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四个维度发力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1-04





  1994年成立于深圳的国信证券,伴随着特区的发展步伐茁壮成长。历经27年的风雨兼程,国信证券已成为全国性大型综合类证券公司。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数据,近年来国信证券的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核心指标均排名行业前列。


  一家企业的成长,如同一棵树木积蓄多年之力拔地而起。一种行业文化的蔚然成风,则必须依靠众多树木孜孜不倦的厚植生长。


  潜移默化中,国信证券渐渐形成了“合规自律、专业务实、诚信稳健、和谐担当”的公司文化理念和“创造价值、成就你我、服务社会”的公司价值观念。


  2021年,国信证券将文化建设纳入年度战略重点工作目标,并将“推进文化建设”作为实现公司“十四五”战略发展的十大战略保障措施之一,进一步推动公司文化建设与战略发展的深度融合。


  将教育元素融入文化建设血脉


  如果要了解国信证券的文化特质,那么教育元素绝对不可或缺,甚至已融入国信证券文化建设的血脉里。


  近年来,国信证券积极践行投资者教育和权益保护的社会责任,逐渐形成了一条有特色、出新意、成体系的投教工作模式。


  作为大型综合类券商,国信证券格外注重投资者教育保护工作。


  自2016年起,国信证券先后在北京、福建、浙江、重庆、湖南等地建设了实体投教基地。2021年9月14日,全国首个投资者教育基地流动宣教点——国信证券投资者教育基地流动宣教点落地杭州钱江新城金融财富中心,其模式在全国属于首创。流动宣教点主要分布于各大型企业园区、写字楼、广场、社区等人流密集场所,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


  目前,国信证券现有6家已授牌的投教基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投教工作,普及金融知识、宣传法律法规、帮助投资者了解证券行业,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共同打造“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行业文化。


  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国信证券的投教工作已覆盖多个不同年龄群体,形成特色的同时,更是屡创精品。


  “给孩子千万财富,不如给孩子创造千万财富的能力。”开发国民教育教材,是国信证券投资者教育的重要载体。2017年6月和9月,国信证券与复旦大学联合编制的程序化交易初级、中级教程先后出版,这两本教程也是国内高校在量化领域教学唯一的两本教程。


  2019年7月,国信证券出版了青少年财商精品音频课程。2020年10月,国信证券与浙江教育出版社合作,自主编著出版了《校园财商素养丛书》,该套丛书分为《财商启蒙》、《财富管理》和《创富人生》三册,分别适合小学、中学、大学。丛书既可以作为校园课外读物,也能用于校园财商课程的配套教材,适用各类投资者教育活动场景。


  将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投教工作的重要一环。国信证券以量化投资领域为切入点,在教育教学、实习实践、就业创业三个方面与全国20余所高校进行广泛合作。


  2020年6月,国信证券北京地区投教基地联合多家机构,与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合办开设了2019级金融专业硕士特色必修课程《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同时还开展了高校金融素养教育高峰论坛、投教基地实践等形式的活动,助力提高高校师生金融素养。


  2021年8月,国信证券与上交所、深圳大学、深圳证监局签署了国民教育合作备忘录,通过开设学分课程,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推动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目前,国信证券已联合国内20余所知名高校,举办了两届中国“港湾杯”策略交易大赛,为全国高校师生提供一个量化交易的模拟演练平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信证券坚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持续发力教育帮扶,并已打造出特色公益品牌。


  2009年以来,国信证券累计在新疆麦盖提县、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等地实施了包括“金色人生”人才培养计划、设立“国信园丁教育基金”、设立“春晖助学基金”、新疆塔县“线上智慧课堂”项目建设等在内的52个教育帮扶项目,资金投入达 6456.65万元。


  除了提供资金支持,国信证券还发动员工积极参与,自2018年以来连续四年派出七批共42名员工支教志愿者到新疆麦盖提县支教,目前第八批支教志愿者也已在招募当中。支教团队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扎实的业务知识,助力当地提升基础教育水平,还以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植学生心中,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目前,新疆支教项目已成为国信证券特色公益品牌。支教过程中,国信证券各部门、分支机构、子公司开展多项爱心助学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募捐衣物、图书、运动器械等物品折合人民币约45万元,让国信人的公益精神在麦盖提县接续传递。


