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总结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猛药治痼疾,良方促长效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10-17





  “中央环保督察可以说是对环境问题全面体检,是绿色发展宣传队和播种机,既监督检查地方工作,也帮助地方把脉问诊,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平。”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刘盛余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中央环保督察的概括总结可谓一语中的。
 
  这场“绿色风暴”,以扎实的作风、有力的行动解决了一大批难推动、难协调、难落实,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同时推进了行业企业转型升级,为神州大地绿色发展增添了更多的助力。
 
  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建立环保长效机制
 
  猛药治痼疾,良方促长效。有人将中央环保督察组形容为“良医上门”,为当地解决环境问题、补齐生态短板带来重大契机。此次被督察的8省区借力中央环保督察专啃“硬骨头”,积极推进建立环保长效机制,一些“老大难”环境问题得到快速解决。
 
  在海南,海口市新埠岛金水门大型海鲜餐饮店污染河道问题持续20多年,群众反映强烈。市政府以督察整改为契机,对所有违法排污的海鲜餐饮企业全面进行停业整改,并拆除占用河道的违法建筑物,恢复河道原貌。
 
  在西藏,拉萨市城关区娘热乡仁钦蔡村废品收购站污染连续存在十多年,“脏乱差”的环境令周边居民苦不堪言。接到转办案件后,拉萨市经过精准摸底调查,迅速对隐藏着49家垃圾回收站、70多家各类仓库、食品加工作坊、烧烤店和小吃店的“废品集中营”进行了清理,并按规划逐步种植绿植,当地群众一片叫好。
 
  ……
 
  督察组在各地进驻时间虽然只有一个月,但是,督察层次的高度前所未有,压力传导的深度前所未有,督察督办的强度前所未有,追责问责的力度前所未有。
 
  一些资金需求大的建设工程启动了。中央环保督察期间,各省市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不舍得投入,能放就放,能缓就缓,能拖就拖”的思维和心态,纷纷结合实际,积极谋划推进有关环境保护重大工程建设。在吉林,长春市就伊通河及其支流水系严重污染问题,深入开展综合治理,并将其作为“1号工程”,投资100多亿元对全流域开展清淤并提速治污工程建设。
 
  一些久拖不决的跨行业、跨区域环境问题破局了。大通县黑泉水库是青海省西宁市重要饮用水源地,但水源地周边生态移民搬迁问题却长期推进缓慢,给水源地环境保护带来压力。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后,大通县迅速借势启动搬迁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目前涉及搬迁的503户农民已有492户签订搬迁协议。
 
  一个个环境问题得以解决,一桩桩污染“沉疴”加快整治。截至9月15日,8个督察组交办的39586件环境举报,地方已办结35039件,办结率达到88.5%。
 
  中央环保督察是手段,不是目的,推动地方建立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是中央环保督察的应有之义,也是终极指向。
 
  群众最怕环境问题整改“一阵风”,为防止反弹,进驻督察结束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的意见》;海南省海口市针对环保督察中群众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制定《海口环境保护专项长效机制方案》。
 
  一些省份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补齐管理短板。西藏、四川分别组织修订《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和《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浙江省公布《关于全面建立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的意见》,决定到2020年,实现省市县乡四级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的全覆盖,真正打通生态环保工作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山东省出台《山东省环境保护约谈办法》,这是省级层面首次出台环保约谈制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印发了《兵团实施〈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细则》。
 
  责任一层一层落下去,工作一级一级干起来。8省(区)谋长远、补短板、提标杆,推动了生态环保工作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借势借力环保督察,挖掘新的增长动能
 
  中央环保督察不仅是对地方环保工作的一次全面把脉问诊,更是对各地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次全面体检,为被督察地区绿色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中央环保督察向政府和企业都发出强烈的信号,告诉我们以前高消耗、高污染的路再也走不通了,逼着我们迅速转型。”在中央环保督察面前,有人感到的是压力,有人看到的是机遇,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委书记文国栋就用“千载难逢的机会”来评价中央环保督察。
 
  据他介绍,未来,海西将打造千亿元的新材料产业集群等“5个千”产业集群,并以此建成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示范区,探索高海拔生态脆弱地区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之路。
 
  像海西州一样,很多地区把督察看成难得的机遇,乘势而为,把生态环保工作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结合起来,积极挖掘更多新的增长动能,通过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浙江省抓住中央环保督察有利时机,推动全省各地有序开展建材、卫浴、印染等特色产业综合整治和转型升级,做强做大做精传统产业和优势企业,增强行业竞争力。
 
  浙江衢州市境内石灰石资源丰富,这个市衢江区上方镇更被称为“中国碳酸钙之乡”,受多年钙产业粗放发展的影响,曾经碧波奔涌的河流变成一溪脏水,整个镇也笼罩在灰蒙蒙之中。衢州市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专门编制出台《钙产业转型升级规划》,提前完成钙产业整治提升任务,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截至目前,已累计关停钙类企业190家、小矿山170个、石灰钙棚246个、石灰立窑89孔、钙加工生产线201条。
 
