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造船核心竞争力 山东船舶工业发力智能制造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6-14





  近日,山东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组织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参加了“走进上海交通大学”活动。在活动中,青岛北船重工与上海交大签订合作协议,就船舶分段智能涂装车间智能化建设达成合作意向。作为造船大省的山东,频频发力智能制造,意欲何为?

chuanbogongye
(资料图片 来源互联网)

  加强合作 紧抓智能化机遇


  近年来,山东省重点船企将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快速提升船舶建造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和资源能源消耗作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紧抓智能化建造机遇的道路上不断加快追赶先进的步伐。


  去年6月,青岛北船重工牵头与上海交大、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重庆长江涂装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四方共同签署船舶分段智能涂装车间科研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就船舶分段阶段结构面、非结构面的智能涂装技术研究展开合作,充分发挥产学研用一体化优势,推广智能涂装技术在船舶工业领域的应用,以填补国内船舶涂装领域智能技术的空白。


  为提高整体生产效率,缩小与日韩等国际先进船厂的差距,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所(以下简称“中船集团十一所”)签订了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合作协议,在广泛引进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网络—实体”融合架构,以智能制造技术为纽带,实现生产过程各环节智能化,争取达到产品优质化、管理精细化、服务高效化。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凭借其强大的研发能力,联合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及中集控股海外知名设计公司挪威BE公司和瑞典BT公司,形成中欧互动的研发创新格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海工装备的整体性能,对接支持智能制造,实现从设计到生产环节的智能化贯通,构建了“以平台造平台”的体系。


  山东省国防科工办也与中船集团十一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着力提高山东省船企的智能化水平。根据山东省国防科工办与中船集团十一所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该所将为山东省重点船企提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领域的咨询服务与技术支撑,研究成果优先在山东省企业示范应用,并给予山东省企业在技术和产品方面的优惠政策。山东省国防科工办还将与该所建立联络沟通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船舶工业发展座谈研讨活动,集思广益,解决山东省船企在智能制造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山东省国防科工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智能化建造为抓手,山东省将推动重点船企逐步建立起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生产设施和管理体系。通过提高船企的智能化建造水平,为建立现代造船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船舶行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夯实基础。


  效果显现 打造智能装备山东品牌


  山东发力智能造船的效果正逐步显现。去年6月3日,由中船重工武船集团总承包的挪威海上渔场项目——挪威海上渔场养鱼平台,在位于青岛黄岛区的武船集团北船海工公司顺利交付。据武船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集挪威先进养殖技术、现代化环保养殖理念和世界顶端海工设计于一身,项目配备了全球最先进的三文鱼智能养殖系统、自动化保障系统和高端深海运营管理系统及对应子系统。


  挪威海上渔场养鱼平台在研发、建造过程中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创新,填补了国内海工行业的多项科研和施工空白。养鱼平台的旋转门系统,能够实现智能化渔网清洗、活鱼自动驱赶和捕捉、底部死鱼收集、防虱等渔场主要功能。


  业内专家指出,武船集团交付的挪威海上渔场养鱼平台项目,是海上养殖的“划时代”装备,将推动渔业养殖从近海养殖向深海养殖加速转变,从网箱式养殖向大型装备式养殖加速转变,从传统人工式养殖向自动化智能化养殖加速转变。


  今年5月23日,中集集团旗下中集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与挪威NordlaksHavfarm AS公司在烟台中集来福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建造新一代“Havfarm”系列工船。此举标志着中集来福士逐步实现从设备采购到装备建造,从深水网箱到养殖工船等业务的延伸,在挪威渔业的整体布局也进一步深化,也意味着“烟台造”最大最先进的深水养殖工船走出国门,进军深远海渔业。中集来福士表示,将打造中国智能海洋渔业装备,拉动中国乃至全球海洋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今年5月15日,巴西国家石油公司FPSO P67工程也在青岛成功交付,该装置排水量是“辽宁号”航母的5倍,是目前国内承接的工程量最大、最复杂、技术要求最高的海上“超级工程”。在P67的建造过程中,海油工程进行了120多项技术和工艺创新,以焊接检验为例,技术团队成功克服了PAUT (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在小径管和不锈钢材料上的应用难题,将该技术应用到1寸不锈钢小管焊口的质量检测中,实现了在国内海洋船舶工程领域的首次应用,提升检验效率近十倍。


