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城市如何培育新动能?国家发改委网站刊文推广山东这个市的典型经验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5-25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国办发〔2020〕9号),对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力度较大,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等工作成效突出的北京市石景山区等10个城市进行了表扬激励,山东淄博市是受表扬激励的城市之一。其典型经验被国家发改委刊文推广,供全国同类城市学习借鉴。

  真抓实干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典型经验介绍之山东省淄博市:

  淄博市按照“紧盯前沿、打造生态、沿链聚合、集群发展”的产业组织理念和发展模式,积极推进传统产业优化技术工艺、优化产品体系、优化产品质量、优化产业链条、优化产业效益。实施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强”产业攀登计划,20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国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新型功能材料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40%以上的重点企业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两化”融合指数稳居山东省第一梯队。2019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18年的4.1:51.4:44.5调整为4.1:49.9:46;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占GDP比重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达3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1%,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7.8个百分点,老工业城市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把好产业链条“脉络”,着力激发动能转换活力

  淄博市围绕产业链条集聚产业资源、配套企业,努力强链补链,把产业链条做大做厚做强,形成整体优势,加快了产业迈向中高端。

  (一)抓好“三大环节”,聚力链条“拉长度”。一是规划引领理清产业链条。结合“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对产业升级进行系统谋划,量身订制新材料、高端化工等9个重点产业规划,提出培育氟硅材料、新能源汽车等20条左右产业链条及相应企业、项目。二是招大引强延伸产业链条。出台落实“七项真功夫”精准突破“双招双引”27条措施,举办国际新材料技术论坛、膜产业论坛等重点展会,聚力招引龙头和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基于丰富的上游供应链,全年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70个,落户尼龙新材料项目、吉利汽车年产15万辆新能源高端商用车项目等一批投资超百亿元项目。三是科技赋能提升产业链条。进一步落实校城融合意见,扎实推进99个校城融合项目。与清华大学共建微机电(MEMS)研究院和产业园,落地香港新科实业(TDK)、瑞声科技声学MEMS等项目,借助清华大学科研、人才优势和淄博集成电路产业基础、政策优势,实现了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发展。

  (二)做好优和扩“两篇文章”,聚力产业“提高度”。一是以创新绿色、动能转换优化存量。通过优化技术工艺、优化产品体系、优化产品质量、优化产业链条、优化产业效益,对绿色化工、机械制造、新兴建材、特色纺织、轻工、陶瓷琉璃等传统产业进行全链条全流程改造。突出优化技术工艺,系统推进传统产业“三年攻坚行动”,2019年实施了323项市重点技改项目,60个项目列入省技改导向目录,40%以上的重点企业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培育建设了15家智慧工厂、117个智能车间,上云企业突破6000家,“两化”融合指数稳居山东省第一梯队。鲁泰纺织以智慧技改、做优主业为路径,保持了行业领军地位;东华水泥公司为水泥生产植入大数据、物联网“工业大脑”,实现了水泥生产企业向服务型平台华丽转型。二是以着眼未来、高端引领扩增量。实施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强”产业攀登计划,推动“四强”产业规模化攻坚。扎实推进总投资3519亿元的348个省市重大项目建设;发挥老工业城市央企省企较多的优势,加快实施74个央企省企与地方融合项目,促进了“四强”等新兴产业扩容倍增。2019年,工业“四强”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0个百分点。

  (三)强化“两个引领”,聚力规模“增厚度”。一是培育做大龙头企业。实施“旗舰”“雏鹰”企业培育工程,开展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培育行动,对100户领航企业和200户潜力企业精准扶持。20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国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省级隐形冠军、瞪羚企业分别达到44家、15家;10家企业获评省新材料领军企业。二是培育做大优势产业集群。拟定支持产业集群培育的实施细则,新型功能材料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氟硅新材料、高端精细化工、陶琉文化创意等3个集群和5家企业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及领军企业,桓台县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膜谷”。

  二、搭好链接高端“平台”,着力强化转型升级支撑

  淄博市围绕吸引集聚高端要素资源,注重强化平台思维,积极链接市外资本金融、产业孵化、科研机构等高端平台,高标准打造各类平台载体,做活做足产业发展乘法。

  (一)搭建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实施现代服务业三年攻坚计划,依托金融商务中心和重点园区,加快引进金融和类金融机构以及法律、财务、咨询、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等服务机构。齐鲁数谷产业园等一批数字经济平台和企业加快壮大,互联网、软件信息、研究和试验发展等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均在25%以上。完善物流体系,提升11个智慧物流园区,加快陆铁海多式联运内陆港和区域物流中心建设,A级物流企业三年新增数量居全省第二位。

  (二)搭建资本金融平台。规划建设金融街,建成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40家金融机构、2319家企业入驻。依托齐鲁股权交易中心,加强与上交所、深交所对接合作,积极打造淄博“上市培育板”,中心挂牌企业566家。打造科创金融新高地,与盈科资本共同设立200亿元科创母基金,加强与洪泰资本、山东省财金集团等合作,加快形成产业培育特色优势。

  (三)搭好园区承载平台。推动国家级高新区和9家省级经济开发区功能迭代,重点完善创新研发、检验检测、标准厂房、人才公寓、融资服务等功能配套,明确各开发区主攻1-2个主导产业,加快链式集群发展。淄博经开区布局建设齐鲁数谷产业园,助力数字经济快速起步;桓台县氟硅材料产业园以东岳集团燃料电池膜为牵引,开展上下游产业链招商,将打造成为千亿级专业园区。

  (四)搭好创新研发平台。加快推进大学城、科学城、创业创新谷“两城一谷”和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淄博校区建设,全市拥有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93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366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10家,上海交大、山东大学、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等高校院所相关研发机构落户淄博,打造了创新驱动的强力引擎。

  三、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着力厚植产业发展优势

  淄博市着眼建设产业转型新高地,立足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以生态思维优化发展环境,积极营造了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圈。

  (一)打造优良政务服务生态。围绕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扎实推进承诺审批、区域化评估评审、“标准地”出让、拿地即开工等模式,开展工业投资项目“1+N”审批制度改革,项目审批时间压缩80%以上。实施“开发区改革建设发展突破年”,出台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基本完成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管理体制、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改革试点。出台关心关爱企业家“十条措施”,“淄博速度”“淄博效率”“淄博服务”品牌加速形成。2019年,新登记市场主体8.9万户,同比增长17.4%。

  (二)打造优良创业创新生态。建成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2.63%,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增长13.8%,列全省第4位。出台“人才金政37条”,实施顶尖人才突破、硕博人才储备等13个引才育才专项计划,举办“山东淄博——名校人才直通车”系列活动,赴清华、北大等“双一流”名校开展人才特招行动,2019年引进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泰山系列人才等高端人才23名来淄博创新创业,蓝色人才专项入选数量列全省第一。

  (三)打造优良政策供给生态。出台以《关于构建新旧动能转换政策体系的意见》为统揽,以工业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双招双引、科技创新、引才用才等重点领域政策为支撑的“1+N”政策体系,提升了政策支持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围绕优化要素配置,实行“亩产效益评价”改革试点,引导资源要素向高产区域、高端产业、优质企业集聚;分类盘活闲置低效用地,积极为产业转型腾挪资源空间。加强政策宣传推送,依托“淄博改革”、“淄博政策汇”、“十万企业家培训”等平台载体,拓宽企业掌握和利用政策途径,赋能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淄博样板。


新闻热线:0531-83122110


  转自:国家发改委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清明祭||梁学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清明祭||梁学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