  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实体经济


  证券行业是高度专业化的行业,“专业化发展”不仅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更是券商提升执业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证券公司应通过不断提升专业附加值、优化客户体验,来回归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


  2021年以来,国信证券聚焦服务绿色发展,积极开展绿色债券业务,充分发挥自身强大的专业优势,大力支持地方公共交通、新能源、清洁交通及水治理等项目健康发展。


  2021年3月,国信证券作为牵头主承销商协助广西广投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簿记了5亿元碳中和绿色公司债,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具有综合碳减排效益的清洁能源项目。本期债券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的首批碳中和绿色债,也是非储架债券批文项下全国首单用于“核电项目”的绿色债。


  2021年4月,由国信证券牵头承销的“绍兴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非公开发行绿色公司债券(第一期)(专项用于碳中和)”在上交所成功发行,发行规模7亿元。本期债券既是浙江省首单碳中和债券,也是全国首单AA+碳中和私募债券,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缓解绍兴市的交通压力、改善人民生活提供有效助力。


  同月,国信证券作为联席主承销商的2021年第一期广东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绿色债券成功发行,募集资金规模10亿元,主要用于广东粤电湛江新寮海上风电项目、东莞宁洲厂址替代电源项目建设。本期债券是粤港澳大湾区2021年成功发行的首单绿色信用债券,为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绿色金融事业发展提供了较强的创新示范效应。


  2021年6月,国信证券担任联席主承销商的“兴业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和“兴业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第二期绿色金融债券”成功发行,发行总规模50亿元。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绿色产业,支持地方绿色产业发展,推动实体经济绿色转型。


  2021年10月12日,国信证券作为主承销商之一,助力深圳市在香港簿记建档发行5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是内地地方政府首次发行离岸人民币政府债,创历史先河。债券发行期限为2、3、5年期,其中3、5年期为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清洁交通项目及水治理等项目。此次债券发行获得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等国际投资人和中资投资人普遍关注和踊跃认购。


  2021年11月,国信证券担任联席主承销商的“2021年长沙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绿色金融债券”成功发行,发行总规模50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支持绿色金融领域的业务发展,满足发行人资产配置需要,充实资金来源,优化负债期限结构,用于《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 年版)》规定的绿色产业项目。


  与此同时,国信证券立足投融资中介优势,充分发挥业务专长,支持帮扶地区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资源培育自我发展能力。截至2021年9月,国信证券累计为帮扶地区企业融资金额达173.47亿元。


  2021年4月,国信证券服务江西志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登陆创业板。其他正在服务的帮扶地区拟上市企业IPO项目5个,服务区域分布在江西、西藏、重庆、贵州等地。同时国信证券充分发挥期货行业风险管理专长,在云南、河北、陕西等省区通过“保险+期货”项目,分散农业生产者的价格风险,稳定基本收益,实现产业精准帮扶。


  2021年6月,国信证券助力4只基础设施REITs试点项目首批成功上市,分别担任盐港REIT的独家财务顾问、首钢绿能REIT和富国首创水务REIT的主要销售机构以及中金普洛斯REIT的做市商,打响了公募REITs服务品牌,在行业内确立了公募REITs业务的先发优势,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专业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资本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质量好坏至关重要。国信证券不断修炼专业“内核”,积极发挥枢纽作用,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随着科创板注册制改革,国信证券精选遴选科技型企业,全力推进科创板申报工作。2019年,国信完成的科创板IPO项目数量居于市场前三位;首批上市的25家科创板企业中,国信完成了2.5家,居于市场前三。在生物医疗领域,完成科创板项目3.5家,居于市场第一。


  在持续支持服务创业板发展中,国信证券重点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生物医疗、新材料等新兴战略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公司投行在高端制造业、TMT行业、医疗健康行业方面已具备专业优势,并不断强化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专业水平。截至2021年8月10日,国信证券已完成创业板IPO项目71家,排名市场第一。


  2021年9月北交所成立,国信证券高度重视北交所上市公司业务开展,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北交所发行上市。9月17日,北交所发布适当性管理办法后,国信证券于9月19日凌晨在行业内率先上线“全流程、一站式、全渠道、7*24小时”支持北交所权限开通功能。上线10小时内,就有近万名客户通过线上预约开通了北交所交易权限。


