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打造“营商高地”“投资洼地”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11-18





  最近几年,贵阳出现了资本和人才因大数据产业兴起而集中的趋势,年轻人、青年学者向贵阳聚集,被称为"贵漂"。今年5月,《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发布,贵阳在全国经济总量前100城市营商环境指数排名中居第26位。
 
  中国西南内陆省份贵州虽“不沿边、不沿江、不沿海”,但其紧跟国家对外开放步伐,在对外开放道路上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重大转折。
 
  自2016年8月国务院批复设立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以来,贵州重拳整治营商环境,打造投资贵州“迎客松”。
 
  据悉,贵州省副省长卢雍政曾表示,过去贵州凭借减税让利,通过拼资源、拼政策换得企业青睐,今后需要拼服务、拼信用、拼环境,按照“门槛低于周边、环境高于周边”的目标,全力打造营商环境“贵州高地”。
 
  贵州率先采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开展第三方评估,2018年贵州营商环境同比提升了15位,相当于全球190个经济体的第79位。今年7月13日,《2019年中国政府网络透明度指数评估报告》出炉。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网络透明度测评中,贵州省排名第四。
 
  11月6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贵州经贸交流会上,现场集中签约项目40个,其中投资项目30个,涉及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化工、特色食品、健康医药、现代物流、节能环保等产业,投资额达15.2亿美元;贸易项目10个,贸易额达2.5亿美元。
 
  产业链上移:
  成为“懂大数据”的地方
 
  2016年8月,国务院批复设立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显示,贵州将集中力量推动基础能源、清洁高效电力、优质烟酒、新型建材、现代化工、先进装备制造、基础材料、生态特色食品、大数据电子信息、健康医药十大千亿级产业加快发展,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8万亿元。
 
  2018年,贵州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0.6%,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5%,“贵州制造”向产业链中高端提升。2018年,入黔游客、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旅游人数增速居全国第1位,高铁和民航进出旅客突破1亿人次,全省旅游业连续3年实现井喷增长。贵州省大力发展茶、食用菌、蔬菜、生态畜牧、石斛、水果、竹、中药材等12个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建设成为北京、上海、广州等重要城市的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贵州省是交通运输部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省份,区位优势日益凸显。作为中国西南地区连接华中、华南的枢纽,贵州在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中具有“一纵两横”的重要位置。贵州也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个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省份,高铁、航空、航运立体网络不断扩大。当前,贵州正在全力推进、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形成了通江达海、联通区域和世界的大交通格局。
 
  过去谈及贵州,更多人的印象停留在遵义会议、茅台酒、黄果树瀑布、老干妈辣酱上。而今天,贵州因深耕大数据“蓝海”,变成一个“懂大数据的地方”,获得谷歌、英特尔、微软、IBM、苹果等大批世界知名企业青睐。2018年,贵州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49.7%,增速高于贵州省投资增速33.9个百分点。
 
  近年来,贵州省的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全面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及变更实施备案制,建立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申请“一窗受理”制度和出口退税便利化工作机制,建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贵州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实施通关便利化政策,与全国口岸实现通关一体化,进出通关时间大幅缩短,并颁布实施《贵州省外来投资服务和保障条例》。贵州行政审批的加快则促进了地方产业链条加快完备,营商环境越来越好。
 
  近年来,贵州在政策优惠、要素成本、生态环境、交通改善等方面形成了相对优势,“营商高地”和“投资洼地”的口碑日渐形成。今年比亚迪、广药集团、中车集团、绿地集团、香港钜富公司、日本伊藤忠等一批实力强、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纷至沓来。
 
  2019年上半年,贵州经济增长9%,增速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3%,增速比全国高6.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3位,其中民营经济投资和占比都达到新高。
 
  截至6月底,贵州省市场主体总量达278.93万户,同比增长10.07%;新设市场主体27.04万户,平均每天新设市场主体1494户,其中新设企业353户。
 
  营商招商两手抓:
  “贵州高地”引领天下风气
 
  近年来,贵州一手抓“营商”,一手抓“招商”,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和产业大招商作为全面提升开放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来抓。
 
  2017年,贵州率先在西部省份中出台《贵州省外来投资服务和保障条例》,并对标国际标准,邀请第三方机构厦门大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对全省营商环境进行“大体检”。2018年,贵州开展“优化营商集中整治行动”,从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政务窗口服务、公用企业项目涉企服务、政府失信、政府涉企服务等方面开展整治,88个县市区你追我赶、争先创优。
 
  2018年年度营商环境排名中,贵州在“开办企业”“获得用电”“获得用水”三方面进步明显,但“办理施工许可”“获得信贷”两项指标得分较低。
 
  2018年12月10日,贵州举行优化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对6起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公开曝光。2018年年底,《贵州省营商环境整治明察暗访工作实施方案》发布,当年贵州共主动收集营商环境问题线索168条,省级相关部门确认和查处破坏营商环境案例43起,问责百余名干部,对典型问题“找得到、打得准、传得开”。
 
