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琅琊】千古绝唱:临沂大范庄遗址蛋壳陶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9-28





  名称:


  黑陶蛋壳镂孔高柄杯(简称“蛋壳陶”)


  年代:


  龙山文化(距今约4500年)


  出土时间:1973年4月


  出土地:


  临沂大范庄遗址(现存于市博物馆二楼、三楼)


  规格:


  高14.2cm,口径12.0cm


  材质:


  黑陶


  特点:


  轻薄


  不足0.2毫米的精致,黑如漆明如镜,声如罄硬如瓷……”大家对薄有着怎样的理解,是薄如钱唇?薄如蝉翼?它甚至不足0.2毫米。


  距今四千多年前,中国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时期,最质朴的材质邂逅了最巅峰的工艺技术,出土的数量极少的薄壁黑色陶杯,留下了千古绝唱…


  

GetAttachment.jpg


缘起:地球早期文明,古人杰作蛋壳陶


  地球早期的文明,正是被陶器散发出的质朴光泽所照耀着,龙山时代的黑色陶杯在彩陶世界中则更加与众不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一件陶器。


  它的器壁非常薄,口沿最薄之处不足0.2毫米,高约20厘米,它的重量仅为50克,镂空处的眼儿超级细小,这真是古人的杰作!


  蛋壳陶中最为漂亮的黑陶蛋壳镂孔高柄杯,因重量轻如蛋壳,故简称“蛋壳陶”。诞生于四千多年前的蛋壳陶杯,造型各不相同,薄胎成型,是世界最早使用快轮技术的典范,称得上是四千多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的制作……这是世界考古学界对龙山时代黑陶杯的赞誉。


  在市博物馆内,蛋壳陶器的馆藏量占到了全国的60%左右,仅1973年河东大范庄遗址就一次性出土了30件之多,它的分布在临沂是最多的,每一件都制作精致、颜色黑亮、光洁如新,轻盈得好像没有重量,再配上漆黑发亮的外表以及纤细均匀的弦纹装饰,堪称完美。


  据工作人员介绍,在临沂市博物馆现存馆藏中,有13件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极致的工艺,使得黑陶杯独步天下。人们曾试图用现代的技术手段还原其原始的工艺,但要再达到如此极致的薄度,却依然是难以企及,所以将之称为“陶器史上登峰造极的艺术品”并不是过誉之词。仅这一点,就值得每一位临沂人骄傲与自豪。


  用途:特定阶层垄断,属“礼器”(祭祀酒器)


  如此极致,想必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究竟是出于怎样的目的来加以制造的呢?如此精湛工艺的陶器,究竟是艺术品还是实用品呢?或许只有“礼器”才能合理地解释其神奇的存在。用规范化的系统与工艺水准达到极致的器物,来表现祭祀中的礼仪,这是权利与等级的诉求。


  据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蛋壳陶”是一种祭祀盛酒的高级礼器。龙山文化时代,陶器制作从随性走向严格的工艺程序,预示着人类社会新的秩序逐渐形成。


  在龙山文化的墓葬中,属于蛋壳陶的随葬品非常丰富,作为一种饮酒器具,它并不代表墓主人就是一位嗜酒的人,而是象征着死者生前拥有的财富和地位。酒在龙山文化时期绝对是一种奢侈品,在已经产生贫富分化、出现了特权阶级以后,产量稀少且造价昂贵的酒就成为特权阶级的专享品。据《后汉书·东夷传》载:“东夷率皆土著,喜饮酒歌舞。”回到四千多年前,“蛋壳陶”作为一种酒具,黑亮的高柄杯似乎也在证明着龙山文化时期的酿酒业或许已不再是初创阶段,此前应该还有着一段漫长的发明、发展过程。酒,其中蕴藏着创意的灵火,氤氲着智慧的芬芳,善饮的人自会从中得其真谛。从蛋壳高柄杯,我们已然看到了临沂史前酒文化的滥觞。


  工艺:件件包含信仰与尊崇


  蛋壳黑陶杯的神奇之处不在于它的用途,而在于它的制作。走近陶器,从陶器底部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快轮制作的痕迹,也恰好显示了它轮制的痕迹。黑陶蛋壳杯的质料全部是细泥质黑陶土,无任何杂质。它要用沉淀的细泥粉作坯,经过快速的轮制和手工分部位制作等若干程序,以高超的烧窑技术和火候控制,最终造出这杯小壁薄、结构复杂、表面抛光、黑亮细腻、造型美观的“蛋壳陶”。试想,如此薄壁的陶胎,制作时快速旋转,非常容易破碎,所以这类小型器皿,对制作设备的精密性与旋转时的稳定性,要求非常严格。由于至今并没有发现窑址,四千多年前这些动力设备,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呢?我们目前只能止步于想象。蛋壳陶质朴的材质是那个远古时期所能达到的极致了,器物的拉坯塑形,与成型之后的细密坚硬,窑炉的温度与烧制时间的把握……这所有的因素都决定着陶器的最终命运。


  “蛋壳陶”是我们先祖在远古制陶业中的代表作,可谓曲中之《大韶》,被誉为“四千年地球文明最精美的代表”。遗憾的是,或因工艺过高、技术太难,或因青铜器的兴起,或因历史未能明示的其他原因,“蛋壳陶”在龙山文化时闪亮登场,独领风骚1000年,至岳石文化时却倏忽不见了。


               临报融媒记者 刘跃


         (部分图文来自临沂市博物馆)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