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化:正在崛起的"上海基地"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07-24





  1972年至今,上海石化书写了47年的发展史。47年来,上海石化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致力于改革创新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凝聚了“金山精神”,创造了“金山速度”,实现了“金山效益”,做出了“金山贡献”,累计实现利税2000多亿元。


  建设六大工程,建成一座特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


  为解决全国人民穿衣难的问题,1972年6月18日,中共上海市委决定,在金山卫建设上海石油化工总厂。为了不占用一亩农田,工程向滩涂要地。1972年12月25日,5万余名建设者会聚金山卫海滩,用简陋的工具奏响了建设序曲。


  一期工程于1977年7月打通全流程,上海石化形成加工原油250万吨/年、生产乙烯11.5万吨/年、合成纤维10.2万吨/年、合成纤维单体10.83万吨/年、合成树脂6万吨/年、各种化工产品和油品280万吨/年的能力,成为我国当时最大的现代化石油化纤生产基地,每年可向全国提供人均1米的化纤织物原料。


  上海石化的崛起,终结了布票30年的历史。


  1980年7月,上海石化二期工程开工,1985年2月打通10套生产装置全流程。该工程建成投产后,上海石化原油利用率从30%提升至43%,年增合成纤维原料20万吨,每年向全国提供的化纤织物原料增加到人均3米,“穿衣工程”迈向了“丰衣工程”。


  以30万吨乙烯为主项目的三期工程跻身国家“七五”重点项目之列。1990年4月,30万吨乙烯装置建成投产。上海石化的原油利用率提高至62%,年利税达20亿元,成为中国国内最大的“油、化、纤、塑”并举的石油石化生产基地,使我国的乙烯产量超过200万吨,位居当时世界第八位。


  2000年6月18日,以70万吨乙烯改造工程为标志的四期工程开工。四期工程凸显了国产化,一系列新技术、新装备填补多项国内空白,部分装置达到世界级规模。特别是大型裂解气压缩机国产化等一些突破性项目,推动了“中国制造”。


  2003年底,五期工程开工建设。五期工程使上海石化初步消除结构不合理缺陷,显现卓越成效。


  2010年,以炼油改造和技术进步项目为主体的六期工程正式启动,进一步开启上海石化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炼化企业的新航程。上海石化完成结构调整,成为国内芳烃和乙烯生产能力最大的企业之一,并跻身1600万吨级炼油基地行列。


  推进深化改革,始终走在国有企业改革前列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中国涌动着改革开放的春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上海石化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决定顺应国有企业改革形势,走股份制改造之路,希望借助股份制打破现有体制机制的束缚,对企业进行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造。


  1993年7月,上海石化先后在美国纽约证交所和中国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11月,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至此,上海石化成为中国第一家在上海、香港和纽约三地上市的国际性上市公司。上海石化股份制改造试点获得成功,成为中国国企改革的一个典范,为国有企业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


  上海石化股份制改造后,一系列重大管理改革举措相继推出。


  1997年,上海石化开始事业部体制改革,迈出具有示范作用的重要一步。这种运作模式强调事业部的自主管理和企业集中控制相结合,以部门利益最大化为核心,对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强化了事业部的组织协调功能,调动了员工和领导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运作效率。


  实施事业部制后,上海石化基本形成公司—事业部—联合装置三级管理模式。


  改革永无止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石化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提质增效为主线,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企业活力和抗风险能力为着力点,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市场化新形势。公司加快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公司治理能力;不断优化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推进组织机构调整优化;深化用工制度与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持续完善绩效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一系列举措,稳步持续将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


  2017年4月17日,公司制定并发布了《上海石化推进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系统性部署整个“十三五”期间的深化改革工作。上海石化制定了组织机构调整优化方案和“三定”方案,着力建立精简高效的三级组织管理体系。至2017年底,上海石化机构总数减少88个,压缩了23%。


  在劳动制度改革方面,坚持降低总量、盘活存量,持续推进用工制度,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坚持新发展理念,全力打造中国石化“上海基地”


  近年来,上海石化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结合上海市建设全球卓越城市的目标愿景和中国石化“上海基地”建设规划,明确提出,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结构优化、转型升级为主线,坚持“增量带动存量,内涵拓展外延,循环经济促进绿色发展,低成本与差异化兼顾,规模化与精细化并重,加强管理与鼓励创新同行”,做强炼化、做精化工,走清洁、集约、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最先进的环保指标、最严格的质量指标、最高效的用能指标,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安全、低碳、高端、智能型,以炼油化工、新型材料、精细化工、安全环保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研发中心为主的绿色化工基地型企业,打造受社会公众和投资者尊重的上市公司。


  上海石化明确了企业发展“两个三年”具体目标,构想了“两个十年”目标蓝图。第一个三年(2018~2020年)决胜全面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重大风险隐患基本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公司效益指标保持稳定,全面夯实发展基础。第二个三年(2021~2023年)迈上高质量发展阶段。到2023年,完成中国石化“上海基地”部署,形成区域一体的规模化炼油化工产业;着力新材料领域,做大做强碳纤维、差别化纤维材料、塑料专用料及高附加值产品。


  到2035年前,建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炼化企业。


  到2050年前,建成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炼化企业。


  同时,明确了“一龙头、一核心、一基地”的发展思路。


  “一龙头”,即做大乙烯龙头。以建成烷基化项目及完成1号乙烯易地改造项目为重点,通过区域优化、集约发展,深化炼化一体化改造,提升发展质量与效益。


  “一核心”,即做强碳纤维等中高端新材料核心产业。坚持创新驱动,整合、发挥上海石化及中国石化在高性能新材料研发创新、资源配套、应用需求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合作创新、协同创新,开发、完善、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材料制备系列技术,形成较完整的中高端新材料产业链。


  “一基地”,即完成中国石化“上海基地”部署,着力打造具有世界规模和一流竞争力的绿色化工基地型企业。


  国家已明确把上海列为我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中国石化也将在“十三五”期间建设四大基地,上海位列其中。上海市发布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把金山石化作为具有传统优势的产业基地之一,将通过产业联动发展、集群集聚,打造参与全球产业竞争、体现上海制造业能级水平的高端特色产业集群。同时,在上海科创中心蓝图中,高端清洁油品、新材料、新能源储能材料、功能性化学品等,都与绿色化工紧密关联。


  上海石化作为基础较好、具有传统优势的企业,将紧紧抓牢发展契机,聚焦改造提升的政策,严格按照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生态环境要求,积极破解土地紧缺的发展难题,着眼于内部存量资产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发展思路,着眼于杭州湾北岸石化产业带区域一体化及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积极作为,带头引领区域发展,打造石化基地,创建行业标杆。


  转自:中国石化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毕业证、身份证、营业执照、健康证……小广告宣称“只要你需要,就能办到” 记者街头探假证(来信调查) 毕业证、身份证、营业执照、健康证……小广告宣称“只要你需要,就能办到” 记者街头探假证(来信调查)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