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田间玩耍 发现清代试馆匾额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6-09





1210652445_15916635287791n.jpg

匾额刚被清理出来时的样貌 供图/丁立萍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的一群孩子在田间玩耍,意外发现一块古朴的匾额,在家长的帮助和引导下,将其交予文物部门。随后,北京青年报记者在朝阳区东岳书院见到了这块匾额:长93厘米、宽35厘米、厚15厘米,青石表面微微泛绿,边角略有残损,但字迹完整清晰、笔力雄健,遗憾的是信息相对简单,并无年代和落款。据朝阳区文旅局工作人员介绍,此刻石为“清代湖州试馆的嵌墙匾额”,试馆匾额比较罕见,是北京会馆文化的实物见证。该工作人员同时向这些家庭为保护文物所做的贡献表示感谢。


  小学生发现湖州试馆匾额


  家长交予文物部门


  这块石头的发现地是朝阳区常营地区。北青报记者了解到,5月31日,丁立萍女士和几位家长带孩子在自家租种的菜地附近玩耍时,树下的一块石头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这块石头表面隐约有字,而在清理掉浮土后,一块长方形匾额浮现出来,表面从右向左题刻“湖州試館”繁体大字。


  匾额古朴沧桑,现场的家长们意识到这可能是文物。由于恰逢周日,菜地周围人很多,为保护匾额,四位男家长合力将其抬到丁女士的车上。匾额装进后备箱的一瞬间,丁女士的斯柯达明锐轿车尾部明显下沉,估计匾额将近200斤重。


  孩子们如何能发现古迹?丁女士分析,头天降雨冲刷了匾额上的浮土,使得其上文字隐约显示;此外,孩子们都已经上小学,对字迹比较敏感,已经能认出湖、州二字,但試和館是繁体字,孩子们一时没能认出来。 次日,丁女士和文物部门取得联系,工作人员立即行动,双方就匾额完成交接,丁女士收到一张盖有“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公章的收据。此后,工作人员又来到第一现场进行拍摄。


  丁女士认为,把匾额交给文物部门的亲身经历,对于孩子们是一次非常好的文保教育。希望未来能让他们知道匾额的从属和去向,也希望孩子们的行动能影响更多人为保护文物贡献力量。北青报记者随后从朝阳区文旅局了解到,这块匾额已经被运到朝阳区的东岳书院保存。


  湖州试馆并非文保单位


  90年代末被拆除


  孩子们发现的匾额上所标的“湖州试馆”,原址在北半截胡同,位于广安门内大街东端南侧。北青报记者随后走访发现,因诸多院落已消失,导致南北走向的胡同格局已经荡然无存。北半截胡同41号曾是湖南浏阳会馆、谭嗣同故居,现为居民院,是北半截胡同仅存的院落之一。而北青报记者向附近居民打听湖州试馆时,大家均表示并不清楚。


  北青报记者查阅《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时发现,早年间北半截胡同会馆众多,有湖南浏阳会馆、江苏太仓会馆、四川潼川会馆、广东潮州会馆、浙江吴兴会馆等。其中吴兴系湖州古称,现为湖州市的一个区。《北京会馆纪事》一书作者刘征先生告诉记者,湖州试馆和吴兴会馆是一回事,位于北半截胡同路西13号,后改为25号,直至上世纪90年代末被拆。据他考证,湖州试馆建于清代中期,有60多间房,被拆前已是大杂院,并非文保单位。


  刘征透露,在北京诸多会馆中,试馆匾额比较少见。北京的会馆衰落后,匾额流失的现象比较普遍。


  据《北京市宣武区地名志》记载,北京的会馆在明、清两代兴旺发达。清初实行满人居内城、汉人居外城的政令,禁止在内城兴建会馆,因此前门、崇文门、宣武门外成为会馆最为集中的地方。会馆主要分为工商会馆、文人试馆、行业会馆、殡葬义馆。


  文人试馆是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产物,占北京会馆中的绝大多数。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地点都在北京,进京赶考的举人迫切盼望能有一个凭借乡谊关系、互相照顾的住所。考试结束后,榜上有名的留京参加殿试,没有考中进士的可以留京寄宿,刻苦攻读,以便再次应考。这些举子在京举目无亲,受到小客店高价剥削。这种举人落魄的情景,引起朝中同乡的同情,于是邀请同乡中的官宦、巨商、士绅集资,在京城买地建房以招待来京应试的同乡举子,从而出现了类似招待所的试馆、会馆。


  北京会馆的衰落始于两方面原因,一是慈禧废除科举制度,本乡举子不来应试,断绝了会馆的经济来源;二是1928年南北统一,国都迁至南京,大批官员随政府机构南下,让诸会馆完全失去了支柱。


  对话


  试馆匾额较罕见


  拆迁后流落朝阳


  对话人:朝阳区文旅局文物科 任友


  北青报:这块匾额出自哪个历史时期?原先放置在哪里?


  任友:匾额所选用的石材,是京西一带出产的小青石,这在明、清时期的石刻中比较常见,结合阴刻的楷体大字,初步判断其出自清代。明、清时期北京会馆林立,多集中在南城一带。为此,我从同行那里了解到,湖州试馆坐落在西城区(原宣武区)的北半截胡同25号,这块匾额应镶嵌于建筑的墙面上。


  北青报:匾额为何会出现在朝阳区?


  任友:湖州是一座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湖州试馆是供浙江湖州进京赶考举人住宿的地方。但随着清末科举制度的衰落,北京的会馆建筑也随之凋零。初步了解,湖州试馆大约20年前已被拆除,匾额很可能随渣土被运到东郊,当年常营一带还比较荒凉。


  北青报:试馆匾额在北京是否常见?


  任友:我在朝阳区文物部门工作30多年,试馆匾额还是头次遇见。即便在全北京,遗存至今的试馆匾额也屈指可数,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必须要感谢孩子和家长,他们用行动发现并保护了文物。


  北青报:这块匾额未来将如何保存和利用?


  任友:和丁女士交接后,我们将匾额直接运到了东岳书院,考虑到书院经常有文化交流活动,这样既保护了匾额,又能让更多人接触到,有利于文物的进一步研究。(记者 崔毅飞)


  转自:北京青年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清明祭||梁学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清明祭||梁学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