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丨过年禁止蒸馒头,搞环保为啥总瞄着老百姓生计?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1-19





  近日,一份河北省临漳县空气质量保障应急指挥中心下发的文件引发关注,内容直指当地延续多年的大灶蒸馒头、炸丸子等习俗,称将展开巡查。

△涉事文件


  对此,临漳县空气质量保障应急指挥中心负责人回应称,上述文件的主题是禁止燃烧木柴和使用劣质散煤,并非不让老百姓蒸煮炸,文件在语言方面表达得不是很清楚,已另外起草,重新引发通知。


  “年关将至,我们也是考虑到大家有这样的习俗,所以鼓励大家使用电、燃气、煤气来蒸馒头、炸丸子,但是不提倡燃烧木材和散煤,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当地针对“蒸馒头炸丸子”两次发文,争议的声音却并没有平息


  ……


  “农村老人不会用电磁炉和天然气怎么办?”


  @西西:


  不让农民使用木材和劣质煤,那天然气是否已经推广到位?优质清洁煤的价格是否合理?同时还要考虑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很多农村老年人不会使用电磁炉和天然气做饭,那该怎么办?


  @赵小新:


  大锅烧木柴算啥,有本事去关停工厂。


  @小飞:


  民以食为天,烧锅做饭而已啊。


  也有人指出,临漳县此次能及时回应,至少说明对民意是重视的:


  @耶律:


  临漳县能够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并以补充通知的方式,细化解释已发通知,这至少表明,地方政府对民意诉求是重视的,也愿意与老百姓进行积极的沟通互动。这样的姿态当然值得肯定,毕竟,政府行政就该与民众意志相向而行。


  @光明时评:


  其实,当地在后续回应中所谓的“语言表述有不准确”,仍非问题的关键。此次舆情的关键,还在于前后两份通知中,贯穿始终的一个大大的“禁”字:禁止使用木材、散煤蒸馒头、炸丸子。这才是民众最为焦虑的地方。


  不管是第一份通知,还是补充通知,均表示“将对燃烧木材、劣质散煤开展巡查”,这意味着,在当地延续多年的民间习俗“用劈柴大灶蒸馒头、炸丸子”,将不再是合法合规的存在,而是属于被查处、问责的违法违规行为。


  很多人想不通,每年春节前都会上演的年俗,今年为什么就不行了呢?


  “老百姓的锅台会是主要污染源吗?”


  @小蚂蚁:


  环保当然重要,地方完全可以从治理主要污染源入手,为什么偏偏和百姓的锅台过不去?老百姓的锅台会是主要污染源吗?


  @六合:


  逢年过节,欢欢喜喜。禁止燃放鞭炮烟花,好,是为了安全和环保。蒸馒头、炸丸子,恐怕是很多人的幸福记忆,这些都不让做,年还怎么过?


  2019年,山东临沂九曲街道办、蒙阴县大气办封条贴上灶台的照片也曾在网络引发关注。


  ↓↓↓

  这样的规定是环保的初衷吗?


  “环保的初心是什么?”


  @万花筒:


  环保没有错,但是有些地方似乎有点风声鹤唳了。


  @猪不瀚:


  环保的初衷是为了换大家美好的生活,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但是环保不是相关部门的一刀切,需要政府和百姓共同创建,承担一部分的成本问题,同时结合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地去管理实施。


  @理不理:


  环保的初心是什么?难道不是为了人民群众更美好的生活吗?为什么偏偏要和老百姓的灶台过不去?


  “‘一刀切’式懒政之风不可涨”


  @李洪鹏上游新闻:


  禁止环保“一刀切”绝不是要停止环境保护,而是要更有序有效地推动环保工作。监管部门也应心怀百姓、放眼大局,做到该查处的坚决查处、该研究的认真研究,既要严格执法,也要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刀切”式的执法,实则是相关部门懒政怠政的体现。如此执法,既伤害了政府公信力,于环境保护工作也无益处。徒法不足以自行,保护生态环境还有赖于民众的积极参与,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针对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决策,而不是简单粗暴的“一刀切”。


  引起舆论关注后,官方称:可能语言表述有不准确之处,但通知的主题只是禁止燃烧木材、劣质散煤。笔者认为,随着网络的触手可及,一条资讯或言论可瞬间被传达到倾向阅读者眼前。相关部门、单位在制定政策时应考虑周全、措辞严谨,防止被误读,确有被曲解的状况发生时及时向公众回应。


  “治污为啥总瞄着老百姓生计”


  @光明网:


  当地政府出台治理大气污染的相关政策,当然很有必要。但在具体的政策实施上,也应该循序渐进,多一些理解。一方面,当地长期形成的生活习俗,寄予着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很难轻易改变。一旦政府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去改变,则必然效果不彰,甚至会产生强烈的反弹。老百姓会说:我们不就是蒸蒸馒头嘛,怎么会牵扯到污染空气的大问题上呢!


  另一方面,在老百姓的整体生活水平和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之前,强求百姓改变传统生活习惯,也不切实际。民众并非不知道使用天然气、煤气来炸丸子、蒸馒头更清洁,但要把这样的认知落实到行动上,既需要老百姓愿意使用清洁能源,也需要地方能够提供相应的基础设施。如果煤气、天然气在农村并不普及,且价格高昂,又怎么能强求老百姓都去使用呢?而多地实践也表明,洁净煤使用起来不起焰、热量低,这就决定了其很难用来为蒸馒头或炸丸子供能。


  凡此种种,都需要当地政府通盘考虑,绝不是仅仅下发一个通知、启动全覆盖的巡查就能解决的了的。


  近年来,一些地方在治污时总是会出现一些令人惊讶的偏差。不是给老百姓的锅灶上贴封条,就是清走老百姓的散煤让老人孩子受冻,要不就是禁止大家蒸馒头炸丸子等等。这种把治污的目光盯到老百姓生计上的做法,不仅会引起民众的反感,实践效果也不会好,更有扰民的嫌疑。说到底,这些地方官员在社会治理上的种种不接地气、不近人情之举,暴露出来的还是“以人民为中心”意识的缺失。(民生周刊新媒体事业部)


  转自:民生周刊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