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双节点”价值、城市能级不断跃升……新发展格局重塑“青岛空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6-10





三年来,这座城市充分发挥“双节点”价值,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人、财、物循环流动更加自由,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城市能级不断跃升

新发展格局重塑“青岛空间”

格局决定成败。

正是在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之中,青岛不断地突破发展的天花板,有力重塑着城市的发展空间。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远谋划,也为城市在更高水平开放中、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在自身能级提升中,锚定了新的方位、明确了新的使命、带来了新的机遇。

以开放为天然基因禀赋和最大发展优势的青岛深知,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自然要更加奋发有为、勇担国家重任。

三年前的2018年6月,在青岛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在随后的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要求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正是这一重大的战略定位,让青岛在新发展格局中独特的“双节点”价值得以充分彰显:在“国内大循环”中,青岛既是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有着较强的经济、科技和产业实力,又是“北方第三城”、黄河流域的经济出海口,拥有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双节点”价值,在推动各类市场主体的资源要素流动、循环、联通中有着独特的枢纽作用。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青岛作为东向日韩、西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具有“联动陆海、互济东西”的“双节点”作用。

在“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殷殷嘱托下,三年来,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青岛,全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在胶东经济圈、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开放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胜势,城市的发展棋局焕然一新。

刘栋 摄

更卓越的开放气质

行走青岛,总是在不经意间被这座城市由内而外的开放气质所吸引。三年来,这份开放气质更加馥郁。

这份开放气质,在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穿梭来往的“齐鲁号”欧亚班列里。从这里启程的冷链专列,满载绿花菜、绿芦笋等农产品,15天即可到达俄罗斯莫斯科;从俄罗斯塔利奇发出的数千吨松木板材在这里卸下。

这份开放气质,在青岛港全球首个“氢+5G”智慧绿色码头里。偌大的码头,桥吊、高速轨道吊、导引车等自动化机器生产作业行云流水,重达数十吨的集装箱被精准投放,即将运往全国各地。

这份开放气质,在热闹喧嚣的城市新商业体里。6月3日,山东首家国人市内免税店中服青岛免税店在市南区海航万邦中心开门纳客;距离这里不到两公里的山东路9号,王府井城市奥特莱斯正在火热建设中,顶级消费资源的注入让青岛与国际消费市场进一步接轨。

直观的统计数据,也印证了这份开放气质的感染力。2020年,青岛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第2位;进出口6407亿元、增长8.2%;实际使用外资405.9亿元,位列全国城市第6位。

要“量”更要“质”,是青岛三年来更高水平开放的真实写照。

开放,就是在更大空间中优化配置资源。深谙此意的青岛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第一战场”,发起“双招双引”攻势,资本项目人才纷至沓来。

今年3月,青岛以10个项目、总投资24.6亿美元的签约额,成为山东重点外商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签约总投资额最多的城市,凸显龙头作用。其中不乏青岛引进的首个世界500强总部日本欧力士平台总部项目这样的“大块头”。

这只是跨国公司投资青岛的一个缩影。青岛利用外资投资结构的积极变化,为这座城市的开放气质增添了新的活力。

从2020年实际使用外资来看,服务业增长9.9%,房地产业下降33.9%,171个新批高技术产业项目增长44.6%。大项目凸显了强大的拉动力,全市新批过亿美元项目74个;增资过千万美元项目61个;新引进世界500强签约、投资项目25个。

“十四五”开局,扎实推进中的“项目落地年”让青岛在“双循环”中的连接能级再度攀升。今年前4个月,青岛市实际使用外资21.8亿美元,同比增长32.4%,占全国总量的3.7%,占全省总量的31.4%。其中,日韩实际外资8734万美元,同比增长86.62%。

开放,就是在更大的范围寻找合作者。建设“创业之城”的青岛,正在全球寻找“城市合伙人”。2020年,青岛引进集聚各类人才25万人,资金投入规模、引才数量和受益人数均再创历史新高,青岛市也再次入选“2020中国最佳引才城市”榜单。

站上开放发展新风口的青岛,开放气质愈发凸显,正在形成吸引高质量资源和高水平人才的“强磁场”。

更鲜明的开放品格

在青岛自贸片区前湾保税港区附近,坐落着一座门口飘扬着各国旗帜的白色圆形建筑,这是2020年8月启用的中日韩消费专区电商体验中心,这里以“前店后仓”的“跨境电商+新零售”创新模式,吸引了天猫国际、唯品会、京东等近150家产业链企业入驻,市民可在此进行全年不超过26000元的免关税消费,享受新发展格局带来的红利。

