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忠诚无私捍卫监狱人民警察荣光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9-20







  他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他是服刑人员眼中严厉又贴心的孙警官;他不抛弃不放弃,一次次为服刑人员推开生命之门,点燃了他们对生的渴望;他用生命诠释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誓言;他把28年的美好人生奉献给了党的监狱事业,他就是孙宏,生前系贵州省王武监狱医院院长、四级高级警长。


  2021年7月20日11时50分,孙宏因工作过度劳累,突发疾病倒在工作岗位上,生命永远定格在53岁……


  身先士卒
  生命诠释写担当


  1993年7月,孙宏从贵阳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选择到贵阳监狱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监狱人民警察,开始了他的从警生涯。


  刚参加工作不久,孙宏凭借大学4年扎实的临床医学知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先后参与医院多起病危救治,迅速成长为监狱优秀民警。


  事实证明,孙宏确实是名敬业的好民警。2014年到2019年期间,孙宏一直在贵州省王武监狱十四监区任教导员。该监区是老病残监区,为了更好管理服刑人员,孙宏组织监区民警开展医疗急救知识培训,以备应急之需。令王武监狱十四监区副监区长周书桐印象最深刻的事是在培训期间,服刑人员聂某吃馒头被噎住,眼看脸色变得越来越紫,同桌一起吃饭的服刑人员被吓得纷纷避让。就在万分危急的时刻,当日值班民警迅速来到聂某身后,及时用孙宏平时培训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挽救了聂某的生命。


  攻坚克难
  甘于奉献护平安


  有人曾劝孙宏:“管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可以了,不用太拼命,不要让自己太辛苦。”可孙宏却回答:“我能为监狱安全操劳,再累都值得!”


  王武监狱医院教导员杨成华回忆说:“哪怕是周末,他的办公室门口总挂着在岗的牌子,很多人觉得警察只是一份工作,可他却把这当成一辈子奋斗的事业。”


  在看到每天到医院就诊的病犯都由民警带押,深知警力紧张的孙宏,为减轻监区民警的工作量,通过多方调研,带头创新推出了生产监区巡诊制度。


  将医疗战线前移到了监管改造一线场所,既保证了生产监区的警力,又解决了生产监区就医困难的问题,并且也避免了罪犯在医院集中区域出现消息交流、传递物品的隐患,保证了监管改造工作的安全。


  全监罪犯医疗保障档案如何按照新农合要求重新完善?监狱要制定怎样的操作细则才符合新农合资金管理的工作要求?如何协调监狱驻地有关部门出台适合监狱罪犯医疗的制度政策?一系列问题摆在了监狱面前。


  为了尽快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完善罪犯就医保障体系,孙宏主动请缨,要求吃这无经验可循、无案例可鉴的第一只“螃蟹”。从资料查询到项目论证,从对外联系到设备考察,从经费预算到解决技术难题,他都亲力亲为。


  连续几个月的连轴转,硬是把文质彬彬的白面医生变成了不修边幅的黑髯大汉,用最短时间完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的筹备工作,顺利引进了老干专网、购进了HIS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了监狱医院经费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疾病诊断难等问题,有效维护了监管改造秩序稳定。


  对党忠诚
  坦荡无私铸警魂


  《法治日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孙宏的办公桌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9个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从警路上的学习痕迹。在任何一个工作岗位上,孙宏都始终秉持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用行动诠释了对事业的执着、对患者的仁心。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省监狱为确保监狱安全稳定施行封监管理。孙宏安顿好家里,背上行囊走进了那不知何时才能解封的高墙之内,这一干就是整整47天。


  2020年2月11日,孙宏作为监狱医院教导员,身先士卒,主动请缨带领医院12名民警进入监内进行封监管理工作,也是全监封监时间最长的一批人员,在47天封监管理的日日夜夜里,他组织医院民警完成了常规诊疗、罪犯及民警体温检测、防疫物资发放、中药熬制、区域消杀等相关工作。


  2020年至2021年,孙宏共参加封监管理累积达137天。孙宏曾经对同事说,当监狱民警太累了。是的,他这辈子无愧于监狱事业,唯独对自己的妻子女儿亏欠太多了。原本女儿刚从苏州读大学回家,答应要陪女儿吃一顿团圆饭。可这个承诺还没来得及履行,他就这样匆匆走了。


  “孙宏在监狱工作28年来,以忠诚践行初心,用实干书写担当,充分展现出乐于担当的态度、勇于担当的精神、善于担当的能力,用生命捍卫了公平正义,捍卫了监狱安全稳定,值得全省监狱民警永远铭记和学习。”贵州省司法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张行说。


  记者:王家梁 王鹤霖
  通讯员:袁萍 李康


  转自:法治日报——法制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