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小米汽车工厂,看中国“智”造力量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4-29





  4月19日,记者参加了由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组织的集体采访活动,与首都20多家媒体的记者、网络大V一起走进位于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小米汽车工厂,现场探访小米造车的“秘密武器”,感受中国“智”造的力量,领略税收助力下首都高质量发展的万千气象。


  700多个机器人,实现关键工艺100%自动化


  走进小米汽车的生产车间,几乎看不到工人,都是机器人在有序运转:机械臂挥舞着在自动装配,AI智能代替人眼识别进行质量检测,AMR机器人拉着中大件满地跑……一种现代化工业美感迎面而来。


  “我们引入了700多个机器人,可实现大压铸、冲压、车身连接、车身装配、涂装、总装等关键工艺的100%自动化。”小米汽车工厂技术人员介绍,小米汽车工厂是新时代智能工厂,在这里,每76秒就有一台新车下线。


  在生产车间,最引人注意的是小米自己研发的超级大压铸,9100吨压铸岛集群有两个篮球场大小,非常壮观。据了解,目前只有特斯拉、小米等先进工厂内,才有专门的压铸车间。


  车间内人员最密集的地方当数最中央位置的工程师办公室。据介绍,这是为了研发人员能够更快改进产品专门设计的,方便工程师第一时间到达生产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小米造车,从一开始就明白这是一个百年赛道,这个赛道是没有捷径的。因此,我们用10倍的投入认认真真去造一台好车,从第一步起就严把质量关。”小米集团副总裁、首席财务官林世伟说。


  在小米汽车展厅墙上,记者看到“小米公司发展历程大事记”:从2021年3月小米宣布进军智能汽车行业到2024年3月小米汽车SU7上市,仅用了3年时间,一座现代化的智慧工厂拔地而起,创造了“发布即上市、上市即畅销”的业内好成绩。


  3400名工程师,研发投入超100亿元


  “小米造车并非从零开始,而是在既有基础上经过3年努力打造出小米汽车SU7。”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在解释小米能在3年内造出汽车的原因时说,“这基于过去公司积累的智能制造基础,以及近年来持续增加的研发投入。”


  坚持自主研发、科技创新,成就了小米汽车的底气和原动力。“小米作为一个顶尖的科技型企业,在研发上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林世伟表示,近年来国家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不断优化完善,进一步激励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据了解,目前小米集团研发人员总数接近18000人,拥有全球专利数超35000件。2023年研发投入达190亿元,预计今年达到240亿元。2022年-2026年,小米公司5年研发的总投入计划超1000亿元。


  在汽车研发上,小米同样保持巨大投入。2023年投入67亿元研发费用,2022年投入31亿元。雷军此前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小米SU7的研发投入已超过100亿元,工程师超过3400名。“我们用'真金白银'来表达认真造车的态度。”他在小米微信公众号上发表的文章中说。


  “集成式”税收服务,“一站式”解决企业涉税诉求


  小米汽车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涉税事项,如何为企业提供“集成式”税收服务,“一站式”解决企业的涉税诉求,成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的一项重点工作。


  据了解,在小米汽车正式上市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多次赴小米汽车工厂开展调研,通过“亦税连亦企”服务机制精准对接企业高层,从税费政策定制辅导、税费诉求集成解决、复杂难题税务处理等多维度为企业保驾护航。


  “作为一个各项业务和商业模式都不断创新的企业,小米集团在税务方面经常会遇到一些新问题。面对我们的新问题新诉求,税务干部总会给予耐心指导,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享受政策。”林世伟说。


  据悉,在落实留抵退税政策过程中,税务部门了解到小米汽车产生了大额留抵税额,便依托“亦税连亦企”机制,及时辅导小米集团办税人员,定向宣传留抵退税政策,及时指导小米集团办理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为汽车业务盘活了现金流。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姜学东表示:“我们将持续完善'亦税连亦企'服务机制,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更好支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税务力量。”(记者 易敏敏)


  转自:中国税务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