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科技之力 实现“双碳”目标 中国中铁资源集团打造绿色矿山“升级版”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10-25





  布桑加水电站即将投运发电、华刚矿业二期绿色生产线产出首批阴极铜、鹿鸣矿业生态修复再现新绿色……在国家“双碳”目标引领下,中国中铁资源集团全力唱响低碳主旋律。“‘双碳’是攸关国运的大战略,我们将紧紧围绕碳中和,加快构建绿色管理体系,持续推进采、选、冶全产业链低碳科技创新,努力打造绿色矿山‘升级版’。”中国中铁资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蒲青松如是说。


  力求源头减碳 把碳排放降到最低


  首台机组定子成功吊装,首台机组有水调试顺利开启,与刚果(金)政府正式签署《布桑加水电站输电特许权合同》……中国中铁资源集团投资兴建的布桑加水电站传来一个又一个好消息,这意味着该集团所属的世界级特大型铜钴矿——华刚矿业生产链上全部使用清洁能源已经为期不远。


  控制好用电源头,使用清洁能源是矿山企业减少碳排放的重要途径。华刚矿业早在起步之初,就把使用清洁能源列入规划,2016年一期达产后,华刚矿业加快与刚果(金)政府沟通协调,推动落实中刚“一揽子”协议,终于在2017年1月正式启动布桑加水电站建设。


  坐落在卢阿拉巴河下游的布桑加水电站,是刚果(金)目前最大的在建基础设施项目,项目总投资6.56亿美元,库区蓄水量13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240兆瓦,水电站4台机组全部投运发电后,预计多年平均发电量可达13.2亿度。


  “预计年底前,布桑加水电站4台机组可全部投运发电,输电线路将接入刚果(金)南部电网。”华刚矿业总经理李圣说,“届时,华刚矿业能源消耗将全部使用清洁能源。”


  科技赋能降碳 生产链上“绿”意浓


  科技创新节能降碳,是中铁资源加强绿色矿山的总抓手。据了解,该集团所属矿山企业生产链上全部采用具有节能标识的电气设备或元器件,尽最大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华刚矿业一期、二期冶炼主要采用湿法工艺,与传统的火法熔炼等工艺相比,可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粉尘和废气采用行业最先进的除尘工艺和设备,电积车间硫酸雾收集后进行集中吸收处理,对烟气的余热开展可回收利用。“这几年华刚矿业焙烧系统风机和泵类全部采用变频技术,节约电量180万千瓦时,年度综合使用效率节省明显。”华刚矿业副总工程师李宋江说。


  打造现代化矿山,提高资源利用率,是该集团加强低碳科技创新的又一做法。华刚矿业、鹿鸣矿业等集团所属重点骨干企业,都投资建设了矿山DCS控制系统,构建了基于信息系统的技术管理平台和生产管控平台,将矿山所有的空间和属性数据进行科学、合理和高效的管理与整合,有效提升了对矿产资源绿色开发综合利用水平。鹿鸣矿业还在矿区添设了4台噪声、大气污染物自动检测电子显示屏幕设备装置,实时检测矿山生产、生活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信息数据。


  几年来,中铁资源依托信息化矿山系统,坚持在增加碳吸收、减少碳排放两个方面双向用力,开展低碳技术攻关,先后完成“铜钴矿分级供电改造工程”“尾矿库水循环利用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等绿色生产链技术改造项目上百项,取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数十项。这些科技创新成果对尾气处理系统、水循环系统技术改造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节能减排成果的最大化。


  国家“双碳”目标提出后,中铁资源加快精准核算碳足迹步伐,全面采集产业链的能耗数据。“我们将利用科技手段,重新构建碳消耗分配体系,加快绿色低碳清洁生产工艺技术攻关。”中铁资源集团总经理张瑞刚表示,“我们将聚焦碳中和目标,掀起新一轮低碳技术革新热潮,让采、选、冶的每一条生产链“绿”意更浓。“


  生态修复固碳 亮出绿色矿山“新颜值”


  几年来,鹿鸣矿业以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园区”为目标愿景,按照“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原则,紧密结合气候、地貌、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空间格局,进行“乔-灌-草(农作物)”优化配置,形成了生态拦截带、生态沟渠、生态型护岸,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生态修复固碳吸收目标。


  走进鹿鸣矿业不仅绿油油,而且美灿灿。这是因为,他们将绿色矿山建设与促进产业链提升放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把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美好型绿色家园作为重要任务,全力打造“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的亮丽矿山,先后在生产生活区周边种植松树、紫叶李树等景观树2万余棵,完成生活区、厂区绿化面积2.2万平方米,定时、定线洒水降尘,强化货运车辆管理,严查超限超载,所有物料运输车辆必须苫盖篷布、清洗车身。


  现如今让职工开心工作、享受绿色生活已成为一种时尚的新常态。“矿区越来越美,道路两旁不仅种满了花草树木,而且是四季常绿,三季有花!”说起矿区颜值,在鹿鸣矿业工作了7年的王晓倩满脸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王建国)


  转自:中国有色金属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