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推内蒙古涉外经济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9-23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金融支持涉外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内蒙古自治区分局副局长张永春,经常项目管理处处长全江波、资本项目管理处处长胥晓武,介绍2021年前7个月金融助力涉外经济发展情况,并共同回答相关问题。


  张永春介绍,今年前7个月,内蒙古银行本外币涉外收付款总额166.10亿美元,同比增长44.59%,规模居近年同期高位。服务贸易收支6.27亿美元,同比增长12.97%。资本和金融账户收支56.33亿美元,同比增长119.86%。其中,直接投资收支36.17亿美元,同比增长49.64%,利用外资整体稳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保持理性。银行结售汇总额84.42亿美元,同比增长16.66%。


  精准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深入推进区域外汇金融市场发展与对外开放,为内蒙古涉外经济发展和向北开放桥头堡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前7个月,为1299家出口企业便利收汇34.17亿美元,指导银行为88家企业利用电子单证渠道办理贸易收付汇1.31亿美元;服务贸易项下对外支付税务备案核验业务384笔、金额5.57亿美元,惠及96家企业。


  扎实推动上调企业境外放款宏观审慎系数、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取消非投资性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境内股权投资限制等跨境投融资改革措施落地,支持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今年前7个月,境外直接投资流出2.42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流入5.08亿美元。


  助力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自2016年政策实施至今年一季度,累计借用外债50.64亿美元,外债加权平均利率低于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自治区畜牧、制造、能源等重点产业升级转型提供了有效资金支持。


  深化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允许跨国企业成员公司通过跨境资金池方式,在集团内实现本外币资金归集调剂,提高大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自治区"总部经济"发展。目前,全区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企业归集外债额度634.69亿美元、境外放款额度127.59亿美元,通过资金池业务为企业节约资金近5000万元。


  扩大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应用场景,以"区块链+跨境金融服务"为着力点,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银行风控难问题。目前已开通企业出口应收账款融资、信用信息授权查验、服务贸易税务备案电子化银行核验和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真实性审核四项业务场景,帮助40家出口企业融资2.48亿元,支持企业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结汇2.54亿元。


  建立专项政策辅导机制,对100余家贸易投资企业开展"一对一"跨境人民币政策辅导,提高市场主体的认知度。今年前7个月,新增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企业600余家。推进更高水平跨境人民币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指导商业银行为50家优质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办理业务233笔、金额20.23亿元。


  引导商业银行与毗邻俄蒙商业银行拓展账户行关系,畅通双边本币结算渠道,与俄蒙商业银行建立账户行关系已达57个,开立金融同业往来账户127个,对蒙账户已覆盖蒙方所有商业银行,对俄账户覆盖俄罗斯远东地区。今年前7个月,全区对蒙人民币跨境结算90.73亿元,同比增长32.42%,占全国对蒙人民币跨境结算的75.81%;全区对俄人民币跨境结算8.29亿元,占自治区对俄本外币结算的12.29%。


  丰富区域外汇市场参与主体和衍生品种类。全区具备结售汇业务资质的银行分支机构达992家,批复3家财务公司开展即期结售汇业务,全区外汇市场已经形成包括即期、远期、掉期和期权等较完备的基础产品体系,及多元化的市场参与主体,能够较好满足企业避险需求。


  培育企业风险中性理念。上半年在全区范围开展了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专项工作,通过差异化指导、银企对接、政策产品推介等形式,帮助企业主动适应汇率双向波动常态。今年前7个月,开展150次企业走访座谈,完成对100余家重点企业汇率避险辅导;全区远期结售汇签约额3.66亿美元,履约额1.49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5.5倍。


  下一步,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将继续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措施,着力提升外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质效,助力自治区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格局。精准落实便利化改革措施,积极争取贸易收支便利化等试点政策,并使之真正惠及自治区企业。进一步提升涉外金融服务水平,拓展地区金融外汇市场广度和深度,引导市场主体树立风险中性理念,鼓励企业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支持重点行业企业境外融资。持续推动在大宗商品贸易等重点领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币跨境使用,为自治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高效金融服务。(王佳)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