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生态环境管理有了“工具书”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8-06





8月5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对日前市政府发布的《青岛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行解读。《方案》从生态环境要素现状出发,划定全市生态保护红线及生态空间、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建立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其中划定146个陆域、63个海域环境管控单元,为青岛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画好框子定好规则,并将全力推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实施应用。

2a020c5b-ac95-4aa0-8b64-11f5b8dfb9d1.png

全市划定209个陆海环境管控单元

所谓“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围绕着青岛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宜居宜业品质湾区城市,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构建“一湾两翼、三山一原、一轴多廊”的生态空间格局,建设“天蓝、地绿、海碧、水清、土净”美丽青岛的总体目标,《方案》中提出生态环境建设2025、2035年的主要目标,并将其拆分细化归类到生态保护红线及生态空间、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三个环境维度的具体目标,精细“画框子”,划定了生态、大气、水、土壤环境管控分区,提出了能源、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岸线资源利用上线,在全市划定了209个陆海环境管控单元,实施分类管控,既达到了生态管控目的,又为青岛市绿色发展预留了生态空间。

结合区域特点和功能定位,衔接“三线”成果,《方案》统筹划定陆域和海域环境管控单元,建立“1+146+63”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体系,即1个市级生态环境总体准入清单,146个陆域环境管控单元和63个海域环境管控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青岛市环境管控单元划分为优先保护、重点管控和一般管控三类,针对不同单元提出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这将成为我市生态环境空间管理的工具书,也是推进区域和规划环评落地、完善国土空间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抓手。

青岛因海而兴,近海海域面积达12200平方公里,海岛120个,海湾49个。“我们在方案编制中突出了海洋的生态保护,通过‘三线一单’的底线约束和绿色引领,推动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市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处处长季先锋表示,《方案》注重把握好“两个关系”,一个是发展与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一个是妥善做好“三线一单”与各类规划的衔接,确保“三线一单”和各类既有规划、在编规划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与环评共同构建新的环境准入体系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出台后重在实施应用。“在‘六位一体’生态环境管理体系中,‘三线一单’位于龙头地位,其对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排污许可等管理工作起到宏观指导作用。”季先锋介绍,“三线一单”将为生态保护和监督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可以说是生态环境部门和各个部门进行衔接的集成包。

从支撑政府部门综合决策角度来说,“三线一单”是环境交底。“三线一单”确定的生态、水、大气、土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管控要求,可作为区域生态环境准入和区域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成为地方政府、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主体开展政策制定、规划编制、区域开发、项目建设等工作的生态环境管理工具手册。使用部门可根据所属管控单元准入清单内容和青岛市总体准入清单内容逐项进行符合性分析,综合判断确定该区域准入条件或项目引进可行性。

“‘三线一单’与规划环评、项目环评都强化生态环保源头防控,三者将共同构建新的环境准入体系,但他们的管控层面与空间尺度不同。”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昊伦表示,“三线一单”是“画框子、定规则”,站在全市层面从宏观角度提出方向性的要求,将环境准入管理向决策源头进一步延伸,让环境准入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衔接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评,在区域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城镇建设、重大项目选址和审批时,将“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作为重要依据,符合管控要求的给予批准,不符合管控要求的及时优化调整,调整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原则上不予批准,从严把好生态环境准入关。

此外,《方案》实施将推动生态环境精准施策和规范产业园区监督管理。将“三线一单”管控成果作为改善环境质量、实施生态修复、防控环境风险的重要依据,围绕实现环境质量约束性考核目标,加快治理水、大气、土壤环境污染,组织开展优先保护单元生态保护修复。利用“三线一单”管控成果,规范和引导开发建设行为,将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快建设完善环保基础设施,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能力,着力防范产业园区生态环境风险,全面推动产业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转自:青岛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