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本网公告    收藏本站
    首页  >    产经头条 > 正文
货币政策精准发力 助推经济行稳致远

  在国内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较大、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等背景下,今年上半年以来,人民银行精准施策,重磅出击,接连打出“全面降准+定向降准”、“降息+定向降准”等组合拳,同时,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营造了较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保持了合理适度的流动性供给,有效地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从政策实施效果看,当前流动性总体保持充裕,货币市场利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社会融资成本有所下降。

 

  日前披露的经济金融“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M2同比增长11.8%,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8.81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6.59万亿元,同比多增8742亿元。经济运行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平稳较快增长。

 

  灵活降准降息 力促社会融资成本下行

 

  为有效推动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平稳较快增长,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今年上半年,人民银行改变了以往交替运用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的方式,同步运用价格型工具和数量型工具。

 

  首先,普降与定向相结合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今年2月份,人民银行调整了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普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定向降低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农业发展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从18%下调至13.5%;对小微企业贷款达到规定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4月份,人民银行再次普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时定向降低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农业发展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从13.5%下调至10.5%;农村合作银行、农信社、村镇银行、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存款准备金率额外下调1至1.5个百分点,统一执行11.5%的存款准备金率。

 

  其次,协同推进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利率市场化改革。自去年11月22日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后,今年3月1日,人民银行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基准利率的1.2倍扩大至1.3倍。

 

  时隔不久,央行又决定自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同时,继续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

 

  6月28日起,人民银行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从去年11月到今年6月,人民银行降息四次,累计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1.15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1个百分点。

 

  经过几次降息、降准后,M2增速从4月份起逐月回升,5月份和6月份分别回升0.7和1.0个百分点。同时,金融机构相应增加了贷款投放。数据显示,6月末,M2同比增长11.8%,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88.07万亿元,同比增长13.8%。

 

  相关数据还显示,降准有效提高了货币乘数,增加了货币供给。今年2至6月,M2货币乘数连续4个月上升,由2月的4.21上升到6月的4.62,上升了0.41。同时降准也增加了银行体系资金供给,银行放贷意愿上升,超额储备率下降,由4月的3.27%下降到6月的2.51%,下降了0.76个百分点。

 

  随着贷款利率和市场利率回落,企业融资成本也持续下降。截至6月,企业整体融资成本为6.32%,比上年末下降68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下降85个基点。

 

  适时适度定向调控 支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上半年,货币政策在实施总量调控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支持经济结构调整。

 

  今年以来,央行先后两次对“三农”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累计共1个百分点。两次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累计共6个百分点。两次对“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累计共1个百分点。一次对农信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并统一下调农村合作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至农信社水平。

 

  定向调低特定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体现了结构性支持、定向调整的意图,以增强对薄弱经济环节的金融支持。

 

  上半年,央行还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有节奏地开展逆回购操作,搭配开展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操作投放流动性,保持流动性充裕和货币市场平稳运行。向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投放中期基础货币,促进经济平稳增长,保证基础货币供给。数据显示,仅第一季度累计开展逆回购操作7930亿元;开展SLO操作投放流动性1800亿元。

 

  在经济增长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物价涨幅有所回落的情况下,配合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适时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弹性,第一季度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行30个基点至3.55%,以稳定市场预期,增强货币政策操作效果,促进社会融资成本降低。4月份,顺应市场利率下行走势,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行20个基点至3.35%。

 

  业内人士认为,定向调控折射出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在注重总量调控的同时兼顾精准发力的调控特征。

 

  日前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6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23万亿元,同比增长14.5%,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5.2和3.3个百分点,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1个百分点。本外币农村贷款余额20.72万亿元,同比增长11.9%。房产开发贷款中的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1.53万亿元,同比增长58.2%。

 

  继续保持稳健基调 促进经济发展速稳质优

 

  2015年下半年是宏观经济企稳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性历史时期,是“十二五”收官和“十三五”开局的承上启下的关键时刻,有必要为国民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去杠杆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对于下半年货币政策走向,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前期政策传导到实体经济的累加效应逐步显现,未来经济将进一步企稳。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同时,更加精准有效地实施定向调控,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变调,保持公共支出力度,继续减轻企业负担,引导和撬动更多民间资金增加投入。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合理的流动性,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在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强调,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把创新宏观调控与推进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更加精准有效地实施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防范和化解风险,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不久前央行召开的货币政策委员会2015年第二季度例会也就此指出,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中央银行主要观察总体物价水平等宏观指标,下半年仍会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适度,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稳定金融市场预期,继续支持实体经济企稳上升。”人民银行日前在发布将例行召开年中分支行行长座谈会时表示。

 

来源:金融时报



  政策动态