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复工复产 制造业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所在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5-15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下,我国制造业正处在从第一波冲击向第二波冲击转换过程中,从内部冲击为主转向外部冲击为主,从供给端冲击为主转向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受到冲击。在此冲击下,我国制造业仍然能及时复工复产,对疫情防控起到关键作用。” 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亚丽表示,从上游原材料,到中间产品加工,到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生产,得益于我国拥有全球门类最齐全的工业门类和配套网络。可见,制造业在疫情防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

  制造业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角色

  制造业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潜在先行者和逆行者,是防控疫情二次冲击的关键所在。制造业企业及时复工复产为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了口罩、防护服、呼吸机、雾化器、制氧机、监护仪、生物医药等防疫物资。

  张亚丽表示,防控物资从原材料到中间成品,经制作工艺到最终产品形成,整个产业链不可缺少化工、装备、电子信息等制造业。我国疫情防控物资及时生产,得益于我国拥有全球门类最齐全的工业门类和配套网络。防疫物资的生产,是医护人员战场上的盔甲和弹药,是疫情防控的前提,是潜在先行者和逆行者。

  “在疫情全球蔓延之际,我国正遭受境外疫情输入、内部反弹的二次冲击。制造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为疫情二次冲击提供了充足的防控物资,保障了医护人员、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此次疫情更让我们意识到拥有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的重要性。”张亚丽强调。

  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助力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疫情科学防控和复工复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亚丽表示,在支撑疫情科学防控方面,医疗机构借助新技术,精准高效地开展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患者追踪、社区管理等工作。

  在加快企业复工复产上,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化工具,深化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尤其是工业App、人工智能、增强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运用,推广无人生产、远程运维、在线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恢复制造业产能。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研发、生产、应用离不开制造业发展,两者相辅相成。技术创新不能独立于制造业之外存在,必须以制造业提供的物质产品为基础。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土壤,制造业和新兴技术发展不能割裂开来,新兴技术必须以制造业为载体才能创造出新兴经济。” 张亚丽强调。

  制造业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复苏

  制造业是支撑疫情期国民经济快速复苏的重要力量,是“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新引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9%,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服务业冲击较大,服务业恢复生产速度较慢,而制造业在疫情发生后对经济增长具有更高的贡献率,制造业占比高的城市在疫情后复苏得更快,效率更高。”张亚丽介绍。

  据统计,截至3月28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和复岗率分别达到98.6%和89.9%,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等工业大省已基本全部开工。疫情期间制造业成为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为完成“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等主要经济目标提供重要支撑。

  “制造业是疫情期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产业、就业、教育、健康扶贫任务尤为艰巨,扶贫工作力度、深度和精确受到考验。” 张亚丽表示。

  2月份,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失业率明显上升。1月、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3%和6.2%,环比分别上升0.1和0.9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快速复工复产直接或间接拉动就业,不仅自身能创造就业机会,而且能通过制造业发展促进服务业的复工,迅速增加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成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张亚丽表示。

  多措施推动制造业发展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导致全球生产体系、产业链出现紊乱,全球供应链断裂通过进出口影响我国制造业平稳发展。一方面,进口中间品将面临供应中断风险,另一方面,出口企业面临外需不振、出口订单减少或取消等问题。

  对此,赛迪智库建议,应采取“一企一策”方式,保障出口企业的海外订单交付能力,特别要保障在全球产业链中有重要影响的龙头企业和关键产品生产出口,有效降低供应链被替代的风险。制定应对国际供应链中断的预案。对国内短期难以替代的进口中间品,加大国内储备力度,以增加库存应对突发的外部供应中断。

  “制造业不仅要发展高端环节,也要发展涉及民生保障的基础产业。”张亚丽表示,为了保障国家安全,拥有自主可控产业链体系,制造业不仅要发展制造业高端环节,增加科技含量,也要发展涉及民生保障的基础产业,不能将基础产业“一刀切”转移到外部。

  以化工行业为例,聚丙烯高熔指无纺布是用于一次性口罩、手术衣、被单、盖布、液体吸收垫的重要材料。如无化工,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将无法生产。化工不仅是为衣食住行提供服务,也是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重要支撑。一方面要彻底淘汰整治安全系数低、环境污染重的化工企业,另一方面要改造生产工艺,提升安全标准。要整治提升化工产业,绝不是不要化工产业、不再发展化工产业,而是要高质量、高效率、高安全性地发展化工产业。

  此外,制造业企业复工复产,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企业都无法运转,跨部门跨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存在难协调、难同步复工等情况。

  赛迪智库建议,短期内,应分批梳理行业龙头企业及其产业链上下游未复工达产的核心配套企业名单,明确阻碍产业链复工复产的具体“断点、堵点、卡点”,逐个协调解决。长远看,应继续加强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扩大产业集群规模和发展质量,各地围绕主导产业,进一步实施产业招商,引进配套企业,加强上下游的链式联动,提高本地企业配套率,提高协作配套效率,做大做强产业链条。(记者 曹雅丽)


  转自:中国工业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 海油集团:石油装备制造业的领跑者

    今年的cippe油展与往年相比冷清了几分,参展商明显少于往年,而且展商布展面积比过去缩小了很多。显然,低油价的冲击早已传导至石油装备市场。不过,善于把握市场脉搏的海城市石油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则逆势迎发展,...
    2017-04-14
  • 迈向“中国智造”亟须技工教育给力

    迈向“中国智造”亟须技工教育给力

    “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工匠精神”被屡屡提及,而摆脱“中国制造”标签,迈向“中国智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017-04-18
  • 制造业创新中心总体布局研讨会召开

    4月14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专家组召开会议,研究讨论近期制造业创新中心总体布局。专家组组长干勇院士主持会议,李培根、柳百成、余少华、王曦、屈贤明、李新亚、熊梦、欧阳明高等院士及专家参加研讨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
    2017-04-24
  • 智慧制造云是“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模式和手段

    随着新技术革命和新产业不断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时代正在到来。根据这个时代的需求和特征,世界各国纷纷加速发展智慧制造产业和应用,我们国家也是如此。
    2017-04-26

热点视频

清明祭||梁学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清明祭||梁学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