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车企迅速崛起 合资品牌亟需赶超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7-01





  自主品牌车企正在迅速崛起。


  进入2022年后,自主品牌市占率创造了新高,2月份首次突破50%。如今自主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一直在不断提升,先发优势进一步显现。然而众多合资品牌却因为产品固化、品牌调性不清晰、智能化发展缓慢、新能源汽车短板等问题,导致市场份额逐渐缩减,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消费者开始越来越认可中国品牌。


  在这样的背景下,合资车企就需要加速转型,继续深耕本土化,否则一旦自主品牌在新赛道上奠定了未来中国汽车市场格局,合资品牌将会失去更多,甚至难回主流市场。


  自主品牌研发实力稳步提升


  仅以刚刚过去的5月份为例,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35.4万辆。其中自主品牌零售62.74万辆,同比增长5.4%。国内零售份额为46.3%,同比增长9.8个百分点;主流合资品牌零售55.18万辆,同比下降29.4%。豪华品牌零售17.48万辆,同比下降30.4%。不计算豪华品牌销量,自主品牌贡献了超过一半的销量,且合资品牌整体表现较差,除法系有小幅增长外,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均出现下滑。


  自主车企能够实现市占率增长,离不开研发水平的提高,这也是其技术力产品力提升的根本原因。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现在很多自主品牌都是在新的平台上研发车型,舒适度以及驾驭程度、娱乐性都和原来的车型研发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外形、技术、服务方面都有竞争力,也更加适合年轻化的需求,这都值得外资企业学习。”


  落实到具体品牌,长安汽车与华为、宁德时代聚首共推阿维塔CHN平台及首款量产车阿维塔11;比亚迪于2021年推出了e平台3.0架构,首款车型海豚上市后便取得了不错的销量表现,在今年5月20日发布了首款搭载CTB技术的车型海豹;吉利汽车目前则拥有BMA、CMA、SPA、SEA四个架构,2018年,吉利正式对外公布其自主研发BMA平台的详细内容。BMA是吉利历时4年自主研发和设计的、符合国际化技术标准的紧凑型基础模块化架构,该架构具有高度灵活的可扩展性,能够生产A0至A+级轿车,SUV,MPV以及跨界车型。


  另外,中国汽车市场营销模式也发生很大变化。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直营模式正逐渐转换着消费者的购车思路和用车习惯,再加之像蔚来汽车这样主打用户思维和服务的本土造车新势力横空出世,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购车体验。在中国,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开始强调与用户共同成长实现共创,这也得到年轻消费群体的认可,赢得市场的同时,也给了思维较为固化的传统合资车企当头一棒。陈士华指出,很多造车新势力是从互联网思维切入造车赛道,拥有着和传统企业较大的差别理念,这也使得服务方面和传统车企相比更加具有优势。


  如今,产品技术、产品开发、销售服务,甚至应用模式都在发生变化,尤其是万物互联之后,直接要求汽车产品开发做出根本性改变。但反观合资车企,在这方面显然储备不足,很多品牌都有车型迭代过慢、智能化发展没有亮点以及品牌调性长期不变的通病。


  自主品牌或将在高端市场竞争中占领优势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市场的发展趋势,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不及自主品牌也是其失速的主要原因。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快速崛起,在长城、吉利、比亚迪等头部企业新能源车销量大幅增长的同时,造车新势力们也开始逐步形成规模。5月新能源车(乘用)国内零售渗透率26.6%,同比提升15%。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为51.8%,豪华车为9.2%,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4%。


  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赛道上的发展迟迟无法赶超自主品牌,谈及主要原因时,陈士华告诉记者:“中国品牌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时间非常早, 从商用车开始到现在形成商用车和乘用车并重的发展格局,可以说中国品牌发展的时间非常快。时间早,速度快,就打下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包括动力电池、芯片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我国的战略定力和创新热情都在前沿,中国车企的布局走得更为稳健扎实,取得良好的创新成果也离不开政策驱动。而合资品牌相对来说就进入到新能源赛道的速度就比较缓慢了。第二点就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强。原来我们传统的车型,都是卖到像伊朗、南美,非洲、俄罗斯等地区,但是现在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始显现了国际竞争力,车型已卖到欧洲这样的发达地区,说明国外市场也越来越看好我们的产品。”


  在产品方面,如今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的设计、核心技术、服务、年轻化等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而合资品牌切换速度相对较慢。特别是背靠“新四化”浪潮,智能化的发展也为自主品牌提供了契机,这或许自主品牌高端化的一个机会。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自主品牌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表现很亮眼,这与豪华车形成了差异优势。国产智能车的崛起推动了消费观念的变化,豪华车和合资品牌燃油车在用户基盘上的优势已经被国产智能车冲淡。自主品牌未来在高端市场竞争中也会占据一定的优势。


  如今自主品牌借助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先发优势,整体加速向上,给合资品牌造成不小的压力。在这个关键时期,合资品牌该如何深耕新能源战略?对此,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合资品牌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创新热情,另外需要深耕本土化发展,重视中国消费者、加大研发力度,进一步贴近中国市场,同时加速整个供应链转型。”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刻,自主品牌阵营已呈现出“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这也势必加快弱势竞争者出局的速度。对于合资品牌来说,想要及时跟上必须随时保持警惕,打铁还需自身硬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一旦新能源汽车的赛道彻底被中国品牌主导,也将会改写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


  转自:华夏时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自主品牌车企拓展品质升级向上空间

    自主品牌车企拓展品质升级向上空间

    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不断加大品质升级力度。自主品牌车企以满足消费者越来越个性化的需求为目标,不断推进技术、产品、品牌、服务等方面的提质升级,以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2020-09-21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