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你所不知道的95后网游成学生“暑期毒药
转眼到了8月底,暑假“余额”已告急。
在这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有的学生暑假丰富多彩,而有些学生的日常则被网络游戏所“承包”——一天的生活从游戏开始,以游戏结束。
浙江大学研究生陈莉的暑假已被《王者荣耀》占去了大半。最夸张的时候,陈莉能一口气玩上6小时,尽管手头还有一堆工作待办,而她原定的暑期计划也不得不一再缩水。
“玩起来容易停下难。”陈莉认为自己之所以“游戏中毒”,主要是因为游戏赛制设置和自身心态,“输了不甘心,想翻盘,赢了又想乘势捞两把,如此恶性循环,最后无法自拔。”
陈莉说,最初只准备将这一游戏当作假期生活的“调味品”,却“没想到会如此失控”。
失控的不只是大学生。据了解,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超过5亿人,而《王者荣耀》一款游戏注册用户已超两亿,日活跃人数已经达到了8000万,已和德国的人口总数相当。作为一款现象级游戏,《王者荣耀》的伴生问题确实不少,“狂打40小时诱发脑梗”“买装备盗刷父母银行卡”等极端案例也时不时发生。
为此,游戏方针对其让青少年沉迷的质疑,也推出12周岁及以下用户21时后限玩、消费限额、账号绑定等防沉迷措施等。然而,高二学生孙学文仍玩得“无力自拔”。
7月的无锡酷热难耐,孙学文满头大汗跑到离家不远的一处暑期班补习数学。然而一进教室,他便撂下书包,钻进了男生堆里掏出手机一起“开黑”。
这个暑假,除了补课,孙学文把一半时间都献给了“王者农药”,每天断断续续能玩上4个多小时,有时会“一不小心玩到凌晨”。但“办法比困难多”,他依然有办法绕过技术限制,在他看来在游戏中每升一级带来的成就感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尽管如此,孙学文觉得自己对游戏已经是“极度克制”了,“我们班有同学暑假整晚不睡觉玩农药,平时在学校也偷偷玩。”据了解,孙学文所在的班上共49人,几乎一半同学都在玩该游戏。
实际上,不少中小学生成了暑期“游戏潮”中不可被低估的“生力军”。可以说,《王者荣耀》等网络游戏已不仅仅是一种高刺激性的媒介,同时也成了一种青少年虚拟交往的“社区”,一种新型的人际沟通、互动甚至教育方式。
但这让不少学生家长“头大”。
近日,杭州市一位三年级小学生写出九大理由“怒怼”不让玩《王者荣耀》的父母,其中那句“小孩的世界你们不懂”,更是令不少父母深感“扎心”。这一微博很快成了热门话题。
如今初中家长张荣一看到儿子低头玩游戏,便“气不打一处来”。
“带他去北京的中国科技馆参观,本想让他增长知识、有所收获,没想到他全程低头玩游戏。”张荣说,“在家更是唤不动他,让他帮忙拿个东西,但他依然待在原位打游戏。”
这一游戏,也就成了这对母子之间的火药桶,一点就着。不过张荣的儿子对此不以为然,甚至理直气壮,“他说开一局就得打完,如果中途退出会被扣分,扣到一定分值后会被禁玩好几天。”
让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吴彬困扰的是悄然而来的“游戏综合征”,“眼睛干涩,视力直线下降”。
今年暑假,吴彬来到景德镇做陶瓷创作,白天工作室较忙,晚上则变成了他的游戏时间。“经常玩到忘记时间,挤掉了睡觉时间,第二天工作总是无精打采的。”自知玩得过头,吴彬开始慢慢调整作息,“现在我规定自己每天的游戏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
但这在大三学生刘丁平看来,网络游戏最致命的是“误事”。他在这个暑假申请了留校复习,但他没想到原本已计划妥帖的暑假,就这么被他的4个舍友——“重度游戏患者”搞得一团糟。
“他们一面和父母口口声声说要考研,一面在宿舍天天玩《英雄联盟》《炉石传说》,除了去食堂吃饭、拿外卖、拿快递,每天醒了就开始玩游戏。”无奈之下,刘丁平只能被迫离开有空调的宿舍,在徐州最热的那几天,他天天背着一书包复习资料,带着个小电扇,去学校公教楼学习。
即便是晚上想早点睡觉,对刘丁平来讲也是“奢望”,“他们每天玩到晚上12点,戴着耳机,拍桌跺脚,大呼小叫,我根本没法睡。”但比起生气,刘丁平更多的是无奈,“眼看一个暑假就这么耽误了,他们要想考研的话还有机会吗?”刘丁平也坦言,男生爱玩游戏很正常,自己之前也玩,但自己能在适当的时候,作出正确的选择、做正确的事,没被游戏冲昏头脑。
“现在玩游戏的学生的确不少,因玩游戏影响睡眠、不能准时到课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学生因玩游戏荒废暑假,一是自身自制力不够,二是假期太闲。”山东大学文学院辅导员李国强认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与引导研究”,曾通过大样本的实证分析得出一个结论,即在一定程度上,青少年沉迷游戏可以被看作是对现实生活的补偿机制。其中,在家庭条件较差、隔代教育、家庭关系差亲子互动少的、家长对子女游戏行为没有限制这4种情况下成长的青少年更易出现游戏成瘾现象。
青少年沉迷于游戏不能简单地“怒怼”游戏,防止青少年沉迷于游戏是个系统性难题,需要政府部门、游戏开发者、学校、家庭等多方合力,尤其对于家长来说,是否应当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呢?
而在学校方面,李国强建议应多推荐学生进行暑期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学生大可放下手机迈开腿,通过这些方式来丰富自己的假期生活。(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学生皆为化名)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