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资委坚持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系统推进“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专项工作,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自治区国资委监管的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在一季度同比跑赢全国省级国资委大盘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截至5月末,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590.37亿元,同比增长6.42%。基本实现了全面复工复产、达产增产超产,企稳回升的势头进一步巩固,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逐户调研把脉会诊,“一企一策”制定改革管理方案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自治区国资委逐户调研把脉会诊,“一企一策”制定改革管理方案:通过看巡视巡察、审计监督、日常监管报告,查改革推进进展、管理制度健全与否、违规经营投资风险等问题,给企业“把脉”。
与企业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举措,共同“会诊”深入研究精准有效的整改措施,确保整改能落地见效。
经过前期的深入调研,组织全委力量反复研究,逐户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整改措施,形成“1+17”关于监管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改进和加强管理的实施意见。力求精准提出“一企一策”改革管理方案和举措,体现改革和管理上的差异性,印发企业限时整改落实。
针对痛点堵点对症下药,全面推进精准施策靶向改革
据介绍,针对“混改”面的问题,自治区国资委加大力度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非国有资本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形成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力争今年自治区国资委监管的国有企业混改面达到60%。
针对资产证券化率的问题,自治区国资委开展推进上市企业增量提质行动。支持企业通过并购上市公司等方式,实现间接上市或借壳上市;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融资平台作用,提高上市公司市场化配置资源的能力,强化市值管理与价值管理,推动资产证券化水平不断提升。
针对各层级企业亏损面的问题,自治区国资委开展亏损企业专项治理。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对符合条件的子企业可变更经营范围,以新的业态盘活企业,多方拓展业务,形成新的增长点,今年年末力争亏损企业亏损额、亏损面同比下降10%。
针对产业集中度的问题,自治区国资委开展产业“同类项”整合。按照“有进有退、优进劣退”的要求,探索企业之间部分业务或资产的整合,加大企业内部重组力度,推动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功能明显、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针对企业总部机关化行政化的问题,自治区国资委开展企业“总部机关化”专项整治。下发专门文件,要求资产总额500亿元以上的企业总部部门数量不超过12个,每个部门人员配置不超过8人。企业总部对子企业的审批备案事项原则上减少20%以上,会议和检查数量要大幅减少,切实改进文风会风。
瞄准监管薄弱环节,“一企一策”深化改革加强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自治区国资委在统揽全局的前提下,瞄准监管薄弱环节,“一企一策”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成绩斐然。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优化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权责边界。积极探索经营层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
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实现员工能进能出;深化工资决定机制改革,有效解决薪酬资源结构错配问题,形成适应市场竞争的薪酬体系,实现职工收入能增能减。推动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及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着力重点领域创新。加大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创新力度,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分类推进产品、技术和服务创新,打造更多诸如“欧维姆”“国六动力”高科技、硬科技品牌,形成一批“独角兽”“瞪羚”企业,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隐形冠军。
破除无效低效供给。建立完善市场化、法治化的过剩产能退出机制。加快清理处置“僵尸企业”,采取“一企一策”专项研究,综合运用转让、兼并、关闭、重整、破产等手段,加快低效无效资产市场化出清,截至目前已指导督促各监管企业完成“僵尸企业”处置119家,处置完成率达68.8%;采取转岗安置、内部退养、解除停止劳动关系等方式安置职工363人,占需安置职工数的92.1%。推进企业“瘦身健体”,按照聚焦主业的要求重点对三级以下企业进行清理整合,推动企业清理退出不具有发展优势的非主营业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目前已累计清理三级以下企业183户。
加强精益化管理。持续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强化对标对表,不断强化内控机制,促进降本增效。
强化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提升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强化党建品牌创建的顶层设计工作。加大党建工作与业务融合的力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体制机制,逐级压实责任,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证。(记者 白琳 通讯员 曹玲 张维佳)
转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