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从中央到监管机构,鼓励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扶持的政策密集出台。频频送暖的政策“春风”,预示着2012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对小微信贷发起新一轮“冲锋”。
金融扶持政策密集出台
2011年10月温家宝总理亲赴浙江调研中小企业债务危机,“小微企业”无疑成为去年的经济热词之一。从中央到监管机构,2012年都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在2011年信贷规模紧张的形势下,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凸显。温家宝总理10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会议研究确定了金融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六项政策措施: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清理纠正金融服务不合理收费,切实降低企业融资的实际成本;拓宽小型微型企业融资渠道;细化对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差异化监管政策;促进小金融机构改革与发展;在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基础上促进民间借贷健康发展。
之后,银监会印发了《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补充通知》。《补充通知》在前期出台的《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基础上,提出更为具体的差别化监管和激励政策。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明确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工作目标,要求商业银行努力实现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并重点加大对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含以下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进一步细化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机构的准入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商业银行发行小型微型企业专项金融债的条件;明确小型微型企业贷款风险权重的计算原则。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随后,温家宝总理赴江苏调研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促进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给出明确答案。温总理强调,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支持实体经济,银行要拿出更加具体的措施。很多企业存在着贷款成本过高的情况,银行要切实解决不合理收费和附加贷款条件等问题。
2011年年末,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走访金融机构时再次强调,要更加注重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加强行业研究,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同时,要处理好防范风险和加强服务的关系,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减轻小微企业的财务负担,要通过创新来加强风险管控。
高层频频关注小微企业,必将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今年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倾斜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为今年信贷投放重点
2012年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已成为多家商业银行的共识。
新年伊始,工商银行便率先表态,工行2012年将在国内小微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全面推广名为“小额便利贷”的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服务。
2011年年底,农业银行党委书记蒋超良在山东省调研时也表示,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服务“三农”工作,不断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小微金融债发行也在快速启动中。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总计800亿元的小微金融债已获央行批复,率先走完监管审批流程。北京银行拟发行300亿元5年期金融债也于近期获得股东大会通过。另据消息人士透露,多家股份制银行如深发展、招商银行、华夏银行目前也在积极申请小微企业贷款金融债。
上海证券金融分析师刘洋认为,2012年货币政策定调“稳中求进”,预计对广大小微企业的扶持可能成为今年宏观调控的关键措施之一,在对传统高耗能产业、房地产业主动控制的背景下,确保小微企业的稳定发展,有助于国家经济转型的平稳进行,银行贷款结构或将继续呈现中小企业贷款占比上升的趋势。
提升服务满足不同小企业需求
2011年,在信贷额度紧张的态势下,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根据银监会的统计,截至2011年8月末,全国小企业贷款投放继续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小企业贷款余额较2010年同期增长25.1%,比全部贷款平均增速高8.7个百分点,已连续三年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
不过,由于缺乏抵押物、财务管理不规范、贷款管理难度大等多方面原因,出于盈利和风险的考虑,银行向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出现了融资成本上升和附加贷款条件等问题。因此,如何杜绝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小微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成为今年银行切实支持小微企业的重要一环。
业内专家表示,不能把小企业当作银行赚钱的“唐僧肉”,一味地追求高收费。应在培育小企业的过程中,通过共同的增值,来实现企业、银行和社会的多方共赢。根据小企业的变化特征,银行应不断提升包括财务顾问、现金管理、投资咨询、IPO顾问等综合服务能力,努力满足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需求类型小企业的金融需求,全面助推小企业成长。(周萃)
来源:金融时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