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扬五岔村——国家能源集团国电宁夏驻村帮扶纪实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6-24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村级党组织是脱贫攻坚的主阵地、主战场之一,建好建强贫困村党组织,使之真正成为能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康的坚强战斗堡垒,是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


  初夏时节,记者在宁夏西吉县西滩乡五岔村蹲点4天,国家能源集团国电电力宁夏分公司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以党建助力扶贫工作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村里的党建活动阵地“美得很”


  走进五岔村党建活动阵地,墙面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标语格外醒目。“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25个文件夹整齐排列着。打开党员花名册,一目了然地记录着24名党员的学习情况。“三会一课”的工作记录也规范清晰。如今,这里已成为五岔村党支部集中学习的根据地。


  五岔村是西吉县的深度贫困村,也是该公司定点帮扶村,现有24名党员,其中14人常年在外打工。在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来村里之前,村里党支部工作基础薄弱,被上级党组织确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


  摆在该公司驻村工作队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把“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帽子摘掉,让村级党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


  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柳维和2位队友从强化五岔村党支部基础工作抓起。他们完善党员活动室设施,改善村委办公环境,规范党支部“三会一课”;加强党员教育,针对14名党员长期在外的情况,创新方式方法,开展“指尖上的学习”,有效解决了流动党员不想学、不会学的现状;他们开展形式多样的慰问活动,把扶贫的政策、技术及项目送到党员家里,让党员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关爱和温暖;他们还结合村里脱贫攻坚的实际情况,举办了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为广大村民讲授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业技术、文明乡风等内容,有效提升了村民的政策知晓率和农业技能素养……一系列“对症下药”的举措,让村党支部工作逐步走向正轨。


  如今,每月的支部学习,长住村里的10名党员都会准时参加,即便是家里有农活走不开,也会提前和柳书记请个假。为了方便联系省外打工的党员,驻村工作队还建立了省外党员联络微信群,以“每日一学”的方式,每天向群内推送一条不超过200字的党建知识,帮助外地党员加强自我学习。身在外地的党员,也会将自己看到的有关信息在群内分享,与村里的同志们进行学习互动。一个小小的微信群,将天南海北的14位党员与村党支部紧紧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网上的党员学习阵地。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五岔村党支部摘掉了“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帽子。2019年10月,经西吉县自评自验、固原市市级复查复审,五岔村顺利脱贫出列。同年10月,五岔村党支部被确定为西吉县提升党支部服务功能示范点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村级基层党组织观摩点,年底还被西滩乡评为脱贫攻坚先进村。


  昔日的后进党支部,如今一跃成为了全县村级党支部建设的“明星”,也成为带领党员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强堡垒。


  这几个年轻人“攒劲”得很


  走进脱贫光荣户李学平的家,亮堂的砖瓦房收拾得干干净净,宽敞的牛棚里8头黄牛悠闲地吃着饲料。谈起现在的好日子,李学平笑得眯起了眼。这两年,他享受到了政府种养殖业补贴及该公司青贮饲料青贮池建设项目补贴,壮大了养殖规模,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真正享受到了脱贫攻坚的丰收果实。


  2017年定点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公司党委把扶贫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成立了党政领导为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并选派优秀年轻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长期在五岔村开展扶贫工作。现在的驻村工作队由3名党员组成,第一书记柳维是开朗、阳光的“80后”,他的队友李荣庭和马军也都是踏实、能干的“80后”,这是一个充满干劲的年轻组合。


  驻村工作队把发展产业作为扶贫工作的根本之策,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养殖产业,资助贫困户建造标准化青贮池,降低养殖成本,促进养殖产业科学化、规范化。像李学平家这样享受精准扶贫政策的养殖户,在五岔村还有120户。通过建设青贮池来带动养殖业发展壮大,将“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使扶贫工作的内生动力更足,精准扶贫措施更加有效。


  李学平对记者说,这3个年轻人“攒劲得很”,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致富金点子、好路子。“攒劲”在西吉话里,意思是夸人能干,做事利索。


