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特色产业的“金字招牌”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10-16





  “山西老陈醋”是我省唯一一个被列入国家100+100中欧互认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得出口全欧洲的对等保护,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更加便捷,并享受与欧盟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样的优惠政策。这是地理标志赋予我省特色产品的“金字招牌”。

  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武小勤表示:“培育地理标志商标、地理标志产品,既能提升地方名优土特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促进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又能促进农村生态农业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帮助农民实现稳定增收。”

  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目前我省共有隰县玉露香梨、大同黄花、柳林红枣、上党连翘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0件,山西老陈醋、平遥牛肉、沁州黄小米、岢岚红芸豆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6件。同时,全省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企业达到104家。

  带动特色产业发展

  黄花又名忘忧草、金针菜,它与蘑菇、木耳并称为“素食三珍”,自古便有“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的赞美诗句。

  大同市云州区唐家堡村党支部书记张顺宝是全区规模种植黄花第一人。“目前,黄花干菜在市场上能卖到每公斤50多元钱,是当地其他农作物收入的几十倍。”10月10日,张顺宝说起黄花如数家珍。

  早在1983年,大同黄花就评为山西省知名产品,2005年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之后通过绿色产品认证,大同市云州区成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再到被授予“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大同黄花成为当地黄花产业一个响亮的品牌和地理标志,远销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和日本、美国等9个国家和地区。

  2010年以前,全区黄花种植面积不足1.6万亩,如今已经达到了16万亩,盛产期黄花7万亩,产值达5亿元,形成了1个2万亩、8个万亩片区,109个专业村,14家龙头企业,盛产期亩均收入8000元-1万元,种植户人均增收超过3000元。

  在全省地理标志助推产业发展精准扶贫交流推进会上,大同市市场监管局副调研员张珍介绍,大同黄花依托标准化种植,采取公司+农户+基地、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集体+产业等模式,扩大种植,新建31个产业基地;引进国内3条先进的加工流水线,配套仓库、冷库等设施,日加工鲜菜400吨;建成集培育、开发于一体的全国黄花种苗培育中心,对全国黄花种苗进行筛选,建立优良品种栽培体系;研制加工黄花酱、黄花泡茶、黄花面粉、黄花咀嚼片等11种黄花食品。

  在大力发展黄花产业的同时,建设黄花采摘观光园区,推出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发展乡村旅游。在两届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活动中,成龙为“大同黄花”倾情代言,大同黄花正迈着产业化的步伐走向世界。

  助力区域精准脱贫

  “从2010年选定品种,玉露香梨种植面积由最初不到2000亩发展到目前的23万亩,挂果7万亩,年产量8万余吨,全县80%的贫困人口直接或间接依托梨果产业增收脱贫。目前隰县玉露香梨种植面积、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是中国玉露香梨第一县。”隰县果业局党支部书记吴德平自豪地说,省市场监管局持续9年对隰县进行政策、人才、资金等扶贫支持,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梨果产业的发展。隰县的梨果产业带动当地5800户贫困户、16293人增收致富,提前两年实现脱贫。

  当然,隰县玉露香梨不是地理标志产品助力扶贫的个例。

  长治壶关旱地西红柿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在2016年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壶关旱地西红柿产业已覆盖全县10个乡镇、170余个村,有200多个农业公司或专业合作社规模种植旱地西红柿;全县年均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亩均产量7500公斤,亩均收入2.7万元,总产值达13.5亿元;带动1万余户农户、1.5万余人增收致富,其中带动78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4820元。

  再以怀仁羔羊肉为例,目前,怀仁市标准化肉羊棚圈建设面积已达130.2万平方米,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25家,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格局,精准帮扶贫困户脱贫。怀仁市亲和乡南小寨村,全村647户2470人,95%以上的村民从事肉羊养殖、调运、屠宰、加工和销售,年出栏肉羊110多万只,年产值9.8亿元,人均纯收入超过7万元。目前,朔州注册羔羊肉系列产品商标有“塞外鲜”“大材地”“朔美引羊”等16个,全市农民人均羊产业纯收入5000多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33%。

  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处处长杨丽峰说:“很多受益者都说,获批地理标志后,不仅产品的价格和品牌价值显著提升,同时有效解决农民就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加强培育及运用保护

  近年来,我省地理标志工作虽然有长足发展,但与地标大省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相较于我省丰富的地标资源,获批数量也相对较少。

  目前,我省地理标志的种类大多集中在土特产品和食品上,类别不够丰富。从全省获批的26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看,获准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的企业仅有104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企业申请使用数量还很低。我省还有很多县地理标志商标和产品空白。

  太原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连波表示,发展地理标志商标和产品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整合各部门、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实行行业规范化、产业规模化、品牌统一化,着力加强对地理标志的运用保护以及培育发展。要充分发挥地理标志的引领作用,促进特色产品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商标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就如隰县在大力发展梨果产业的同时,十分注重对隰县玉露香地理标志的保护,维护隰县玉露香梨的优良品质和声誉。并先后制定了玉露香梨生产技术规程、质量要求等市级和省级标准,规范种植、采摘全过程。”武小勤认为,各地应围绕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及产业优势,积极有效地开展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让地理标志商标和产品成为当地提升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他建议,我省要按照“选好一个项目,创建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总体思路,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和优势农产品,从挖掘、打造当地特色产品和当地产业实际出发,积极有效地谋划地理标志挖掘、培育、申报、运用和保护工作。

  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针对地理标志重点做好“六抓”工作,即:抓挖掘培育、抓申报确权、抓使用管理、抓标准制定、抓保护维权、抓品牌宣传。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地理标志产品和商标犹如璀璨的明珠,必将助推山西更多名优特产品走出国门,名扬世界。


  转自:山西省财政厅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 山西确立2017年旅游发展新目标

    到2020年,力争旅游经济总收入、人均出游率、旅游就业三项主要指标实现“三个翻一番”。将旅游业建设成为山西经济结构调整的先导产业、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2017-03-23
  • 山西今年投入12.9亿元建设大水网

    记者从山西省财政厅获悉,近日省财政下达大水网骨干工程建设经费12 9亿元,用于中部引黄、小浪底引黄、东山供水、淜头水电站工程的建设。
    2017-03-23
  • 山西近5年排污权交易逾18亿元

    山西省环保厅日前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山西省累计完成排污权交易224宗,成交金额3 79亿元。过去5年间,山西共累计完成排污权交易金额逾18亿元。
    2017-03-24
  • 山西省新能源发电突破500亿千瓦时

    从2008年7月28日山西首座风电场正式并网至今年2月底,全省风电、光伏新能源发电累计已突破500亿千瓦时,达到538亿千瓦时,全省新能源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
    2017-03-24

热点视频

多措并举稳外贸 动力强劲底气足 多措并举稳外贸 动力强劲底气足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