布,总长度约335米、宽约1.0-2.6米、残高约0.6-2.4米。石墙墙体直接砌于山脊外侧,仅存外墙而无内墙,外墙基本以条石筑起,墙面修凿平整,斜直墙壁。石包墙即夯土城墙的内外两侧用石块包砌而成,分布于苍山东端和南城山东北山脊的中下部。其中苍山段长约530米、宽约2.6-7.0米、残高约0.5-2.2米;南城山段长约450米、宽约2.5-5.0米、残高约0.8-2.4米。石包墙直接建在基岩之上,其外墙用规整条石砌筑,部分墙体下部为斜壁墙,上部为直壁,内墙以杂乱石块构筑,层层叠涩呈阶梯状。余为土墙,北起北武城村西山口西侧,南至南武城村南近山处,总长度约2250米,宽15-42米,残存高度1.0-6.0米。土墙夯土由粗砂土或黏土层层夯打而成,夯打坚硬,土墙内有成排、成层分布的木骨,纵向或横向放置,上下或左右间距不一。木骨已朽,但形成的圆洞犹存,部分洞内仍有灰痕。个别夯层层面显示出圆形、圜底夯窝,直径约十余厘米,为木棍夯打所留。


微信图片_20210302165349.jpg


  在苍山山脊下部的城墙南侧,现存一马面,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面积约180平方米,高约3米。马面由粗砂土夯打而成,北连城墙,其他三面用料石包砌。


  故城在南、北、东北三面各辟城门1座,门道宽7~15米,现北城门遗迹为民房覆压。城内除民房和水沟、池塘外,其他地面多为耕地。据考古调查得知,遗址内有大量建筑遗址,包括宫殿、街道、作坊、房舍等。宫殿区位于故城的中部,即今南武城村北的台地,台上有当时遗留下的陶质排水管道和筒瓦、板瓦、铺地方砖、瓦当等建筑残件,遍地皆是,琳琅满目。城内出土过许多完整器物,像铜剑、铜戈、铜镞、铜洗、瓦当等。1973年在今山东潍坊寒亭区望留镇麓台村出土了四件铜戈,其中一件援长13厘米,宽3厘米,内长8厘米,胡长6.5厘米,援略上扬,脊近上侧,内微上翘,援胡均有刃。内中有一横穿,胡部栏侧三穿。胡正面铸铭文“武城徒戈”。1989年,经山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另一件胡稍残,内正面铸铭文“武城戈”三字。1991年12月,在临朐县沂山乡刘家峪村发现一座战国墓,出土了铜剑、铜戈等器物,其中戈上铸有铭文“武城戈”。这三件铸有“武城”铭文的戈,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李学勤先生等认为是南武城铸造。战国时期的南武城归齐国管辖,是齐国军事重镇之一,齐威王曾说:“我的大臣中有位叫檀子的,派他镇守南城,楚国不敢来犯,泗水流域的十二个诸侯国都来朝贺。”由此可见南武城的重要性。


微信图片_20210302165354.jpg


  城址南面的苍山岩壁上有摩崖石刻,由于地处峰巅峭壁,石刻保护很好。共36字,分6行,全文为“琅琊太守郑□君所游处也,君爱山乐水,履仁怀智,良辰美景,遨而□焉,后生君子,揽而为适。”因此处难于登攀,石刻保护很好。清光绪《费县志》认为,石刻用骈语,字杂,篆体秀润,有著名书法家禇遂良的笔意,似唐代所刻。


  城址西面的富贵顶南侧峭壁上有摩崖造像,共三龛。一龛为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四月八日摩崖造像,龛高1.2米,宽1.35米,进深0.04米。雕有菩萨像7尊,天王像2尊。佛龛上方阴刻铭文16行,内容为“大宋国沂州费县和顺乡佛观山……沂州崇净寺此五尼囗囗刻吾诚,费县妙胜禅院尼姑囗囗诚等主持……建炎二年四月八日记”。现造像已残缺,石刻铭文亦较模糊。第二龛,位于第一龛右上方,龛高0.6米,宽0.3米。刻一坐式观音菩萨像,龛上部阴刻题记,内容为“费县和顺乡故县村……一村老小在山隐居避乱,发虔心刊镌观音菩萨一尊,永充供养。天会七年十一月初三日”。天会是金太宗的年号,天会七年即1129年。其三,在第一、二龛东南不远处的石壁上,造菩萨像1尊,现仅存轮廓,年代不详。前两龛造像虽仅距一年,但题记中的朝代年号不同,说明此地在1128年4月前属于南宋,次年十一月初已改属金朝。该摩崖石刻对研究宗教艺术、地方史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城址西、南两侧的山顶上有农民起义军营寨旧址。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居于南城山西麓吴庄村的王俊(又名王肖武)因官逼民反,聚众起义,号称“九山王”。曾劫获济宁往北京进贡的御衣,掀起反明抗清运动。义军最盛时发展到三万之众,后因清兵多次围剿失败,坚持斗争达13年之久。史学家称之为著名的江北农民起义代表,《辞海》有专条记载。蒲松龄《聊斋志异》有“九山王”一文,即指此事。?王肖武起义军营寨遗址主要在富贵顶和苍山,现山顶上残存着大片的房基、饮马槽、石臼、旗杆孔、石门遗迹等,面积约30000平方米。?


