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产业链品质管理为汾酒赋能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11-24





  日前,山西汾酒发布前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03.74亿元,同比增长13.05%。当日汾酒收盘价每股230.60元,市值达2010亿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汾酒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已远超2019年全年的19.39亿元。


  “全产业链的品质管理为汾酒发展赋能。”近日,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汾酒如何获得稳定的产品品质?做法很简单,就是两个字——管理。当然,要做好管理并不容易,而持之以恒坚持至今,则尤为不易。


  “工人每生产1公斤优质汾酒,就给奖金1角钱;每生产1公斤特质汾酒,则给奖金3角钱;汾酒在质量上能获1枚金牌,全厂每人奖励100元;如果失去1枚质量金牌,全厂每人下调一级工资且3年不变……”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汾酒厂就制定出这样的质量管理规定,要的就是培植全厂“人人关心汾酒质量、人人维护汾酒信誉”的风气。


  1986年,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获得了国家质量管理奖,这是第一家获此殊荣的白酒企业。


  2015年,汾酒宣布执行“严于国际标准”的内控标准,在全行业率先公开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企业标准,率先公布与国际接轨的企业标准,率先公开承诺执行国际标准。


  继2005年汾酒荣获首届山西省政府质量奖后,2017年,汾酒再次荣获第二届山西省质量奖。


  汾酒的品质就是在这样一点一滴的管理中,一直延续下来。


  质量管理先行者


  中国真正开始实施质量管理,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


  1978年,我国开始从日本和其他西方国家学习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在少数企业试点并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全面质量管理以相当快的速度、相当大的规模在全国推广开来。


  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将之划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质量管理基本上是在政府主导下推行的,企业则处于被动和从属的地位。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质量管理真正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竞争手段。此时,一大批具有先进管理理念的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使产品质量得到稳定提升,创造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国民族品牌集群,这里就有中国白酒领军企业之一的汾酒。


  事实上,从企业自主开展质量管理的时间点来看,汾酒是走在了整个国家理念行动之前。早在1960年,汾酒厂就率先在行业内组建了汾酒科研所,在全国首次提出“质量是企业生命线”,并形成班组五大管理体系。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老厂长常贵明的带领和倡导下,汾酒厂掀起了一个革新创新的高潮。工程技术人员与一线员工密切合作,先后发明了白酒行业第一台行车、第一个活甑桶、第一台冷散机、第一台搅拌机、第一台制曲机……


  1980年,汾酒、竹叶青获得国家质量奖。1990年,汾酒还获得了国家级企业技术进步奖,成为整个白酒行业竞相学习的榜样,也就有了“四方结队学汾珍”的行业说法。


  代代有传人


  在汾酒,质量管理的理念延续百年,从未间断。


  汾酒最早的质量管理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自医学家傅山运用广博的医学知识改良了竹叶青配方后,就已经奠定了汾酒在质量管理层面的基础。此后,义泉泳大掌柜杨得龄不仅总结出汾酒独特的酿造秘诀,还提出了“振兴国酒,品优价廉,信誉至上,优质为本,绝不用劣货欺世盗名”的中国最早白酒企业经营理念。


  1960年,时任汾酒厂厂长的秦斌倡议组建汾酒科研所,首次提出“质量是企业生命线”的口号,形成班组五大管理体系;20世纪70年代中期,数学家华罗庚两次来到汾酒厂,运用统筹学和优选法反复试验,并结合傅山改良的配方,选定了更为准确的浸泡时间,使竹叶青酒获得了令人瞩目的科技成就和产业价值。


  20世纪80年代中期,汾酒科研事业带头人之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赵迎路,建立了“三温定一温”的汾酒发酵数学模型,成为汾酒厂应用数学方法研究汾酒工艺第一人,并牵头引进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汾酒因此于1986年获得了白酒行业第一个“质量管理奖”,成为全行业学习的经典范本。


  傅山、杨得龄、秦斌、华罗庚、赵迎路……他们如阶梯般层层铸就了汾酒的“工匠之路”,并最终酿成了汾酒的“质量之本”。


  而今,进入发展新时代,在李秋喜的带领下,汾酒的质量管理又上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其标志在于管理的标准化和全产业化。


  源头管控独树一帜


  从田间到车间,从一颗高粱谷粒到一瓶汾酒上市,要经过一个庞大的监控体系——历经36个大环节监控、183个质量控制点检测,满足2000多个既定标准。


  目前,汾酒共有2182项标准,其中技术标准708项、管理标准201项、工作标准1273项。技术标准体系又分为16个模块,其中将工艺、采购等模块进行了二次细分,技术标准708项中,包括工艺标准47项、采购标准49项、检验标准100项,为食品安全和汾酒质量保驾护航。


  在标准之外,则是汾酒在全产业链质量管理中的源头管控——原粮基地的质量管理。


  “测天下吉壤为我所种,汇天下好粮为我所用。”2011年,李秋喜就提出了建立汾酒粮食基地战略。到现在,经过9年左右的建设实践,“从田间到餐桌”的汾酒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及绿色汾酒的理念已经在白酒行业内独树一帜,引发轰动效应。


  据统计,按照汾酒生产需求情况,2020年总体种植规模中,高粱种植规模在15万公顷左右,大麦种植规模在1万公顷左右,豌豆种植规模在1.33万公顷左右。李秋喜曾提出,汾酒到2020年有4个一流基地,其中一个就是原粮基地,显然,汾酒在基地建设层面已经走到了行业前列。


  正是得益于从未间断的质量管理体系,成就了今天“最干净、最纯正、最健康、最文化”的“四最”汾酒。(记者秦海峰)


  转自:中国质量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清香汾酒跨越千年成就中国酒魂

    清香汾酒跨越千年成就中国酒魂

    汾酒是中国白酒的根,是中国白酒的源,是中国白酒的祖庭。“根”、“源”、“祖”,魂之所系也。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跨越千年的清香汾酒,成就中国酒魂。
    2019-09-06
  • 汾酒品牌价值首破千亿 综合增速居全国酒企第一

    汾酒品牌价值首破千亿 综合增速居全国酒企第一

    报告显示,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品牌价值达1396 55亿元,位居榜单第7位,较去年上升1位;品牌价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较2018年净增497 87亿元,综合增长绝对值与速度排名居全国酒企第1名。
    2019-10-14
  • 汾酒入选民族品牌振兴中华老字号

    汾酒入选民族品牌振兴中华老字号

    近日,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以下简称“汾酒集团”)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中华老字号振兴行动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拥有悠久历史与厚重文化积淀的汾酒,将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从“汾酒文化”到“文化汾酒”的转变,实现清香天下...
    2019-11-06
  • 山西汾酒集团坚守高品质 创造高价值

    山西汾酒集团坚守高品质 创造高价值

    一直以来,白酒品质以及企业质量、生产和服务体系,是白酒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汾酒作为清香型白酒的代表,得益于生产方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西汾酒集团)对质量的坚守,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价值,走出了...
    2020-03-25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