一季度,中心跨境电商外贸进出口额完成34.2亿元,占全市的84.2%。不远处,项目还在快速成长,12万平方米的产业园配套服务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着。

这是青岛在更高水平开放的道路上不断创新、加速奔跑的一个缩影。开放、创新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城市品格,深深地烙印在城市发展脉络中。

三年间,青岛不断探索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努力在制度创新先行先试中积累新经验。

重大平台是更高水平开放的“试验田”。成立不到两年,青岛自贸片区涌现出一批因推动口岸营商环境制度创新而激活发展潜力的案例。首创“货物储运状态分类监管”模式,成为山东省唯一通过国务院联席会议的创新案例,首创生物样本进口“清单式”监管模式,助力海洋基因检测行业垂直崛起;首创出口成品油“云计重”快速鉴定新模式,实现“零待时、无接触”远程计量……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让企业享受到开放红利,还为这座城市不断吸纳高端资源。

今年初,世界500强企业碧辟向青岛抛出橄榄枝,与山东港口国际贸易集团青岛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4亿元建设碧辟能源贸易项目,基于青岛自贸片区在全国首创的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新模式,拟打造辐射山东乃至周边省份的“原油贸易超市”。青岛自贸片区在全国首创原油进口“先放后检”模式,经海关总署向全国推广,吸引英国石油、俄罗斯石油、荷兰壳牌等原油巨头业务布局青岛。

过去一年,青岛自贸片区拿出了一份亮眼的制度创新成绩单,106项试点任务已实施98项,3项创新举措获国家部委备案。

胶州湾畔,上合示范区与青岛自贸片区次第隆起、连片成势、渐成峰峦,也正在加快迈进制度创新的步伐,在今年将推出30项制度创新举措,力争建设成与上合组织国家相关地方间双向投资贸易制度创新的试验区。

RCEP的签署,进一步凸显了青岛的“双节点”价值。这一机遇青岛自然不会放过。打造青岛RCEP地方经贸合作先行区,今年4月,青岛和国家贸促会共同举办了RCEP经贸合作高层论坛,发布了《青岛倡议》,全力推动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建设,以邮轮、港区为核心,打造高能级服务平台,争取过渡性条款先行先试,抢占先发优势。

发展外贸新模式,青岛还先后获批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企业对企业直接出口、出口海外仓等“五项试点”,在一步一个脚印中推动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

在新发展格局下,对于任何一座城市来说,高水平开放永远在路上,慢进就是退。去年10月,青岛以唯恐失之交臂的紧迫感推出了《关于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青岛今后一个时期开放发展的目标、路径、打法作出了顶层设计,从人、财、物和营商环境四个维度发力推动优质资源互动耦合、价值倍增。

面向未来,更鲜明的开放品格,将成为青岛在新发展格局中担当更大作为、承载更强使命的底气。

更厚重的开放优势

世界银行和IHS Markit日前发布2020年全球集装箱港口绩效指数(CPPI)。在全球351个港口中,青岛港成为世界集装箱2000万标准箱俱乐部中唯一入选指数前三的港口。这意味着,在全球循环的物流体系中,青岛港无论在体量还是效率上,都锻造出相当的竞争优势。

在新发展格局下,青岛发起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和经略海洋等攻势,以全新的打法推动物流、金融、海洋科技创新等覆盖青岛开放优势要素的产业生态急速成长,进一步增厚这座城市的开放优势。

得天独厚的沿海区位是青岛发展物流业的天然优势。

作为全国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目前,全国共落地了45个国家物流枢纽,青岛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三型叠加国家物流枢纽也是功能最完备的城市。屡屡被委以重任的背后,是青岛奋力拓展的全球物流“联系网”——

在海上,从青岛港口延伸出去的170多条海上航线,连接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每年“吞吐”超过6亿吨货物和超过2100万标准箱;在陆上,仅今年一季度,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共发运“齐鲁号”欧亚班列156列、1.3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10.8%和130.1%;在空中,青岛机场开通203条定期航线,通航国内97个城市和国际(地区)29个城市,每周航班密度约3600架次,每年运送旅客超过2500万人次,其中出入境客流量超过400万人次……

以青岛为战略支点,一张海港、陆港、空港三位一体,“东接日韩、西联上合欧洲、南通东盟南亚、北达蒙俄”的网络已然形成。

金融业常被视为开放的深水区,也是衡量开放水平的重要标尺。依托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优势,青岛正在加速建设全球创投风投中心,努力成长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完备的金融高地。

