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去杠杆 中国债务情况出现积极改善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11-13





  在坚持多管齐下、多种措施的去杠杆之后,中国的债务情况出现积极改善。
 
  近期标普全球评级公司发布的报告称,中国企业部门激增的债务增速可望在未来两年内得到控制;野村证券也在11月7日表示,中国金融去杠杆初见成效。这是继德意志资产管理公司和彭博社之后,国际机构再次关注中国去杠杆的成效。
 
  中国企业债务增速在未来或出现拐点,增速有望放缓
 
  在外界谈论中国杠杆风险的时候,内部结构一直是焦点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指出,中国债务的主要问题是“企业部门债务占GDP的比例较高”。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问题有望在未来得到改善。
 
  标普全球评级公司对中国最大的220家企业进行调查发现,中国去杠杆的成效在2016年末开始显现。得益于自身盈利水平改善以及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有力措施,中国企业有可能在未来两年内控制其激增的债务增长,并预计到2021年,中国企业每年的债务增长速度将下降至12%。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这或是意味着中国债务增速的拐点出现,到2021年之后,中国企业债务增速不像之前上升得那么快了。“今年以来外需、内需都比较旺盛,商品价格也有所上涨,这些都带来了企业盈利,今年通胀的贡献可能更大一点。预计明年CPI上涨,也有可能让债务增速在未来出现拐点。”
 
  值得注意的是,标普此次调查样本的三分之二为国企,上述结论也意味着,处于去杠杆“重中之重”地位的国有企业的债务水平有望转好。
 
  调查显示,由于2016年初大部分商品价格从低位回升,金属、采矿、石油和天然气等行业盈利能力得到最大提升,而国有企业在大宗商品和上游行业中又处于支配地位,国企利润增长情况也比较明显。与此同时,由于政策引导国有企业控制和降低杠杆率,企业做好开源节流,这些举措正在起作用。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印证了上述结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达21788.5亿元,同比增长24.9%,实现收入和利润持续较快增长。
 
  “企业盈利转好可能意味着企业会做一些还债,但目前需求还没有特别明显。”花长春认为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但毕竟已经出现一些积极信号。
 
  标普的调查进一步表示,要遏制企业债务,兼并是有效途径之一。中国政府在巩固金属和采矿业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稳定了最弱势公司的财务状况。但最终降低债务率将要求对杠杆率、资产出售和股权筹资等进行更严格的监督。“这需要时间,第一步将是对不同行业国有企业的杠杆水平进行差异化监督,并加强对投资和资本支出的监督。”
 
  杠杆率的内部结构改善
 
  企业债务水平、尤其国企债务水平的改善,或可管窥中国今年以来去杠杆的成效。实际上,随着企业部门杠杆率的好转,整个内部结构都在趋于改善。
 
  “总的来说,当前的中国债务在比较稳定的水平。目前,民企债务率不高,国企企业又盈利,地方融资平台来看,土地价格也不错。”花长春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
 
  根据中国社科院9月底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去杠杆进程报告》,2017年第二季度,包括居民、非金融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实体经济杠杆率较一季度末上升了0.7个百分点,总体态势趋稳。与此同时,居民部门和非金融企业部门间存在杠杆率转移:二季度相比于一季度,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1.3个百分点,而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下降1.4个百分点,表明杠杆率内部结构有所改善。
 
  与此同时,金融部门杠杆率继续回落。从资产和负债两端分别统计金融部门的杠杆率皆有所下降,资产方衡量的金融部门杠杆率由一季度末的77.3%下降为74.2%,负债方则是由65.6%下降为64.3%。两种口径所统计的金融杠杆率下降均超过一个百分点,资产方衡量的口径下降更大。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主任张晓晶近日撰文指出,杠杆率内部结构改善可以降低风险。“不同部门不同主体负债能力与运行效率是一不样的,其承担风险的能力也不一样。比如,政府部门掌握的资源多,负债能力强,杠杆率向政府转移可以适度减弱风险;同样,居民部门目前的杠杆水平较低,负债空间较大,从而居民部门适度加杠杆也能降低总体杠杆率风险,但一定要防止过快增长。政府部门与居民部门加杠杆,就为企业部门去杠杆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其中,针对目前居民部门债务增速较快的情况,花长春认为不必过于担心:“虽然增速快,但水平并不高。而且中国居民债务和国外不同的地方在于,绝大部分的负债不是消费,而是房地产信贷,质量比外国好。与此同时,高家庭储蓄率也形成支撑作用。”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债务,适度的杠杆是必要的。杠杆率过高会产生泡沫和影响市场,但去杠杆不是零杠杆,要温和适度,使得各个部分处在均衡状态。从目前来看,国企部分的的杠杆增长已经慢下来,居民和地方融资平台增速虽然比较明显,但从对贷款投放和控制地方融资的政策来看,看到了政府的决心。”(记者 张赛男)
 
  转自:澎湃新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一行三会释放“温和去杠杆”政策信号

    临近年中,由于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考核和监管压力,资金面一直有紧张预期,在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下,央行需要适时补充流动性,维稳资金面,但同时又要避免过松给市场宽松预期,所以现在放水采取的是一种‘细水长流’的策略。
    2017-06-08
  • 金融去杠杆提速 5月末M2增速降至新低

    据中国人民银行14日公布的数据,5月末M2同比增长9 6%,首次跌破10%,也创下历史新低。另一方面,监管趋严推动表外融资重回表内,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 11万亿元,高于市场普遍预期。
    2017-06-15
  • 5月工业企业杠杆率下降 国企杠杆率环比仍上扬

    5月工业企业杠杆率下降 国企杠杆率环比仍上扬

    6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 1%,同比下降0 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 1个百分点。
    2017-06-30
  • 去杠杆将成为下一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

    去杠杆将成为下一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

    继去年提前超额完成去产能任务后,今年到6月底,我国钢铁去产能已完成全年目标,煤炭也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量的74%。业内指出,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正在进入转型下半程,提质增效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基调。
    2017-07-20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