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泥综合利用项目填补应用空白 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12-07





  日前,“赤泥等多固废协同利用理论及其在路面基层材料中的应用”项目鉴定会在京召开。由北京科技大学、中色十二冶金建设有限公司承担的“赤泥等多固废协同制备路面基层材料理论与实践应用”项目通过了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成果填补了赤泥基多固废复合材料在路面基层材料中的应用空白,对我国赤泥等大宗工业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色十二冶金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于广业出席鉴定会并致辞。他说,在北京科技大学历经数载、潜心进行赤泥等多固废协同制备路基材料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十二冶与北科大校企强强联手,合作进行半工业化试验和项目的实际应用,在山西兴县中铝华兴公司赤泥堆场道路项目中成功应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赤泥等多固废协同制备路基材料理论与实践应用技术。期间,研发团队进行了顽强的科技攻关,解决了实验和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大量技术难题,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该项目自2004年实施以来,实现了材料研发、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应用的一体化研究,累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成功应用。
 
  本次科技成果鉴定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李龙土教授任组长,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教授级高工隋同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王栋民教授为副组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张以河教授,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张文生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崔素萍教授,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刘英研究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周永祥研究员,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李志国高工组成。
 
  鉴定委员会在认真审阅了鉴定材料、听取项目组的工作报告、研究报告、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报告及用户使用报告和专家现场考察报告,经过质询和讨论后,对该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项目主要创新点表现在:一是基于地学“热液蚀变”理论,提出了赤泥煤矸石物料体系硅铝质惰性矿物复合热活化的新方法,有效提高了赤泥等固废中硅铝质惰性固废胶凝活性。二是阐明了随着硅铝质凝胶材料水化龄期的延长,存在硅对铝的四配位同构效应,揭示了物料硅(铝)氧四面体聚合度对胶凝材料硬化体中Na+的固话机理,为赤泥等固废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三是发现了赤泥等多种固废资源的复合协同效应,研发了多固废协同利用新技术,促进了多固废的协同综合利用。四是开发了湿赤泥均化分散新技术,形成了赤泥基路面基层材料施工工艺,减少了赤泥干燥和脱碱的环节,实现了赤泥、煤矸石等固废在公路基层中的高掺量和低成本利用。该成果实际应用于山西华兴铝业有限公司的道路工程,施工工艺便捷,应用效果良好。建议尽快推广应用。(记者 淮金 李璇 任君芳)
 
  转自:中国有色金属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中国铁建试制成功世界最高效率清筛机

    近日,铁建装备与奥地利普拉塞-陶依尔公司联合开发生产的QS-1200Ⅱ全断面道砟清筛机通过试用评审,该设备是目前世界上作业效率最高、自动化程度最高、回填效果最佳的枕底清筛机,突破了目前我国铁路大修清筛的瓶颈。
    2017-03-21
  • 中国海油物探技术获行业性突破

    近日,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服对渤海两区块的宽频地震采集资料的处理工作渐近尾声,这是中海油服物探事业部自主研发的水平缆宽频地震采集处理技术的首次应用。
    2017-03-21
  • 全球首条量子通信商用沪杭干线全线接通

    近日,随着上海漕河泾、松江大港等量子通信中继站的启用,全球首条量子通信商用干线——沪杭干线全线正式接通。沪杭量子通信商用干线的接通,将实现杭州和上海两地间的量子安全级别语音电话、视频电话、文件传输业务。
    2017-03-22
  • 我国突破二氧化碳分离膜技术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邵路课题组在二氧化碳分离膜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有望实现二氧化碳高效分离,成果在线发表于《能源与环境科学》。
    2017-03-22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