  同时,衢州市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资产整合。比如,日前与世界最大的轻质碳酸钙生产商美国矿物技术集团签订战略投资合作协议,力争将衢州钙产业打造成长三角乃至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碳酸钙产业基地。目前,10个亿元重组项目已基本建成,212家钙类企业经过淘汰、转型、重组减少至17家,谋求成为行业“高精尖”。
 
  同样,杭州市萧山区积极督办督察组交办的信访件,成立了卫浴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制定出台《卫浴行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推动卫浴产业转型升级。宁波市海曙区抓住督察有利时机,置换出一批“低小散”企业的占用土地,成立全省首个科技治水园区。湖州市以督察交办问题整改为切入点,关停非法企业和作坊690余家,并同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再如,山东省积极创建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以“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四化”(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实现“四提”(传统产业提质效、新兴产业提规模、跨界融合提潜能、品牌高端提价值),着力推进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化工等10个重点领域发展。
 
  吉林省工信厅8月31日召开第15次厅务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环保督察要求,围绕绿色发展主题全面推进落实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下一步将坚持轻量化、电动化、清洁化,加快传统汽车产业绿色改造;突出资源循环、链式控制,改造提升石化产业清洁生产水平;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一二三产业绿色融合发展。同时,培育转型升级绿色引擎,积极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新产业,全力改善产业绿色因子,积极推进产业绿色创新,努力构建新型绿色产业体系。
 
  同样,在海南、在新疆、在四川、在青海、在西藏,一家家生产工艺落后、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被查处关停;一批批重点行业企业正以督察整改为契机,增加治污投入,强化技改创新,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和转型升级。
 
  “督察为企业升级提供了机遇,带来了实惠”
 
  挖掘增长新动能,就要化解过剩产能。在中央环保督察过程中,8省区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解决好影响绿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首当其冲就是着力化解过剩产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
 
  山东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省,生态环境保护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压减煤炭。以中央环保督察为契机,山东正着力化解落后产能,积极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在9月8日召开的环保督察边督边改情况发布会上,山东省环保厅副厅长姚云辉介绍,山东将以钢铁、煤炭等行业为重点,落实逐步加严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积极稳妥化解过剩产能。2017年,除济钢产能全部停产外,全省计划压减粗钢产能527万吨、生铁产能175万吨,争取压减煤炭消费量570万吨。加快推进违规电解铝项目清理,同时分别停运相应规模煤电机组,争取压减煤炭消费量1000万吨。
 
  在此基础上,山东大力推进电源结构调整优化,在最大限度提高高效环保机组利用水平的同时,优先安排规划内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计划。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借助中央环保督察东风,出台《石河子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拟从2017年冬季供暖期开始,关停石河子市总规模为133万千瓦的小火电机组,并压减40万吨水泥产能,关停9台电石炉。
 
  此次被督察的8省区还将“散乱污”企业整治作为化解过剩产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环节。值得一提的是,各地在打击违法企业的同时,尤其注意防止“一刀切”现象。
 
  如新疆乌鲁木齐市制定了“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同时,支持小微企业向环保型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建立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设立小微企业创业专项扶持资金,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企业,帮助它们用先进工艺提升环保能力,突破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短板和瓶颈。同时以该市高新区(新市区)、米东区为试点,建设环保型小微企业创业园。
 
  山东省通过“过桥行动”帮助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户)向非禁养区搬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强化管理服务、加强补贴补偿,积极为养殖户搬迁、企业转型解决实际困难。
 
  中央环保督察对一个地区是重大机遇,对于很多企业同样如此。通过督察,让环保不达标的企业整改、让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淘汰、让合法合规的企业生存,“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守法企业得到应有的尊重,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新疆梅花氨基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良民说:“中央环保督察不但为企业产品升级提供了机遇,还为守法企业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规范了市场,调整了产品结构,给合法合规企业带来了实惠。”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田卫认为,中央环保督察组的工作让百姓看到建设生态文明的希望所在、力量所在,通过中央环保督察等一系列环保举措,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理念一定会更加深入人心。
 
  转自:中国环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中央环保督察组公开信息

    日前,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公布了信访举报问题督办情况,自2017年5月15日至21日12时,涉及河东区的有77件。
    2017-05-23
  • 第三批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满月 3000余人被问责

    4月24日至28日,第三批7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陆续进驻天津、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湖南、贵州等7省份,实施为期1个月的督察。如今,各督察组进驻时间将陆续迎来满月。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本批督察已有超3000人被问责,另有超...
    2017-05-24
  • 中央环保督察也遭阻扰 环保督察为什么还这么难?

    中央环保督察也遭阻扰 环保督察为什么还这么难?

    环保部近日通报了7起新近发生在京津冀环保大督察中拒绝检查、阻碍执法的事件。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指出,环保督察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中央环保督察尚且遭遇阻挠督察的尴尬,平时一些地方环保监督执法之难,可见一...
    2017-05-31
  • 第三批中央环保督察结束进驻 4018人被问责

    第三批中央环保督察结束进驻 4018人被问责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三批7个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于4月24日至4月28日陆续对天津、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湖南、贵州等省(市)实施督察。截至5月28日,7个督察组全部完成督察进驻工作,7省市已有4018人被问责。
    2017-05-31

热点视频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第六届中国报业党建工作座谈会(1)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