  今年是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攻坚年,西吉县脱贫摘帽的任务异常艰巨,作为自治区最后一个脱贫出列的县,各级党委政府都予以高度关注。作为脱贫攻坚第一线的驻村工作队,工作压力和工作量可想而知。平日里,3名工作队员严格要求自己,严格履行驻村工作职责,积极作为、勤奋工作,吃住在村部,周末无休息,常年奋战在脱贫第一线。


  驻村工作队的3人孩子都还小,但为了抓好工作,他们每个月最多只能回一次家。孩子的学业、家务重担都压在了妻子肩上。“最怕的就是深夜里家中的电话”,不管是孩子和老人病了,还是家中有其他事情,都牵动着他们的心弦而整夜无眠。疫情防控期间,因为肩上的责任,他们连续坚守岗位近2个月。工作一忙起来,吃饭基本就没有点,很多时候一碗泡面就是一顿饭。


  西滩乡党委书记王宏忠在给村委会班子开会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们要好好向人家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们学习,他们做了很多实际工作,如果没有他们,你五岔村的工作要退步咧。”


  上有乡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有村民的信任,驻村工作队的干劲儿更足了。两年来,他们先后筹措资金24万元改善五岔村基础设施及村委会办公条件,多次开展五岔村小学、困难群众、困难党员帮扶慰问活动,组织认购70多吨“爱心”土豆,协调引进社会帮扶资金10万元为农户购买玉米种,这些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的暖心措施,为当地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额(我)也想当党员”


  扶贫首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激发村民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决心。而把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多年来村民们固有的观念,加上靠天吃饭和靠政府救济的传统思想长期形成,要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刚到五岔村的时候,自然条件差,工作开展难,柳维带着李荣庭和马军,几乎每天都往农户家里跑,去熟悉环境,和村民、党员面对面交流,在交流中增进了解,沟通思想。


  西吉方言有自己的特色,有些村民说话语速快了,外地人几乎听不懂。但经过记者观察,驻村工作队这哥仨早已度过了“语言障碍期”。李荣庭的祖籍在浙江,从小在城里长大,对于宁夏本地方言更是难上加难,刚开始和村民交流就像在听天书,但经过一年的耳濡目染,交流早已没了障碍。


  “其实老乡们都非常淳朴,他们也希望获取更多信息,了解更多政策。如果我们一进门就谈工作提要求,老乡肯定也会反感。”柳维介绍说,“这得讲究方式方法。”


  “谝闲传”是典型的固原话,意思就是聊天、拉家常,和东北话里面的“唠嗑儿”是一个意思。驻村工作队员每到一家,先和村民聊聊家里的情况,听听村民的实际困难,说说最近县里和乡上的安排,在“谝闲传”中,用村民和党员容易接受的方式,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精神、扫黑除恶专项工作的要点、脱贫攻坚的政策讲给村民,往往一户人家就要“谝”上两三个小时。驻村工作队队员马军介绍说:“村民获取的信息多了,掌握的政策准了,我们的工作也就好做了。”


  面对今年初的新冠疫情,西滩乡五岔村党员群众团结一心,通力协作,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有效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驻村工作队发动全体党员,分为多个工作小组,在防疫宣传、人员排查、村口值班的各项工作中,构建防疫抗疫前哨站。在他们的影响下,村民何金龙、马克兵、马永珍、张金虎4人在防疫第一线递交了入党申请。张金虎在和柳维的谈话时表示:“额(我)也想当一名光荣的党员,我要让大家看到我战胜疫情的勇气,我有信心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在整个防疫期间,4名入党申请人与村两委班子一起,全程参与了村里的各项防疫工作,表现非常积极。经村党支部研究后,决定按照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火线入党的有关工作要求,吸纳其中2名同志为入党积极分子。


  走在村间的小路上,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柳维感慨地说:“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咱们国家的重大战略,我们3个人能参与这场脱贫攻坚战,并且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个事可以骄傲一辈子了。”3个人有说有笑,又朝着坡上的老乡家走去。(记者 郭航 通讯员 胡刚 张智)


  转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7254。

延伸阅读

热点视频

清明祭||梁学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清明祭||梁学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特色小镇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