  2019年6月,贵州出台了《贵州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针对开办企业、登记财产、获得信贷、政务服务、市场监管、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等17个方面,提出了45条举措,涵盖企业创业、获得场地、获得融资、日常运营阶段、矛盾纠纷解决等全生命周期的5个阶段。开办企业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时间压减至80个工作日以内,低压小微用户平均接电时间不超过15天,用气用水报装时限(含施工审批)均压缩至30个工作日以内等。2019年年底前,贵州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综合性实体政务大厅将达100%,市县7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达到“一窗”分类受理。
 
  针对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执行打折扣、行政审批时间过长、流程繁琐、办事拖拉等问题,贵州将重拳出击,对不作为、慢作为“零容忍”。贵州已出台《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实施意见》和《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重点检查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商会等领域违规收费行为,查处行政审批中介强制服务收费、行政职能转移乱收费,督促取消违法违规收费项目;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落实禁止向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等政策措施;查处转供电主体违规加价行为;组织全省铁路专用线价格行为专项整治,推动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贵州省人大常委会的对接,探讨营商环境优化各项制度措施的法制化,为全省营商环境建设保驾护航。”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局长马雷说。
 
  三年来,贵州一步一个脚印,营商环境建设稳步迈向国内一流方阵。2019年上半年,贵州引进省外产业重点项目3051个、合同投资额4544.3亿元,新增到位资金2636.6亿元,“千企引进”优强企业521家,均超半年目标。
 
  “近年来,贵州省的营商环境得到不断提升,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粤企入黔已成为了一种时代潮流。”已“扎根”贵州20余年的贵州省广东总商会会长张荣收近日表示。
 
  数据显示,2010~2018年,广东入黔投资项目达3322个,合同约定金额11124.43亿元,投产项目2377个,累计投入资金近8000亿元。2019年广东已在贵州投资项目429个,合同投资总额1138.8亿元,已开工项目422个。
 
  基层优化:
  问题有人管,短板有人帮
 
  贵州省会贵阳市是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呼叫中心与服务外包集聚区、大数据交易中心、数据中心集聚区,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3798.45亿元,增速7.36%。最近几年,贵阳出现了资本和人才因大数据产业兴起而集中的趋势,年轻人、青年学者向贵阳聚集,被称为“贵漂”。今年5月,《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发布,贵阳在全国经济总量前100城市营商环境指数排名中居第26位。贵阳软环境指标位次的跃升缘于政府出台政策吸引大学生就业创业,并且给予补贴和商品房优惠,同时商事制度改革释放双创动力。
 
  贵阳已连续5年在全国省会城市经济增速中位列第一。贵阳市市长陈晏表示,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正成为贵阳加码城市竞争力的新举措。贵阳市“一网通办”平台整合建设、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及供水、供电、供气等企业职能资源,实现企业开办“一窗受理、一次申请、并联审批、一窗发件、一次送达、审批零见面”,20小时以内可完成企业设立,市、区两级行政审批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分别压缩60%、50%以上;在全国首批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从改革前的355个工作日压缩至100个工作日内,用电、用水、用气报装时限均缩减近50%。
 
  贵安新区支持新引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试点推广应用,对首个形成规模商用的数字化应用项目将按实际投资额的20%予以支持,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在城市大脑、智能网联汽车、5G产业链、金融科技、量子计算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的产业创新平台,实际投入1000万元以上的,按其软硬件实际投入的30%给予支持,每个平台最高支持500万元。在贵安新区的创业企业经评审认定的,3年内按年发放创新创业券,运营不足1年的按当年实际投入,每年每家最高15万元。
 
  贵州省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贵阳国家高新区致力营造政策最优的招商安商环境,成功引进华为、中国电科、IBM、戴尔、航天科工、民生银行、中国交建、航天科技等世界500强企业20余家;引进TCL、阿里巴巴、浪潮集团、海尔、神州数码、海信等国内500强企业10余家;国家大数据工程重点实验室、国家大数据产业孵化器等重点项目落地运营。该区大力推行“互联网+监管”,努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环境最好、办事最快、人文最浓的“五最服务新绿洲”,已先后揭牌成立贵州首个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兑现中心、贵阳首家行政审批局。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则坚持做好“加减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软环境”,35个区政府部门、14个镇街、136个村居全部接入了贵州政务服务网,实现登记注册“零纸张”“零跑路”及“不见面”审批;通过健全联席会议、政企联络、社会监督、投诉销账以及追责问责5个机制,做到精准服务对象、精准服务内容、精准服务方式、精准服务能力和精准服务效果;针对企业落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审批许可、群众工作、金融服务、施工等方面的问题,相关部门干部主动沉下身子去一线,找短板,定措施,解决问题。
 
  据了解,贵阳市观山湖区积极发展中高端商贸产业,推进“百场千店万铺”建设攻坚行动计划落地。10月24日,宜家家居在贵阳市观山湖区开业。为保障宜家项目推进顺利,观山湖区商务投资促进局将“保姆式”精准服务落到实处,从宜家置地到建店全程跟踪服务,全阶段主动了解企业发展的困难与需求,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了交通压力、停车困难、室内手机信号覆盖差等问题,做到了企业“问题有人管,‘短板’有人帮”。(记者季晓莉吴承坤)


  转自:中国经济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多措并举稳外贸 动力强劲底气足 多措并举稳外贸 动力强劲底气足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