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橘之乡”江西南丰县:百亿产业橘子如何迈出国门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1-17





  被誉为“蜜橘之乡”的南丰,蜜橘产业确实已经做得足够大——全县橘园百亩以上的家庭农场达1000多家,300亩以上的大型园艺场200多家,蜜橘专业合作社500多家。南丰县还有一支多达3万余人的蜜橘经销商队伍,活跃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水果市场。程俊是江西南丰县的一名基层干部,长期与橘农打交道的他,对南丰蜜橘产业状况熟稔于心,他介绍说“至2017年,全县蜜橘种植面积达70万亩,综合产业近120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万元,连续8年位列全省第一。农民收入三分之二来自蜜橘产业。这些数据,都写在蜜橘产业馆的墙上呢。”


资料图:南丰蜜橘(图片来源互联网)

  但南丰橘农并没有躺在已取得的成绩上睡大觉,不少橘农安不忘忧,积极为县里出谋划策,努力把南丰蜜橘做得更强。


  老橘农、市人大代表王鸿兵的办公室就在南丰县鸿运果业公司的选果车间里。前几天,他刚刚去了一趟俄罗斯,和莫斯科的客户商议让蜜橘上中欧班列。鸿运果业是南丰首家走出国门的企业,一年销售额有9000多万元。“多亏了县里多年支持,企业才做到今天这么大。海关同志们也上门服务。过去,有一些蜜橘到了口岸被发现不达标,进退两难。如今,海关直接上门,按照出口标准提前检查,及时解决问题,大大方便了我们。”王鸿兵说。


  上世纪90年代,王鸿兵带着两筐蜜橘闯荡深圳,打出一片天地。如今,把日常经营工作都交给女儿和女婿打理后,他自己当起了“军师”。“在蜜橘行业里干了几十年,还是有些积淀的。”作为市人大代表,王鸿兵提的建议也多与蜜橘相关,“要打造南丰蜜橘的‘产业路由器’,依靠市场大数据,由政府主导建立南丰蜜橘的标准化生产体系,改变各自为战的局面,南丰蜜橘才能更‘强’。”


  与主攻蜜橘销售的王鸿兵不同,赵福林则看准了蜜橘深加工。在他看来,“南丰蜜橘外销以鲜果为主,附加值不高,对市场的抗打击能力不强。如果赶上行情不好,大的橘农一年甚至会亏本三四百万元。而南丰蜜橘的深加工行业比较薄弱,相对来说,发展空间更大。”


  事实上,南丰县已经开始布局蜜橘深加工了。早在2010年,县里就支持赵福林建立了蜜橘深加工企业桔花香公司。“建厂、融资、找市场,县里都帮了不少忙。刚投产时年产值才一二十万元;现在,公司年产值已经到了6000多万元。下一步,希望县里继续发力深加工,进一步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让企业抱团发展。县里带头闯,我们也有信心为南丰蜜橘的深加工做出几个大企业来。”赵福林说。


  “不光是深加工行业。县里还把蜜橘产业与旅游、商贸发展等相融合,推进蜜橘产业‘促一接二连三’。去年,全县仅蜜橘旅游收入就有30多亿元呢。”在旁的程俊插话说。


  赵福林、王鸿兵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算是老橘农。而在新橘农里,也不乏有长远眼光的。1985年出生的韩学印,个头不高,身体却很精悍。他的父亲韩老细,是2000年的蜜橘擂台赛的“橘王”称号获得者。“我18岁就外出打工了,年轻人嘛,总还是想出去闯一闯。”韩学印说,“回来后才发现,原来家乡的蜜橘产业体量这么大,前景这么广阔。”


  韩学印家在市山镇翠云村韩家堡村小组。全组一百多户,至少80户从事蜜橘产业,“村里有三四十个年轻人在家工作,出去打工的很少。我们年轻人也想把蜜橘这个‘传家宝’做好传好。”韩学印说,“我有一个朋友,不到县里规定的采摘日期就提前摘了,被我骂了一顿。如果你不诚信,坑人家一两年,第三年就是傻子也不会跟你做生意了。”


  目前,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也为南丰蜜橘带来了新的契机。年轻人总是更容易接纳新事物,“在县里支持下,南丰一批年轻人刚刚成立了电商协会,我也加入了。我们希望能在互联网上进一步打开销路,把更多的效益留给橘农。”韩学印说。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