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成都)木材集散中心成立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9-26





  9月6日下午,中欧班列(成都)国际木材集散中心揭牌仪式在青白江国际木材交易中心成功举行,标志着成都国际铁路港依托中欧班列国际物流通道优势开创的“蓉欧枢纽+园区”合作模式落地。

zhongobanlie
(资料图片 来源互联网)

  “蓉欧枢纽+园区”合作模式是中欧班列(成都)同园区运营方合作,共同搭建的物流、贸易、金融一体化服务平台,针对园区发展提供定制化服务,构建中欧班列融入本地贸易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蓉欧枢纽+园区”合作模式,将搭建更有深度的运贸一体化服务平台,发挥中欧班列(成都)快捷的国际物流通道优势,为园区内众多中小企业提供成本更低、时效更快的国际物流解决方案,并依托中欧班列(成都)运营平台,为客户提供上下游采购分销渠道,搭建交易平台,提供配套金融服务。


  下一步,“蓉欧枢纽+园区”合作模式还将进一步复制推广至市内和省内各大区县相关贸易、产业园区,助力全省对外经贸,提升产业层级,推动全省共享蓉欧国际枢纽建设发展成果。


  揭牌仪式上,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阿坝州岷江造林局签订“中欧班列(木材定制班列)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就发挥中欧班列(成都)国际物流通道优势,围绕青白江政府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木材相关临港产业,共同建设全国最大的中欧班列木材集散中心明确了具体合作事项。


  此次与阿坝州岷江造林局的合作,将直接惠及青白江木材交易中心现有入驻的320余家木材贸易企业。该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今年该木材市场的交易量达到180万立方米,交易额达到30多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40%左右。明年木材及木制品交易额预计将达到40多亿元。


  随着俄罗斯木材通过中欧班列(成都)进入市场,也让交易中心的辐射面除了云、贵、川以外,还多了宁夏、甘肃、内蒙古、西藏等地。


  以前在满州里和绥芬河做木材生意的木材商人赵健,客户主要分布在广东、上海、江浙等沿海地区。随着中欧班列俄罗斯专线的开通和国际木材集散中心的成立,他瞄准了西南市场,计划每年发往成都木材货物3亿元。


  8月2日,满载着1742吨俄罗斯进口木材开往成都的“中欧班列”,从俄罗斯远东地区哈巴罗夫斯克口岸站缓缓驶入中国绥芬河口岸站,开往成都国际铁路港。这是该站接入到达国内的第一列中欧回程班列,也标志着成都木材班列继满洲里、二连浩特、阿拉山口后的第四个木材口岸通道开通。


  从今年3月开始启动木材定制化班列,成都港投集团就尝试为客户提供物流、贸易、金融、仓储一体的运贸一体化模式的服务,受到越来越多企业欢迎。随着中欧班列(成都)木材运贸一体化定制化班列开行,源源不断地把俄罗斯的松木运抵成都,为成都进口俄罗斯木材带来了新途径。


  据悉,四川的建筑业和家具制造业发达,对木材尤其是进口木材的需求量很大。通过中欧班列,俄罗斯木材正在悄悄影响着四川的木材市场。不仅可以丰富四川的木材品种,还将帮客户降低运输成本。运输时间较原来减少一个月以上,成本较原来减少20%左右。


  截至9月6日,中欧班列(成都)木材定制班列累计开行100列,累计实现外贸额1.2亿人民币。(刘红霞)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四川成都:“集拼集运”打通中欧班列冷链运输新通道

    四川成都:“集拼集运”打通中欧班列冷链运输新通道

    成都作为全国首个通过国际铁路运输方式直接进口欧洲肉类的口岸,目前已通过中欧班列(成都)和“蓉欧+”海铁联运两种方式开展27批次共计658吨肉类进口。
    2018-09-04
  • 四川成都:“深耕”中欧班列 “放大”通道红利

    四川成都:“深耕”中欧班列 “放大”通道红利

    从最初的“一条线”,到现在的“一张网”,累计开行逾2300列的中欧班列(成都),不断扩大经贸交往,持续释放通道红利,造福沿线城市人民,已成为国内开行数量最多、开行最稳定、开行效率最高的中欧班列之一。
    2018-09-11
  • 成都高新区力促新经济步入创新“无人区”

    作为我国西部地区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正处于新旧动能的转换当中,不断涌现出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为代表的新经济,并且逐渐演化形成一片看得见的“新大陆”。
    2017-03-22
  • 成都绘就千亿会展产业版图

    日前,记者从成都博览局获悉,2月20日,成都市政府正式批复《成都市会展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成都会展业总收入将突破千亿元。
    2017-04-10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