  11月15日北交所开市当天,由国信证券完成的首批挂牌企业贝特瑞市值833亿元,占北交所市值近30%,成为北交所“市值一哥”。目前,国信证券新三板挂牌企业共87家,其中创新层13家、基础层74家,这些项目以及在做的其他项目,都将成为重要的后备资源。


  此外,人才是金融科技发展的关键,国信证券对金融科技人才高度重视。2018年,国信证券作为“深港澳金融科技师”专才计划的发起单位之一,为专才计划贡献了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共同见证了专才计划的成长和发展。


  国信证券拥有众多金融科技应用场景,通过金融科技赋能业务发展,推动业务数字化转型,实现能力提升、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提升、成本降低及风险降低。2019年,在专才计划一级项目阶段,国信证券提供了金太阳智能证券交易、全面风险管理及自动化运维等3个案例,并派出业务专家为一级项目培训授课,将国信证券的金融科技实践与行业分享,促进共同发展。


  2021年,在专才计划二级项目的案例方面,根据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要求,国信证券更是精选了安全态势智能感知与处置、异常交易实时风控、金太阳智能交易和金融服务APP等3个案例,分别获得过行业及深圳市金融创新奖,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通过二级项目平台与行业分享,国信证券共同推动“深港澳”金融科技创新大发展,共同打造“双区”创新高地。


  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说,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我们的国家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


  回望过去,国信证券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主动承担国有金融企业与上市公司的双重社会责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除了捐款捐物外,国信证券深入一线、冲锋在前,以过硬的专业实力和优质的服务水平,顺利发行首批4只公司主承销“疫情防控债”(20深铁01、20绍交01、20海国鑫泰SCP001、20福汽01),全力保障防疫关键时期融资人的资金需求,助力抗疫企业融资。


  行走在广东省龙川县山池村的农田灌溉水渠边,可以看到一大批钢架沿着水渠整齐地搭建,钢架上布满了光伏发电晶片,蔚为壮观,这正是国信证券给帮扶单位量身定做的光伏发电项目。


  国信证券充分利用当地日照充足的特点,投入资金架设光伏发电装置,创新实施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后向南方电网售电。自2017年2月并网运行至今,项目取得的收益广泛应用于村集体经济和健康卫生事业等,探索出了一条集产业帮扶、生态发展帮扶和清洁能源建设帮扶于一体的新路子。国信证券给昔日的贫困村穿上“光伏衣”的新思路,形成了极强的示范效应,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与此同时,国信证券还以“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新模式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帮助山池村当地运营走地鸡养殖、蜜蜂养殖等特色项目,并负责对产成品回购用于公司食堂供应。项目既拓宽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来源,又有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增收。


  事实上,对于国信证券而言,践行社会责任的内涵不仅仅是扶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后劲和潜力,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构成要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是我们的共同目标,也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4年,国信证券出资100万元加入阿拉善生态基金会,并于2015至2019年间合计捐资250万元,完成了阿拉善腾格里沙漠边缘地块5000亩“国信证券生态林”的基地建设。2020年,国信证券再次捐资40万元,用于支持“国信证券生态林”林木管护工作及阿拉善生态基金会基地建设工作,持续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为“美丽中国”贡献国信力量。


  身处“文化遗产大国”,国信证券深深地意识到,文化保护不是目的,传承才是。


  国信证券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对接职能,创新文化帮扶举措,为帮扶地区联络和搭建产业文化推广平台。在考察新疆塔县帮扶项目的过程中,国信证券发现当地塔吉克族服饰等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有效的市场推广渠道和手段。2018年,公司主动牵线搭桥,联络北京永新华韵文化产业投资集团,通过其平台帮助塔县在北京前门传统文化艺术中心举办文化专题展览,参观总人数高达12000人次。展览将远在国门边境的塔县艺术珍宝向全国推广,加速了当地特色民族工艺产品的市场化进程,同时也是在主动践行国家兴边富民行动的决策部署。


  站在当下,国信证券将秉持“合规自律、专业务实、诚信稳健、和谐担当”的公司文化理念和“创造价值、成就你我、服务社会”的公司价值观念,按照上级监管部门的统一部署,继续深入践行文化建设十要素各项工作要求。通过文化建设与公司发展深度融合,为打造全球视野、本土优势、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的世界一流综合型投资银行的战略目标凝聚更大合力。


  转自:每日经济新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