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银行推出的“联合存款”风险在哪里?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8-06





20200806001037qAnrM501eZ.png

  互联网银行由于网点只允许一个,再加上品牌知名度不高,吸收存款基本被“卡脖子”的,所以它们就通过各种手段从市场上吸收存款。


  比如前几年微众银行推出的智能存款靠档计息产品,一经推出就很火爆,但是最终的结果是推高了整个银行业的负债成本,形成恶性竞争,最后还是被监管叫停。


  但是金融创新和监管总是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既然是银行就必须有存款,没有存款,就没有一定成本的负债去创造资产,从而获得收益,这不,又是微众银行又创造了一款产品叫“联合存款”。


  从8月初开始,微众银行App开始向部分“大额存单+”用户推送签约通知,并致电与用户进行沟通说明。


  微众银行的公告显示:“因大额存单+系列产品热销,我行额度即将售罄,将于8月起联合优质银行共同为客户提供产品服务。届时需要您签约授权才可存入大额存单+,签约是为了加大产品的供应额度,其他规则不变。”


  签约提示主要有两点:


  1、同意并授权微众银行根据您留存在我行的账户信息在合作银行为您开立账户,并根据您的授权指令将资金转入您在合作银行的账户。


  2、同意并授权合作银行将您在其账户上的资金自动买入大额存单+,并根据您的指令对您持有的大额存单进行转让及根据您的指令将资金转入至您在微众银行的账户。


  简单分析,微众银行推出的这个模式不同于前期火爆的拼团存款,比如拼团“拼”的是储户,而联合存款联合的是银行,也就是说微众银行由于大额存单+的需求过高,自己吃消不了,再找个同伴一起吃下去。


  这个产品的特点是:联合的是大额存单+,所以对这个产品需要详细了解。它是大额存单的一个升级产品,大额存单不同的是,微众银行大额存款+,目前年化利率4.2%,200万以内转入转出基本实时。理论上每天23:59分转入,隔天1分转出也有收益。不分节假日工作日。几乎比目前所有的银行T+0的活期理财产品利息和限额都要高。


  大额存单与大额存单+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次日起息,后者当日起息;前者可以提前取出,也可以发起转出,后者只能发起转出,一般转出200万(含)以内,几乎即时到账。


  大额存单+由于利息较高,也比较灵活,受到客户欢迎,相比其他宝宝类产品和存款等,好处非常明显,因此微众银行不得不限流。


  那么与其限流,我还不如把客户和资金介绍給其他银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谁会把自己的客户和生意拱手让人?对这个产品进行分析,本质上,微众银行是一个流量提供者,而微众的流量主要来源于腾讯的社交媒体,这是最基本的。


  第二,也许微众不需要太多的存款,尤其是大额存单+的成本比较高,微众银行的资产可能难以匹配。微众银行目前的资产产品主要是微粒贷和微业贷,前者是一款消费金融产品,后者是对中小企业的贷款。


  “微粒贷”于2015年5月推出,是针对城市中低收入人群和偏远、欠发达地区广大民众推出的一款全线上、纯信用、随借随还的小额信贷。截至2019年末,“微粒贷”已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近600座城市超过2800万客户发放超过4.6亿笔贷款,累计放款额超过3.7万亿元;授信客户中约77%从事非白领服务业,约80%为大专及以下学历;笔均贷款约8000元,超过70%已结清贷款的利息低于100元。


  “微业贷”于2017年11月获准在深圳地区开展试点,该产品是全线上、纯信用、随借随还的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产品。截至2019年末,“微业贷”已触达90万家小微民营企业,其中授信企业23万家,这些企业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00万。以上贷款应该说目前都存在一些瓶颈,比如消费贷的监管愈加严厉,居民收入下降,消费潜力削弱,各类玩家纷纷入场,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状态,银行信用卡贷款不良率攀升就是表征。


  而微业贷刚刚推出,优质客户已经开发到一定极限,小微企业优质客户有限,而同时其他银行又更需要这类贷款,于是将其做个顺水人情。


  但是,合作存款又带来新问题,合作存款是微众银行为客户提供的合作银行的账户,一个客户同时就拥有了两个银行的账户,而且在客户的同意下,这两个账户资金可以互通。


  那么问题来了,这两个账户之间责权利如何划分?如何监管?如果两个银行之间资金对倒,回避监管怎么办?如果有一家银行发生风险,这种风险会不会在两个银行之间传导?如果这种模式被大面积模仿推广,对银行业,尤其是整个银行的负债端会发生怎样的影响,会不会发生银行业的存款搬家现象呢?


  笔者认为,以上的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无论如何创新,如果最终的结果仍然是负债成本的增加的话,监管不会坐视不管,与其让你增加负债成本,那我央行为什么不提高存款利率,而这完全与目前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的大前提格格不入。(冉学东)


  转自:华夏时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