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提升国企竞争力 江淮汽车深耕科技创新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11-24





  江淮汽车作为安徽老牌省属国有企业,近年来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在发动机动力系统、新能源技术等汽车制造关键领域进行着攻关,成果显著。


  近期,在江汽集团发动机研发验证中心,技术人员正在开发一款3.5升直列四缸汽油燃气发动机,这也是今年安徽关键技术攻关的一个“挂帅项目”。


  据悉,该直列四缸发动机项目,它最大的技术突破就在于可以通过增加单缸的排量,使发动机效能提升10%,这在全球属于首创。发动机被誉为汽车的“心脏”,曾是中国汽车制造的软肋,而这也是江淮汽车寻求突破和转型的关键领域。


  据江汽集团动力研究院3.5升发动机项目总监陈园明介绍,“发动机对整个设计要求是特别高的,2002年我们就组建团队,十几年过去了我们现在有接近200人,从目前的设计到整个的验证、设置,全流程的都可以具备这种开发能力。”


  秉承持续创新的理念,江淮发动机研发验证中心已开发了上百种的发动机产品,覆盖从传统的汽油、柴油发动机到燃气、乙醇等新型能源发动机。


  目前,江淮汽车拥有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两个海外研发中心,还形成了整车技术、核心动力及软件系统等完整的正向研发能力。江淮汽车以国内先进、国际领先为目标,在节能减排、NVH、智能安全、轻量化和制造工艺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搭建起了完整的试验开发验证体系,涵盖部件及系统验证、整车可靠性试验验证、整车性能试验验证及产品公告认证。另外,集团拥有汽车发明专利超过2700件,创新成果显著。


  江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安进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江汽集团坚持对外开放,持续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名牌知名度,力争用3年时间,打造千亿级规模企业。


  江淮的创新路径今年以来越走越宽,与业界合作伙伴共同加力布局电动车和智能出行方案,创新能力和效率将实现更快提升。


  江淮与蔚来汽车共建了世界级智造工厂受业界瞩目,工艺流程完善,自动化程度高。官方信息披露,江淮蔚来年设计产能10万台纯电动汽车。


  江淮蔚来总占地面积839.6亩,共设有冲压、车身、涂装以及总装四大工艺车间,作为国内首个轻量化车身(铝车身)平台,车身铝材应用量达到96.4%。焊装车间拥有国内最新的全铝车身线,共用307台ABB机器人,整体自动化率达到97.5%。


  今年江汽集团还与德国大众集团在电动化、智能出行等领域加强合作。


  实际上江淮与大众汽车集团的合作始于2017年底,江淮大众合资公司正式成立。自2018年2月份起,江淮乘用车开始引入大众汽车的VDA质量管理体系,采取了更加严格的质量管理标准,并耗费2亿元进行了整车生产线改造升级。


  去年11月,江淮汽车推出乘用车3.0时代的首款产品嘉悦A5,这是江淮汽车推出的首款与大众汽车共线生产的车型,制造标准和品质的提升让江淮的乘用车产品在市场上的认可度进一步提升。从当前的销量来看,嘉悦系列在江淮乘用车中销量占比达到了20%。


  今年7月,大众中国斥资收购江淮汽车母公司江汽集团50%的股份,并进一步增资江淮大众合作公司。


  持续的创新才能稳固企业在行业激烈变化中的市场地位,江淮集团在自动化、自动驾驶以及智慧出行领域的努力不仅实现了自身业绩提升,更符合了国家产业发展要求,创新引领下,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规划》指出,要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不仅如此,该《规划》还提出了要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希望企业能够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促进形成开放、透明、包容的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市场环境,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同时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推动产业合作由生产制造环节向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等全链条延伸。


  目前,江淮的电动车已进入意大利、奥地利市场,并得到很大的认同。江淮与大众合资,在技术领域的合作,也顺应了《规划》深化开放合作的需求。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在流程上,江淮都有机会与大众汽车进行深度的探讨合作,从而加快融入全球产业链,提升竞争力。(记者 闫磊)


  转自:经济参考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