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新区:创新创业升级新样本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10-10





  近日,2018年“创客中国”军民融合专题赛全国总决赛在青岛高新区举行。青岛高新区管委副主任肖焰恒在发言时表示:“大赛进一步激发青岛高新区创新潜力,集聚创业资源,营造‘双创’氛围,促进‘双创’升级。”


  从平台载体的集群化,到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再到服务升级的“专门、专人、专注、专业”模式,青岛高新区正以超常的速度推动着“双创”的升级,引领着产业的变革。


  平台载体升级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从单个孵化器建设到品牌孵化集群的形成,青岛高新区在加速奔跑。


  青岛高新区快速发展的10年,恰逢我国孵化器高速建设发展的新时期。青岛高新区众创服务事业部部长刘玉龙表示,10年来,青岛高新区从白手起家干起,不断加大对孵化载体、创客计划的扶持力度,着力搭建满足创客创业及企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2017年6月,青岛高新区获批成为青岛市惟一区域类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双创”工作进入发展“快车道”。


  以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为契机,青岛高新区加快完善创新创业生态。目前,青岛高新区已累计建成并投入使用孵化载体超过220万平方米。蓝贝创新园获批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北科建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青软实训获批全国高校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留创园获批山东省级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示范园,创新创业孵化业绩获省部级认可;累计认定区级以上孵化载体37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部备案的众创空间16家。一批以蓝贝创新园、工研院等为标杆,能够满足不同成长阶段项目孵化需求的优质孵化载体在园区建成并投入使用,构建起了数量庞大的“品牌孵化集群”。


  据了解,青岛高新区“品牌孵化集群”多而不乱,以“蓝贝创新园”为统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创新孵化加速体系基本形成。


  “蓝贝”是青岛高新区在全国首创并全力打造的创新创业服务品牌,搭建起横向满足创客创业的各种需求、纵向贯穿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蓝贝创客计划”根据项目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分“青苹果计划”“红苹果计划”“金苹果计划”,为企业提供全程化精准梯度培育服务。青岛高新区自2014年启动“蓝贝创客计划”以来,连续4年举办“蓝贝创客计划”创新创业大赛,采取“以赛招商”的方式优选230余个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园区。并为入选项目提供最高50万元的启动资金及办公场地、天使基金、投融资对接、创投引导资金、“产业+金融”双创业导师、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转移平台、法律咨询等服务,全力扶持项目做大做强。


  “希望通过我们的全程化精准梯度培育,让这些创业项目加速成长,喜获丰收,吸引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落户青岛高新区,形成更多新的产业形态。”刘玉龙说。截至目前,青岛高新区累计孵化创新创业项目1800余个,培育“千帆计划”入库企业374家、高新技术企业163家、创新型企业137家,发展势头良好。


  创新体系升级  从自我生长到协同合作


  “双创”不是一个独立命题,要做好“双创”扶持,必须引导各类主体协同合作。只有各个业态相互交融,才能形成生态群落。青岛高新区的“双创”升级从“协同合作”中尝到了甜头。


  2017年9月,华为青岛基地在青岛高新区落成。借助华为云软件、云数据的强大技术实力,青岛高新区组织了六期针对不同类型产业的云服务推介,基本实现了园区有相关云服务需求企业的全覆盖,并在活动中成功对接了20多家企业与华为青岛云计算数据中心的合作。


  “这种高效、深入的合作推动,得益于蓝贝孵化器产业联盟。”刘玉龙说。据了解,该联盟由青岛高新区的相关孵化器、众创空间、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40家相关单位组成,旨在发挥各个孵化器的优势资源,将单一的孵化器连接起来。联盟各成员对园区创客开放,共享创业导师、孵化基金、公共研发平台、产业供应链等创新资源。


  显然,蓝贝孵化器产业联盟的成立不仅烘托了青岛高新区的创新创业氛围,而且进一步提升了各孵化器以及企业的创新能力。


  蓝贝孵化器产业联盟的成立让各个孵化器之间共享了彼此的资源,而三类“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融通创新机制的建立则进一步完善了产学研用的链条。


  青岛市拥有三类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分别为海尔集团(第一批企业类双创示范基地)、青岛高新区(第二批区域类双创示范基地)和山东大学(第二批高校科研院所类双创示范基地)。在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三类示范基地均有自身独特优势,但也存在天然不足:山东大学拥有科研和人才优势,可以提供双创源头,但缺乏双创载体和市场资源;海尔集团拥有完整的产业链、营销链和资金、市场等优质双创资源,但缺乏双创源头和区域载体;青岛高新区可以提供双创政策、区域载体,但缺乏双创源头和优质双创资源。三类双创示范基地若能形成有机的融通双创机制,强强联合,共享资源,扬长补短,必将产生“1+1+1>3”的聚变效应。