一个个先行先试的场景,映照了青岛在金融开放领域勇立潮头的身影。今年初,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同意在青岛开展QDLP对外投资试点业务,试点额度为30亿美元;2019年,中国证监会核准设立山东港信期货有限公司,是证监会20多年以来首次“开闸”批准设立的法人期货公司。

金融新业态在这里频繁涌现,4张含金量十足的法人金融机构牌照在半年内落户青岛:光大理财获批全国首家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青岛意才成为全国首家获得基金销售牌照的外资银行子公司;青银理财成为长江以北地区首家、全国第六家获批的城市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兴华公募基金填补了山东省法人公募基金业态空白。

开放的环境、政策的合力形成了巨大磁场,截至2020年底,青岛外资金融机构达到35家,包括17家外资银行、17家外资保险公司及1家外商独资专业财富管理公司,其中外资银行数量位居全国第6位。

持续提升青岛在全球海洋城市网络中的能级,塑成有竞争力的海洋产业生态,厚积海洋创新优势。在青岛,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等顶尖创新平台进入快速发展期,对这座城市海洋创新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以蛟龙、海龙和潜龙为代表的系列大洋深潜装备体系在青岛实现了“三龙聚首”;先进科考船相继入列;万米级水下滑翔机首次突破水下8000米持续观测世界纪录;“十三五”期间,青岛累计建成各类企业海外研发中心48家、海外联合实验室5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9家。

带有青岛基因的开放要素渐成生态,为这座城市向更高能级开放起跳构筑堡垒。

更积极的开放作为

2020年8月8日,沿黄九省区省会城市、胶东经济圈五市齐聚黄海之滨,共同发起2020·青岛·东西互济陆海联动合作倡议。

这是青岛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又一个重要时刻。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中,青岛再次主动出击、担当作为,擎起半岛城市群的龙头,推动打造黄河流域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为加快打造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启动了新引擎。

青岛深知,承担这份使命,靠的不是一己之力,而要联动更强大的区域一体化力量,携手兄弟城市,以区域“可循环”撬动“大循环”。

2020年1月,山东省印发《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启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的实质性进程。

开局之年,五市联手取得多重突破,成立30多个联盟,签署40多个合作协议,发起设立1000亿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基础设施投资基金。一体化的初衷,就是打破壁垒,实现区域内循环畅通。去年以来,胶东五市网上户口迁移、居民身份证异地办理、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机动车驾驶证异地申领、住院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等事项已全部实现。

今年,伴随着即将出台的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的成型,在前期充分展现一体化想象力的基础上,胶东五市需要释放更加务实高效的行动力,通过区域先行先试、重点项目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等,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打通胶东半岛的循环脉络。

以开放的思维方式,探索开放路径,打破点线式国际合作模式,青岛正在自我解构,搭建“畅通循环”的平台,布局集聚资源的“磁石”。

一年多以来,以平台思维搭建的韩国、日本、德国、以色列、上合组织、央企、人工智能等7家“国际客厅”相继投入使用,项目扎堆落地对开拓中国市场充满信心。这就像一个个开放的“超级市场”,推动全世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在青岛集聚耦合,更好地服务全省全国开放发展大局。

以盛会为媒,即便是在全球疫情的特殊环境下,来自各路一流资源依然纷纷选择将青岛作为平台,共同探讨于变局中开新局。

连续举办三届的全球创投风投大会、连续六年开启的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亚布力全球企业家峰会、中欧企业家峰会青岛论坛、科协年会、中国企业改革50人论坛等,都已成为见证和推动行业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

刚刚落幕的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二届大会,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2880位嘉宾汇聚一堂,在青岛为全人类健康福祉发声。这是对这座城市综合实力、一流服务的肯定,与会嘉宾纷纷表示大会“选对了地方”。

下个月,第二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也将如期而至,这座开放之城,将再度搭建起跨国公司与政界、学界的对话平台,凝聚中国与跨国公司共同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广泛共识。

站在未来看现在,青岛在规划“十四五”时期城市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时,将“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节点”作为开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新征程的首个章节,系统谋划了塑造更高水平开放新优势的路径。

黄海滨碧波万顷,胶州湾风云激荡。在“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指引下,青岛正在以更加积极有为的开放担当,主动服务国家大局,承担起新发展格局中的使命,勇逐时代巨浪,擘画更加波澜壮阔的未来。



  转自: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光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