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蔬菜"助农兴农扶贫忙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6-28





LOCAL202006272130000367345793939.jpg

  金花在采摘黄瓜。齐浩男摄


  “跟着科普基地栽种绿色蔬菜,种子是免费的,蔬菜是回收的,现在种田再也不用看天吃饭,旱涝保丰收喽!”呼伦贝尔扎兰屯市达斡尔乡农户金花因家中里收入来源少,赡养老人、抚养孩子成本高,贫困户一直是她想摘却摘不掉的“帽子”。2018年,蒙之花田园的徐继霞找到她,不仅教授绿色蔬菜种植技术,还让她在农闲到种植基地打工。不到一年的光景,这名蒙古族妇女摘掉贫困户帽子的心愿就得以实现。


  助农、兴农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科技协会立足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定位,打造基层科协梯队,以开展“信息化”跟踪管理,创办“特色式”示范基地,实行“培训式”农技服务挖掘的基层“乡土人才”。跟踪指导、规范化生产、推广普及适用技术,在呼伦贝尔市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培训路径狭窄、技能接收不畅等问题。


  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科普工作服务成为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润滑剂”。“以智扶贫”不再是纸上谈兵,农技协联合体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升级、特色产业技术推广、农村科技人才素质提升、产业扶贫实训等实实在在的内容,正在为国贫旗县送去大型农业技术指导,增强贫困地区群众的科技意识和发展后劲。


  “以前当地农牧民种大田主要以玉米和大豆为主,产量没保障,效益还不高,”深耕十年设施农业的徐继霞指着大棚里绿油油的蔬菜向记者介绍着“太空育种”的来历。2012年,徐继霞通过呼伦贝尔市科协组织的培训了解到产量高、品种好的“太空育种”。“太空菜的种子真的上过太空,它所包含的维生素是一般菜品的3到17倍,又被称为‘浓缩食品’。”


  扎兰屯科协从2016年开始与中国航天神州绿鹏集团、深圳农科院合作开展太空蔬菜在高寒地区种植试验示范,与呼伦贝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及扎兰屯职业学院签订了技术支撑协议,经几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技术成果,对北方太空蔬菜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几年来,协会成功引进航丰1号黄瓜菜等蔬菜新品种,协会现有蔬菜专业合作社2家,家庭农场5个,保鲜库4个,产地蔬菜质量监测中心1个,推广有机蔬菜、芽苗菜等蔬菜新品种8个,辐射5个蔬菜种植合作社,30多个蔬菜种植专业户,推广栽培面积1000多亩。采取“协会+合作社+专业户”发展模式,协会成员年产蔬菜1000多吨,采取“田园直购、农超对接”等方式,把太空椒、太空黄瓜太空番茄、芽苗菜等蔬菜产品销往扎兰屯市区、阿荣旗等城区,实现产业收入100多万元。同时解决20多个农村富余剩余劳动力就业,人均增加劳务收入20000元以上。


LOCAL202006272130000494242666103.jpg

  姜传利在西瓜地里忙碌。齐浩男摄


  有了好的品种,好的市场,关键看农牧区的农业科技能不能跟得上。“种这个菜真是个技术活儿!”达斡尔族农民姜传利说,尤其是种植新品种更需要栽植、培育的技术含量。姜传利最为感念的是,自从自己栽种了新品种蔬菜。不论刮风下雨,但凡约好的时间呼伦贝尔科协的技术专家从来都会准时准点到田间地头讲课、辅导。姜传利说:“这些农业专家心里真是惦记着我们的生产生活!”


  农业技术上山下乡,流动科普走村串乡。2020年,呼伦贝尔市科协面向呼伦贝尔牧区、林区、农区延伸“智慧科普”服务手段,延续以年份为周期的科普主题年活动。


  “我们要大力弘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丰富基层科普服务供给,打造4支具备农牧林地域特点的草原科普轻骑兵队伍,深入基层开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和系列主题活动。”扎兰屯市科协主席辛财强告诉记者,“草原科普轻骑兵”就是要扩大科普工作的规模效应和社会影响,让示范引领的“样板间”效应激励所有草原上的科普人一同发扬蒙古马精神,以锐意进取,务实重行的工作理念团服务三农、造福人民。



  转自:人民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提振信心 释放潜力 市场明显回暖 提振信心 释放潜力 市场明显回暖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