  山东省国防科工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山东省船舶行业智能制造已经上路,但是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仍然还有很大的差距,要想深入推进还面临不少困难,主要表现在产业层次不高,地区行业企业间发展不平衡,数字化、信息化、精益化等智能制造基础薄弱,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受制于人,智能制造新模式成熟度和普及度不高,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供给能力不足,跨界融合智能制造人才不足等方面。


  出台政策 加快转型补短板


  为了进一步补齐智能制造方面的“短板”,缩短与国内外智能制造先进水平的差距,一方面,山东省船企通过加强与“外脑”的合作,提升智能化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山东省也积极出台各种政策,并提供专项资金扶植,着力提高企业的智能化发展水平。


  2017年,山东省出台的《关于山东省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就提出大力推进生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变革,加快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中间产品智能制造步伐。获国家“白名单”造船企业全面建立精益制造体系,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建成一批智能车间、智能仓库和智能生产线。大中型企业资源计划(ERP)普及率和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均达到97%,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达到90%。


  该实施意见要求,将智能制造作为山东省船舶工业强化管理、降本增效、提高产品质量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以及配套设备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应用。以智能焊接技术、涂装、安装为突破口,加快智能制造装备发展,建立省内造船企业智能制造项目库。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建设智能制造规范标准体系,构筑工业互联网基础,打造智能制造人才队伍,逐步推进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实现山东省智能制造的全方位发展。重点实施船舶中间产品智能制造,研发应用智能涂装、智能管子加工、三维数控弯板技术、工艺、设备,建设大数据融合的智能车间/工厂示范并形成标准体系,以构建全面推进船舶及配套设备设计、制造、管理、维护、检验等全流程的智能化完整管理体系。


  《关于山东省船舶工业深化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要求,构筑中国船舶制造知名品牌。为提升产品质量,要运用模拟仿真和“工业仿真云”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关键技术与产品的设计能力;采用自动化、智能化装备,提高关键零部件和整体产品的制造;丰富检验手段,规范验收标准,确保不合格品检出率;运用质量信息平台技术,强化过程归零管理,实现全程动态控制。


  为了激发山东省船企推进智能制造的积极性,2017年,山东省国防科工办与山东省财政厅在军民结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明确提出支持船舶智能制造。


  山东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主任靖士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对传统造船业进行“互联网+”的升级改造和网络融合。同时,打造中国船舶制造知名品牌,实施品牌战略,推动山东省高技术船舶和高端深海工程装备领域的优势产品向知名品牌全面拓展,树立“好船山东”品牌良好形象。(记者 甘琛)


  转自:中国水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山东勾画船舶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路线图

    山东勾画船舶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路线图

    山东省将坚持“稳增长、去产能、补短板、降成本、调结构、提质量、强品牌”的总体思路,到2020年建成规模实力雄厚、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结构优化的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工业体系,经济效益保持国内前列。
    2017-09-06
  • 山东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山东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记者从山东省商务厅了解到,去年以来,山东紧抓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建设机遇,以托盘标准化带动物流标准化水平提升,进一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2017-03-21
  • 连续三年山东聊城绿色食品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聊城2016年粮食总产达到62亿公斤,实现“十四连丰”;瓜菜菌总产1702万吨,肉蛋奶总产197万吨,均保持全省前列;新增规模以上龙头企业27家、专业合作社1379家、家庭农场308家;新增“三品一标”210个,其中绿色食品174个,连续...
    2017-03-21
  • 山东省打造“就业扶贫车间”升级版

    日前,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力度的通知》,推进“就业扶贫车间”升级建设,分类分批打造“精品车间”。
    2017-03-21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