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冶集团:用心铸就刚果(金)“一带一路”样板工程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1-21





  近日,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刚果金PE527矿权鲁苏西铜钴矿开发项目》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建筑行业2019年度优秀工程设计成果奖一等奖。


  矿冶集团刚果金PE527矿权鲁苏西铜钴矿采选工程于2017年年底顺利建成投产,投产以来,生产运行稳定,达产达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被业主单位确定为在刚果金开发矿山的样板工程、管理示范平台和经济效益标杆企业,成为刚果(金)“一带一路”战略的“排头兵”。


  攻坚克难,“矿冶设计”展现“中国质量”


  自该项目可研启动那一刻起,矿冶集团就肩负国有企业的重要责任,把“中国质量”带到刚果(金),展示给刚果(金)人民。该项目矿区位于卢本巴希北偏西约 25km 处,工程原矿性质较复杂,既有硫化铜钴矿又有氧化铜钴矿,硫化铜矿物以硫铜钴矿、铜蓝、黄铜矿、辉铜矿为主,品种多,且可浮性参差不齐。氧化铜矿则以硅孔雀石、孔雀石为主,且硅孔雀石的量是孔雀石的两倍,硅孔雀石表面亲水性较强, 可浮性差,捕收剂作用难在硅孔雀石表面生成疏水膜,只在矿物的孔隙内生成,因此在工业生产上比较难选。另外,矿石中含有一定量的碳质,碳可浮性好,与有用矿物形成对浮选药剂的竞争吸附,不仅造成药剂用量增大,而且不利于有用矿物浮选指标的稳定。此外,矿石中还含有一定量易浮选好且易泥化的滑石,对铜的浮选也有不小影响。


  走出国门就意味着要代表祖国,工程设计质量必须代表中国水平。为充分回收铜钴资源,实现降本增效、资源综合利用,矿冶集团设计组与有关试验研究部门紧密合作,多次赴海外项目及试验现场沟通讨论,经过大量试验研究并充分考虑以后现场采矿和选矿生产实际情况,最终确定选别工艺主流程采用浮磁联合工艺流程。设计在铜钴矿浮选工艺之前采用快速预先脱碳浮选工艺脱除炭质矿物,减少了碳质物对后续浮选作业和精矿质量的影响。脱碳尾矿先进行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三次扫选回收硫化铜钴,硫化铜钴浮选尾矿再进行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三次扫选回收氧化铜钴,浮选尾矿和炭质物合并采用一次粗选一次精选强磁选作业进一步回收铜钴矿,精矿产品采用浓密+压滤两段脱水流程。


  针对刚果当地的气候条件,且氧化矿和硫化矿含泥含水变化大等特点,设计组决定在破碎磨矿采用一段粗碎、半自磨+球磨工艺,有效解决了生产中设备堵塞、生产不稳定等诸多问题。同时,采用矿冶集团自主研发的先进工艺技术、浮选设备及自动化控制系统,设置中央控制室可监控全厂设备运行,极大地减小了操作人员数量和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及能耗,实现各项指标稳定运行。


  质量为本,海外标杆助力转型发展


  刚果金鲁苏西铜钴矿采选工程从设计开始到建成投产,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且项目建成后一次投产成功,流程顺畅、设备运行良好,现场试生产迅速达成达标,在原矿性质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产品指标稳定,被业主单位确定为在刚果金开发矿山的样板工程,管理示范平台和经济效益标杆企业。矿冶集团项目设计者用奋斗、成长、智慧和思考,诠释了匠心传承和工程设计者们对工程质量的永恒追求。


  在我国铜、钴矿产资源严重缺乏的情况下,铜、钴资源的供应和需求之间长期存在着巨大的缺口。鲁苏西铜钴矿项目的开发,为提高我国有色金属冶炼工艺及装备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对开拓非洲市场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更对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树立了典范,是矿冶集团贯彻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大举措,对推动中国企业参与境外竞争与合作,加速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该项目的成功运行,使刚果(金)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发展优势,为繁荣刚果(金)经济、解决当地就业、促进中刚两国经济合作与互利共赢做出了积极贡献。


  打造精品,争创世界一流


  刚果金鲁苏西铜钴矿采选工程设计是矿冶集团承担的又一个国外大型采选矿山精品工程,彰显了矿冶人始终致力于质量管控、技术攻坚、精益创优的国家队品质,进一步扩大了矿冶集团在国际矿业领域的品牌影响力,该项目已成为矿冶集团在刚果(金)的示范工程,项目采用的先进技术、设计理念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前往参观,也带动了矿冶集团在非洲大地的咨询、设计和总承包等业务的开展。


  矿冶集团将继续坚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本色,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以开发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的行业共性关键技术为已任,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守“团结、求实、开拓、奉献”的矿冶精神,认真履行央企责任,将科技创新作为突破点,将市场开拓作为发力点,将质量安全作为支撑点,朝着“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矿冶科技集团公司”的企业愿景砥砺奋进,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转自:国资委网站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