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下活扶贫产业“一盘棋”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10-15





  “过去全家5口人卖力干,一年顶多也就种几十亩地,多说打1万斤粮,就了不得了。现在我一个人就能侍弄那260亩玉米地,亩产还翻了一倍呢。”大型免耕机、旋耕机、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让种了40年地的李英直呼省心又高效。


  李英是通辽市科左中旗代力吉镇后四井子嘎查建档立卡贫困户。从广种薄收到科学种田,他是全嘎查第一个用免追肥、免耕播种等先进技术的人。去年,种了260亩地,打了22万斤玉米,卖了16.5万元,创了嘎查历史单户打粮总产纪录。


  闲聊间,他给记者算起了去年全家的收入账:种1亩玉米的成本是415元,260亩玉米平均单产850斤,每斤卖了0.75元,年纯收入就是6.9万元;老伴儿卖了36只羊羔,纯收入2.2万元;儿子们打工拿回家4万元;加上各种补贴2.3万元,全家一年纯收入15.4万元。


  然而,3年前,后四井子嘎查的耕地多数是沙坨地,遇到大旱之年,农作物几乎颗粒不收。2013年到2017年连续5年干旱,造成大多数农牧民生产亏损、生活困难。


  2018年,后四井子嘎查“两委”班子抓住旗里产业扶贫政策机遇,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到720万元高效节水扶贫项目资金,打成35眼机电井,把6000亩靠天吃饭的低产田改造成旱涝保收的高产田。


  保灌田给后四井子农牧民吃下了定心丸,大家敢往地里投入了。去年,玉米单产大幅提升,亩产从过去的400斤增长到800斤以上,亩产达到1500斤的地块不在少数。同时,耕地无一撂荒,土地流转的价格也从每亩50到100元提高至150元到200元。这只是后四井子嘎查在特色扶贫产业“一盘棋”上落的其中“一子”。


  科左中旗地处中国黄金玉米带,后四井子嘎查在种植业上落下“一子”后,又瞄上了养殖业。科左中旗全旗肉牛存栏52万头,顺势起飞,后四井子嘎查将“第二子”落在了肉牛产业扶贫项目上,2017年-2018年共落实资金97万元,为45户贫困户购进基础母牛103头,并通过扶贫小额贷款支持扩大规模,带动嘎查肉牛产业发展。


  目前,全嘎查肉牛存栏从2013年510头增长到了2020年1550头,101户贫困户除18户常年外出打工外都养殖肉牛。养殖业已经成为农牧民脱贫增收的主渠道,并形成了种养结合的产业结构。


  种养殖业的“两子”成功后,2018年,这个嘎查在现代化耕种的上再落“一子”,当年,嘎查就成立了集体经济性质的农机合作社,争取旗里项目和社会帮扶资金55万元,购置了旋耕机等7台大型农机具,为全嘎查农牧民开展农机服务。


  “现在地里的活儿基本不用人工干。你给钱大机器啥都能干,从种到收一条龙服务。要是身体没毛病,伺候几百亩地,我干到70岁没啥事儿!”李英笑着说。


  据嘎查党支部书记陈七斤介绍,后四井子嘎查是通辽市22个深度贫困嘎查村之一,近年围绕玉米和肉牛两大特色扶贫产业蹚出了一条致富路,人均年纯收入从2013年的0.26万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1.65万元,增长了5.3倍,顺利退出贫困嘎查村序列。(马强马释宇)



  转自:内蒙古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