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柳编” 传承非遗文化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4-30





4月19日,谷雨。这天,天气晴好、春光明媚,不少人出门踏青。

山东潍坊高密市注沟镇曹疃村超越超市内,人流如织,不少顾客正在选购自己心仪的商品。一位操着外地口音的顾客买了几样商品后,被一件陈列着的、柳条编织的精美花瓶给吸引住了,没问价格就爽快买下高兴出游去了。而店主刘松艳在扫码、收款之余,还维护着一个网店:更新图片信息,统计订单数量,接收货款,下达物流发货指令等。

“百岁送笸箩,老个好婆婆!”是高密的一个民俗。也算是机缘巧合吧,前些年的这个时候,来曹疃村抽查线路的山东潍坊高密市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第二基层服务站市场经理赵亮,受好友委托买个小笸箩给孩子过“百岁”,就见到了刘松艳的丈夫禚元兴。一番攀谈,赵亮才知道,原来这小小笸箩竟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禚元兴则是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密柳编代表性传承人,高密仅此一家。说起曹疃柳编的前世今生,禚元兴感慨万千。

图为禚元兴正在向顾客介绍柳编工艺品

禚元兴今年49岁,高密市注沟镇曹疃村人,现负责柳编生产及工艺传承,其主要产品为簸箕、圆斗、笸箩及其工艺品等。柳编是高密民间传统手工艺,曹疃村禚氏一族做柳编已有600多年历史,禚元兴是第19代传人。自懂事起,禚元兴就在父亲做柳编的“地屋子”里,看父亲和叔叔、大爷们一起做柳编。在耳濡目染中,他竟学会了柳编技艺。于6岁那年,他独自编制了一个精美的小笸箩,在柳编方面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他的父亲看到十分欣喜,心想老祖宗留下的手艺终于有传承人了。

在此之前,禚元兴的父亲一直担心这门技艺传承不下去。因为做柳编虽然不用风吹日晒,却是个辛苦活,年轻一辈都不愿意学习。好在禚元兴自小痴迷于柳编,并义无反顾地投身这一行当。

与老辈不同,禚元兴很有经营头脑。他成立了自己的柳编作坊,去工商部门申请了执照,实行工厂化管理,主要生产制作小簸箕、小笸箩等物件,产品在市场上大受欢迎,成功积累了第一桶金,并于次年跟邻村的刘松艳结了婚。

结婚后,禚元兴与刘松艳志同道合,协力将柳编事业做得蒸蒸日上。不过,禚元兴也遇到过挫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用品的审美需求日益增长,花样简单的传统柳编产品不再受欢迎,销量下滑。禚元兴曾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但凭借对传统技艺的热爱,还是坚持了下来。

为了提高柳编产品的美感,禚元兴专门去济南工艺美术学院学习,对传统柳编样式进行创新,使柳编产品由生活用品发展为精美的工艺品,颇受市场欢迎。2012年12月,他被确认为潍坊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柳编作品多次在国家级、省级大赛中获奖。

好酒也怕巷子深。当赵亮找到禚元兴家购买小笸箩时,他家竟然窝在一个较偏的胡同里,更没有像样的门头房,产品销售就是坐等顾客上门。凭着市场经理的直觉,赵亮告诉他,要想做大做强,这种营销模式必须改变。于是,他们采取了赵亮的建议:禚元兴与刘松艳分工合作,一个管生产,一个管销售。

于是,禚元兴带领村民们抱团发展,让高密柳编的技法、工艺、材质,在传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仅焕发了新的生机,还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每年柳编工艺品的销量达十几万个,销售额300多万元。禚元兴还带着柳编作品参加潍坊国际风筝会、青岛国际啤酒节、上海艺术品展时,有不少人找他洽谈合作——曹疃柳编出彩了!

而刘松艳则申请了相关牌照,在村中心主干地段筹建了超市,因为柳编这种特色产品跟烟酒糖茶等日用品形成的互补优势,特意买柳编的客户往往还选购其他商品,买日常百货的也常常顺手捎带几个柳编,再加上借助注沟镇“文旅活动”的东风,她超市的生意竟然日益火爆。

近两年,随着电商兴起,赵亮又指导刘松艳,将传统的柳编工艺与网络对接,开辟了新销路,将产品远销到了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有了电商助力,柳编让村民们有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越来越多村民找禚元兴学习柳编,在农闲时增加家庭收入。

如今,禚元兴在带领大家做柳编之余,还不遗余力地传承非遗文化。他成立的柳编工作室被评为“潍坊市非遗作坊”,成为高密市中小学教、学、研基地。他常应邀到济南、北京、上海等地的工艺美术学院交流。此外,他还在短视频平台通过直播展示柳编技艺,宣传非遗文化。(作者:禚照卿)

柳编作品《家》

柳编作品《如意花瓶》


  转自:中国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