  2017年9月,青岛高新区创建了三类“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融通创新机制,青岛高新区、山东大学、海尔集团三方签署创新创业战略合作协议,形成线上线下结合、政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创业的新格局,努力打造“双创”升级版。在三方融通创新机制基础上,海尔集团将“海创汇”创客孵化器平台整体迁入青岛高新区,打造1万平方米的创业苗圃,青岛高新区在国家大学科技园提供1.6万平方米孵化载体,建设海尔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海尔集团在园区规划建设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园,项目一期占地80亩,总投资达4亿元,规划建设现代化医疗设备生产工厂、专家研发中心、科研创新中心,打造全球一流的生物医疗产业园。青岛高新区和山东大学在青岛高新区共建中美大学国际科技创新园,计划2023年底前完工。


  正是有了这种高效的协同创新及协同培育模式,让青岛高新区的各项双创服务更易渗透到每一个创业项目,项目服务成效显著。今年上半年,举办“蓝贝新春创想会”暨“蓝贝50佳”项目评选、“蓝贝创新投”产业精准对接会等高质量双创活动84场,服务创客8717人次。今年以来,青岛高新区启动2018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45家企业通过形式审查,新培育区级创新型企业16家,新增科技型企业培育“百千万”工程千帆企业182家。在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青岛赛区)暨“千帆汇”第五届青岛市创新创业大赛中,青岛高新区23家企业在大赛中获奖,占青岛市获奖企业总数的19%;青岛高新区4个项目入围第四届“市长杯”华通资本创业家小微企业创新大赛决赛,占青岛市晋级总数的27%,这是青岛高新区创新创业项目连续3年在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的不俗成绩。


  服务升级  从“委办局”到“事业部”


  企业投资,看中的不仅仅是土地、人力等要素,软服务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而青岛高新区“专门、专人、专注、专业”的“事业部”模式则是把服务再次升级。


  从2017年开始,青岛高新区启动新一轮改革。青岛高新区管委会大楼里,挂了多年的“委办局”的牌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新成立的软件、众创等10个主导产业事业部和产业载体办等5个办公室,建立起扁平化决策、开放式运行的工作机制。用 “专门、专人、专注、专业”原则减少管理层级,政府职能从过去的“签字盖章”变成了现在的“专业服务”。


  中软国际“解放号”是新软件产业事业部成立后接手的一个大项目。9个人的团队,在1个月零3天的时间里,“神纪录”地完成了项目的招商落户。“我们成立事业部,从机制上能够扁平化对接,提高了对接成效。同时各个部门大力支持所形成的招商合力,使我们获得了谈判对手—中软国际的尊重和信心。”软件产业事业部部长张志强对这个招商案例颇有体会。


  专业的服务理念,良好的政策优势让创业者纷至沓来。


  “大龄”创客李泽伟和妻子之所以来到青岛高新区创业,一方面是园区给他们夫妻俩申请了700多平方米的厂区,给予了一定的房租优惠;另一方面,他本人及创业项目——萨沃特智能包装机器人在金融扶持、保税物流、人才政策等方面得到了园区一系列的精心扶持。


  免费3年入驻、天使资金扶持、创客服务套餐……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为创客们打开了大门,“零条件”入驻孵化空间。《红岛经济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红岛经济区大力培育市场主体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红岛经济区全面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实施意见》《青岛高新区孵化载体运营绩效考核评分办法实施细则》《青岛高新区建设山东半岛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资金管理细则》等政策文件的颁布施行,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区域内创新创业热情。


  不断优化的创新服务,不断创新的体制机制,让青岛高新区受到企业和投资者青睐。今年前7月,青岛高新区累计引进项目219个,实现协议内资419.35亿元,引进行业50强企业3家,5亿元以上项目8家,总部经济企业3家。总投资70亿元的腾讯双创小镇、总投资30亿元的软控总部及中兴网信青岛科技产业园、海克斯康产业园等龙头项目签约落户,山大中美科技创新产业园、青岛红岛汇科技金融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中国移动山东数据中心等项目竣工,华为青岛总部、百度(青岛)智创基地等项目正式启用。


  一系列创新举措的出台和实施,为青岛高新区吸引了1800多个创新创业项目,让青岛高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创聚集地。(王永先 尚萌萌)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山东青岛高新区打造工业机器人生产基地

    新年伊始,青岛高新区星华智能装备及软件控制技术产业化基地项目正式奠基。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领先、北方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和智能物流装备生产基地。
    2018-03-28
  • 山东青岛高新区精准发力大数据产业

    山东青岛高新区精准发力大数据产业

    近年来,青岛高新区依托“企业+高校”的大数据联合创新平台,围绕企业和高校的大数据协同创新体系,厚植平台优势,夯实发展根基,以大数据产业为主的“数字经济”动能显现。
    2018-09-01
  • 培育新动能 山东八途径推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山东省中小企业局局长王兆春日前表示,企业经营者要有对市场机会的敏感辨识和精准把握能力,寻找出适合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把新常态作为新平台、新环境,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发展动力。
    2017-05-04
  • 临沂高新区: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新局面

    近年来,临沂高新区在临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跨越发展的关键点、发力赶超的着力点、动能转换的切入点,超前谋划、务实奋进,经济运行呈现结构更优、质效更好、后劲更足的良好态势。
    2017-05-05

热点视频

7月物价温和上涨 市场供求持续改善 7月物价温和上涨 市场供求持续改善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