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招聘聘任制公务员11年:引入市场机制 最高薪资从17万升至65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4-25





  “有编制,最高年薪65万元,100人!”日前,四川省委组织部及成都、攀枝花、泸州、德阳、绵阳、内江、乐山、宜宾、巴中、雅安、眉山、资阳、阿坝、甘孜等14个市(州)集中发布了2023年聘任制公务员招聘公告。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4月23日,在2023年绵阳市公开招聘聘任制公务员新闻发布会上,绵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涛表示,此次绵阳市发布招聘岗位12个,是全省市州中招聘人数中最多的,最高年薪可达50万元,这也是绵阳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聘任制公务员。


  聘任制公务员并非新生事物,早在2012年,四川首批4名聘任制公务员在达州宣汉签约上岗。从那时算起,四川聘任制公务员已走过11个年头。


  11年来,四川聘任制公务员的“待遇”如何?哪些职位可拿高薪?聘任队伍规模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


  年薪逐渐增高


  最高年薪从17万元升至65万元


  四川聘任制公务员从达州市宣汉县开始。2012年5月,宣汉县4名聘任制公务员正式签订聘用合同。据公开报道显示,当年,4人从532人中层层选拔,脱颖而出,合同期3年,实行“基本年薪+年度奖金”。其中基本年薪为10万元-12万元,如加上5万元的年度优秀奖,最高可达17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当时,17万元年薪比宣汉县县长的工资还高,这在全国引起了轰动。


  短短两年后,四川聘任制公务员的最高年薪已上涨至41万元。2014年,四川在遂宁市开展市级层面聘任制公务员试点,并确定聘任制公务员职位设置最高年薪41万元。


  从近3年数据来看,2021年,四川聘任制公务员的最高年薪可达50万元,职位是德阳市天府旌城管委会总规划师、眉山市东坡区财政局高级金融风险管理师。


  2022年,四川聘任制公务员的最高年薪比2021年的50万元进一步提高,最高可达60万元,均来自泸州市古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职位分别为高级规划主管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高级职员。


  此次全省14个市(州)共计划招聘100人,最高年薪可达65万元的职位依然来自古蔺县,分别为古蔺县国有资产和金融工作局国有资本运营管理高级总监、古蔺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项目建设高级主管两个职位。


  如何定薪资?


  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导向


  四川聘任制公务员的薪资为何上涨这么快?


  据公开报道显示,与最初宣汉县明码标价招聘聘任制公务员不同,遂宁选择“人才和用人单位协商确定”,薪酬引入市场机制,由双方谈判定结果。


  收入是个敏感话题。时任遂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人社局局长成斌当时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聘任制公务员的待遇远高于委任制公务员,这种对于待遇的突破,边界多少为好?这个度如何把握?我们只定薪酬原则,具体多少,让用人单位与应聘者进行协商,再将结果报给组织和人社部门,我们综合权衡是否合适。”


  要拿到高薪不容易。以2020年为例,年薪最高的是四川省商务厅(四川自贸办)国际营商环境研究员,最高可达46万元(含税),学历要求是国际贸易、金融经济等相关方面的博士,要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英文能力,并有相关研究成果者优先。


  在此次招聘聘任制公务员中,绵阳是“大户”,也拿出了最高年薪50万元的高薪。


  这份薪资的确定标准是什么?刘涛说,聘任制公务员的薪酬待遇,主要是综合考虑市场同类人员和本单位其他公务员工资水平等因素,由招聘单位与拟聘人员协商确定,能大幅度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导向作用,充分调动干事创业的激情。


  规模总体扩大


  从最初4人扩展到上百人


  聘任制公务员聘用期满后将何去何从?


  2017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的《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规定(试行)》正式施行,明确聘任制公务员可续聘,可转为委任制公务员。在“何去何从”的问题有了答案后,四川聘任制公务员的总体规模也在逐渐扩大。


  2020年,四川各级机关面向社会公开招聘79名聘任制公务员。这是《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规定(试行)》实施以来,四川首次启动这项工作,且是省市联动、量多面宽,是一次创新性尝试。


  2021年,四川招聘聘任制公务员75名。2022年规模进一步扩大,共有137家单位拿出144个职位参与招聘。此次,四川14个市(州)共计划招聘100人。


  11年来,从最初宣汉县的4名到如今扩大到100名,四川聘任制公务员的数量在不断扩大。


  哪些人能成为聘任制公务员?记者梳理发现,聘任制公务员的专业性较强,岗位指向性明确。例如,2021年的岗位关键词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决战脱贫攻坚”“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等。2023年提到有工程管理、城乡规划、生态环境、文化旅游、机械制造、医疗卫生、经济金融、智慧城市、智能制造、大数据、现代物流产业等“热门”和“高精尖缺”关键领域。(记者 刘秋凤 杨芮雯 王祥龙 周洪攀)


  转自:华西都市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