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打开山东发展新空间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4-21





  山东,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交汇区域,近年来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结合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规划引导,搭建平台、夯实载体,强化服务、防范风险,与沿线国家经贸互联互通取得了良好成效。
 
  画好一带一路工笔画
 
  日前,山东省"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
 
  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意义,自觉把山东置于"一带一路"建设全局来认识和定位,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抓住更多机遇,找准切入点、着力点,用心画好精谨细腻的"一带一路"工笔画,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山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在强化基础建设上下功夫,加快机场、港口整合,构筑"多端束状"联通新欧亚大陆桥走廊的交通格局,进一步拓宽山东开放大通道,同时强化安全措施,确保风险可控。要在增强要素支撑上下功夫,把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放在教育、科技、人才、金融等方面,加快引进和培养各类急需人才,研究运用好丝路基金、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提高高端要素支撑能力。要在加强协同配合上下功夫,学习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验做法,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各项工作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努力做到目标聚焦、工作聚焦、要素聚焦,协调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要在释放制度活力上下功夫,对标先进,加大"放管服"、企业经营机制、投资贸易便利化等方面的改革,形成更加高效的服务型制度、更加便利的投融资环境,真心实意为企业搞好服务、解决困难。
 
  深化经贸务实合作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过去五年来,山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贸易额2.2万亿元,占同期山东全省总额的四分之一;对沿线国家实际投资超370亿元,占同期山东全省总额的16%;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886亿元,超过同期山东全省总额的50%。
 
  据统计,今年前两个月山东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796.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2%,较同期山东全省平均增速高2.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38.3亿元,增长6.9%,进口357.9亿元,增长5.3%。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钢材和农产品为主要出口商品,原油、机电产品和农产品为主要进口商品。
 
  厚道鲁商,早已开启了国际化道路,布局"一带一路"。在沿线国家和地区,来自山东的赛轮、玲珑、森麒麟、新远大等轮胎企业先后在越南、泰国建立生产基地;鲁泰集团、桑莎集团、岱银集团、华纺集团等一批纺织服装骨干企业布局东南亚;南山铝业、魏桥铝业利用印尼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布局氧化铝及铝制品加工制造项目。
 
  山东围绕拓展"一带一路"新兴市场,打造对"一带一路"市场自主展会和重点展会平台。在山东境外百展市场开拓计划中"一带一路"市场展会数量占到近四成,山东也是最早在中东欧办展并升格为国家级展会平台的省份。
 
  值得一提的是,纳入商务部统计的山东13家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累计投资额,居全国首位,成为山东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平台。在13家境外经贸合作区中,有9家布局在"一带一路"沿线,4家经商务部、财政部考核确认的国家境外经贸合作区全部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其中烟台万华投资收购匈牙利宝思德公司建设化工产业园,是迄今为止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成功实施的最大投资项目,在欧洲产生广泛影响。
 
  山东还注重加强平台搭建聚集发展优势。山东省商务厅先后与中建、中冶、中土等8家央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承包工程商会连续5年突出"一带一路"市场搭建央企合作平台,举办山东-央企经贸合作对接会,借助央企的资金、技术、渠道优势"借船出海"。此外,山东省商务厅与国开行山东省分行、进出口银行山东省分行、中信保山东分公司建立"3+1"合作机制和走出去风险保障平台,与中非基金、中非产能基金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与中投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推动了一批合作项目。(马刚)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