  富贵顶北面的透明崮有康成石室,为东汉经学家郑玄客居南城时所留。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市)人,黄巾起义时,曾避难于南城,并在此为《孝经》做注。宋乐史《寰宇记》载:“费县南城山西上可二里许,有石室,周回五丈,俗云郑康成注《孝经》于此。”郑玄在《孝经》序也说:“仆避难于南城山,栖迟岩石之下,念昔先人,余暇述夫子之志而注《孝经》。”石室为石灰岩溶洞,底面周长约20米,洞口门柱窝、墙基漕痕迹清晰可见。


  康成石室偏南为清虚玄宫遗址。清虚玄宫始建于年代不详,由于年久失修,该宫现破坏殆尽。遗址现存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重修玉皇宫碑刻一通,碑高1.8米,宽0.8米,厚0.3米,记载了当地人徐勋等四人带头捐资修复此宫的事宜。


  南武城故城东、西北两面是东周至北朝时期的墓葬群。主要包括苗庄、花峪庄、涝坡、水泉沟、土桥等几个墓地,也包括曾皙父子墓、澹台子墓等,是我县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墓葬群。墓葬有竖穴土坑墓、洞室墓、砖室墓、石椁墓等,曾出土大量陶器、铜器等随葬品。重要的墓葬有:


  曾皙墓:位于南武城故城东约200米处。该墓封土高6.5米,直径约20米,底部一周用条石垒砌,上部植有松树、槐树数株。曾晳,曾参之父,其父子均为孔子弟子。后汉王符《论侈葬》有“毕鄗之陵,周公非不忠;南城之墓,曾子非不孝”之语。曾参以孝著称,但简葬其父,历代传为佳话。据清光绪《费县志》载,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重修曾氏父子墓。嘉庆十三年(1808年),山东督粮道、著名金石学家孙星衍、费县知县郭志清立石碑一通,现此碑下落不明。1991年平邑县人民政府对其进行了维修,并立碑一通。2014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微信图片_20210302165339.jpg


  澹台灭明墓:位于南武城故城东约1500米处的祊河南岸。澹台灭明,字子羽,孔子弟子,春秋名士,鲁国武城人。该墓原占地约1亩,封土高7米,与曾皙墓东西相望。嘉庆十三年(1808年),山东督粮道、著名金石学家孙星衍为其立墓碑一通。1972年该墓被整为耕地,墓碑现已不存。


  曾参墓:位于南武城故城东约1800米处。曾参,14岁受业于孔子,著有影响后世的《大学》、《孝经》,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传人,后世尊其为宗圣曾子。清光绪《费县志》载:“莱芜侯(北宋封曾皙为莱芜侯)即葬武城,曾参未闻他徙,亦葬武城”。《费邑曾氏谱》云:“墓在武城之土桥”。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礼部咨复山东巡抚国泰,准设立宗圣曾子墓奉祀生1名,袭任与莱芜侯同。曾参墓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为平地,现为方形台地,南北、东西各约30米。1998年3月,当地党委、政府将曾参墓迁至曾皙墓东北50米处重建。现墓葬底部用条石垒砌,封土高3.5米,直径10米。


  墓群现已确认面积46万平方米,出土的重要文物有铜剑、铜戈等兵器及生活日用品铜镜、陶器等。铜镜是南武城故城出土文物的一大特色,数量多,种类齐全,制作工艺精巧,跨越年代久远。


微信图片_20210302165421.jpg


  发现的铜镜种类有星云纹镜、连弧铭文镜、四乳禽兽纹镜、四神及鸟兽博局纹镜、多乳禽兽纹镜、简化博局纹镜、变异四神镜、蝙蝠形柿蒂纹镜、直行铭文双夔镜、盘龙镜、环状乳神兽镜、变形四叶风鸟镜、兽纹镜、飞鸟镜、半圆方枚禽兽纹镜等。镜型全为圆型,除装饰各种禽兽外,乳钉纹、栉齿纹、锯齿纹、内向连弧纹、博局纹、蝙蝠形柿蒂纹非常普遍。饰铭文的铜镜也很多,常见的铭文有“位至三公”、“君宜高官”、“长宜子孙”等表达渴望富贵、长寿等愿望的吉祥语;也有“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内清以昭明,光象夫日月”等用于赠答的诗文句;还有的饰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戊亥”12地支及“尚方作镜真大巧,上有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等宗教内容的文字。部分铸有“尚方”铭文的铜镜,是官营手工业制造,铸造精良,纹饰清晰,线条简练流畅,铭文丰富。镜面多呈黑色,部分色黑似漆,光亮可鉴。众多铜镜的出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魏晋时期,南武城手工制造业发达、经济繁荣的历史事实。


微信图片_20210302165415.jpg


  南武城故城虽经2500多年的人世沧桑、风雨剥蚀和自然风化,但雄风犹存,是规模大、延续时间长、知名度高、文物遗存丰富的文化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相信随着考古和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必将得到进一步彰显。(资料来源于平邑县博物馆 )


临报融媒记者 刘跃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