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产业带”高质量发展报告》发布 为行业发展献策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5-15





  5月11日,商务部研究院电商所在2024中国跨境电商生态创新峰会上发布了《“跨境电商+产业带”高质量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报告》以“跨境电商+产业带”的内涵为起点,梳理“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特点,剖析跨境电商推动产业带发展的内在机制,结合调研归纳当前“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为各地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提供参考和借鉴。


  《报告》发布人指出,2023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提出,鼓励各地方结合产业和禀赋优势,创新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带动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出口。目前,各地积极打造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已经形成多种类型的“跨境电商+产业带”。为全面反映我国“跨境电商+产业带”的最新进展,商务部研究院电商所发布该份《报告》。


  《报告》指出,在“跨境电商+产业带”中,跨境电商与产业带是双向促进的关系。即跨境电商通过数字化、协同创新、精准营销、智能物流等方式,形成立体联动的助力生态,推动产业带数字化、产品创新、国际市场扩大、高效履约,形成优质供应链,进一步为我国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报告》显示,从地域布局来看,目前我国“跨境电商+产业带”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从推动外贸发展来看,“跨境电商+产业带”加快了传统工贸的品牌化及出口品类的高端化;从市场主体培育来看,“跨境电商+产业带”助力更多工厂型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未来,在“跨境电商+产业带”助力下,跨境电商B2B大有可为。同时,各地方政府也要加大对海外企业采购业态的支持力度,助力产业带企业抢抓跨境电商B2B机遇。


  《报告》提出,“跨境电商+产业带”的制约因素是由跨境电商和产业带两端因素共同组成。主要表现在:产业带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相对不足、跨境电商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售假存在难点、产业链协同性较弱与跨境电商产业服务生态不足并存、制造业和跨境电商都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报告》进一步建议,未来,需要从鼓励研发创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升产业生态协同、健全人才供求调节机制入手,探索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充分发挥“跨境电商+产业带”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国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记者 王文博)


  转自:经济参考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