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的第一个寒假 体育培训火了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记者 舒 静 郑天虹 王恒志    时间:2022-02-16





  “体适能培训寒假班火热招生”“中考体育培训招生”“中考体育寒假提分”……“双减”政策落地的第一个寒假,各种体育培训广告频频出现,体育培训十分火爆,不少孩子在假期参加了少则一两个多则三四个体培班,一些家长为此付出数千元至上万元的费用。


  一份2022中国素质教育行业报告分析认为,体育教育受政策利好发展迅速,市场仍在升温。到2023年,我国少儿体育培训市场规模预计将超1300亿元。

  升温背后是素质教育意识加强

  专家认为,体育课外培训市场迅速扩张的背后,是素质教育意识加强和考学功利性诉求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健康中国行动、发布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深化体教融合……近年来,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给体育市场与全民观念带来深远影响。越来越多家长开始接受体育是教育重要一环的理念。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一民注意到,积极效果已开始显现。从教育部开展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来看,学生体质呈向好发展趋势,中小学生尤其突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不断提高。

  近年来,各省市中考体育分值不断上升。如云南省将中考体育分值提高到100分,北京中考体育由30分提高到70分。

  张一民认为,体育并非选拔性考试,更多是水平性测试,且采用“一次性考核+过程性考核”的方式,强调渐进性和累积性,目的是推动学生增强体质、掌握技能、培养品质。

  不少家长将中考体育测试拿满分视为“基本要求”,助推体育“补习”走向火热。一名北京家长表示:“中考体育成绩越来越重要,为了拿到这些分该花的钱一定要花。”

  不少培训机构顺势推出“中考体育”培训班。北京的一家羽毛球培训机构推荐课程时明确:“我们每节课都会有基础环节,里面包含发球、挑球、高远球动作,都是羽毛球项目测试的内容。”

  进一步完善课外体育培训治理

  1月25日,教育部等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教育行政执法 深入推进校外培训综合治理的意见》,明确要加快建成权责明晰、管理规范、运转顺畅、保障有力、监管到位的校外培训监管行政执法体系,依法严格查处校外培训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双减”工作扎实有效。

  国家体育总局与地方体育局近期表态都强调了对“应试体育”的警惕与遏止。如北京市体育局提出,坚决抵制应试体育思维,将建立体育培训市场“黑白名单”,纠正虚假宣传、焦虑营销等行为。

  首都体育学院校长钟秉枢认为,不当的体育培训会加重学生、家长的负担,扭曲教育初衷。

  张一民表示,学校体育教育在“体量”上大幅提升,以往“体育老师被病假”的现象也减少很多,但校内教育受硬件、师资等方面制约,在系统开展教学、满足个体需求及提升学习兴趣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一些中学校长、体育科组长称,部分学生仅靠学校体育课在中考拿高分甚至满分,难度较大。

  不少培训机构已与学校开展合作,通过课后服务来为校内素质教育提供有益补充。广州体育学院教授韩会君认为,培训机构要与学校形成互补,考虑多方需求,形成服务链条。

  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要继续完善课内体育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管。钟秉枢表示,体育教育专业性强,教学经验不足的教练易造成学生损伤或影响学习兴趣,应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学质量。

  为进一步完善课外体育培训治理,国家体育总局2021年12月印发的《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对场地设施、课程、从业人员、内部管理、安全等都做出明确规定。

  长期关注体培行业的某资本合伙人辛颖认为,科学有效的监管能让行业更加规范。同时,体育教育也不能是暴利行业,不应成为新的负担,未来应更多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为爱好各类运动的孩子服务。


  转自:科技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